田新国
食管癌在消化科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肿瘤疾病, 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样等, 具有较高致死率[1]。一旦患上食管癌,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进食, 降低生活质量, 甚至会导致死亡。对食管癌患者来说, 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2月10日~2015年9月10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中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10日~2015年9月10日收治的74例中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和目的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病理分类:肉瘤2例, 腺鳞癌2例, 腺癌1例, 小细胞癌1例, 鳞癌68例。按照手术入路位置不同分成右胸组和左胸组, 每组37例。右胸组男女比例22∶15;年龄最小35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49.17±7.79)岁;肿瘤直径4~10 cm, 平均肿瘤直径(5.29±2.10)cm。左胸组男女比例19∶18;年龄最小37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49.49±7.93)岁;肿瘤直径3~10 cm, 平均肿瘤直径(5.22±2.08)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右胸组接受右胸入路手术。手术体位选择左斜位, 在右胸外侧作一切口, 从第4肋间进入胸腔, 将胸段食管与肿瘤进行游离, 找到纵隔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并清扫。随后, 切口于上腹正中, 游离胃到幽门处, 将此区域的淋巴结全部清扫, 同时注意保护胃右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将食管裂空扩大, 把胃送至右边胸腔, 吻合右胸顶部和胃, 做好胸顶部黏膜与胃壁的缝合工作。
左胸组接受左胸入路手术。手术体位选择右侧位, 在左胸外侧作一切口, 从第6肋间进入胸腔, 将胸段食管与肿瘤进行游离, 找到纵隔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并清扫。随后,切口于肝脾间, 游离胃, 把贲门、腹腔干血管旁的淋巴结全部进行清扫, 同时封闭贲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复发情况, 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 记录疾病复发、存活的患者例数。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有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瘘、肺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并分别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④记录两组食管癌患者在颈部、纵隔、腹部范围内淋巴结的清扫枚数, 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右胸组患者术中输血量为(100.59±85.63)ml, 手术时间为(203.55±41.61)min。左胸组患者术中输血量为(79.63±14.91)ml, 手术时间为(152.59±34.55)min。右胸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多于左胸组, 手术时间长于左胸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复发情况比较 右胸组疾病复发患者5例(13.51%), 生存患者36例(97.30%), 无瘤生存时间(20.30±2.63)个月。左胸组疾病复发患者14例(37.84%), 生存患者26例(70.27%), 无瘤生存时间(14.33±2.73)个月。右胸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左胸组, 生存率高于左胸组, 无瘤生存时间长于左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右胸组患者中乳糜胸1例, 喉返神经损伤5例, 吻合口瘘1例, 肺炎2例, 心律失常7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16/37)。左胸组患者中乳糜胸1例, 喉返神经损伤0例, 吻合口瘘2例, 肺炎1例, 心律失常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6/37)。右胸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左胸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1<0.05)。
2.4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 右胸组淋巴结清扫枚数627枚, 平均淋巴结清扫枚数(16.9±3.5)枚;左胸组淋巴结清扫枚数559枚, 平均淋巴结清扫枚数(15.1±2.9)枚。右胸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枚数显著优于左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1,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 x-±s, 枚)
食管癌是一种发生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在医学临床上十分常见, 致死率高。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每年约有15万人因食管癌死亡,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40岁以上人群属于高危群体[2]。截至目前, 食管癌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家族遗传、化学物质、生活习惯不规律和真菌均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3]。食管癌早、中晚期症状不相同, 若病情轻微(早期)则症状表现并不明显, 可能患者在吞咽粗硬食物的过程中会感到不适, 且症状多间断发生, 人们并不会对此引起重视;若病情严重(中晚期)则会感到咽下困难、持续胸痛或背痛等。一旦患上食管癌, 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进食, 还可能引发食道痉挛、呼吸困难、心肌炎等并发症, 病情严重患者会因癌细胞转移速度快导致其他器官、组织受到严重伤害,甚至直接死亡。对食管癌患者来说, 若发现自身有相关症状出现, 应尽早去医院接受医治, 以免贻误病情。
目前, 根治食管癌的重要方法是通过胸腔镜辅助进行食管癌切除术, 因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医学临床上被广泛应用[4-7]。然而, 手术入路位置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治疗效果, 本文便是研究分析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从实验结果可看出, 如果患者选择左胸入路手术, 因“左胸”入路方式仅需一个切口, 所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会相对较短, 并且围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几率更低, 但其清扫的淋巴结较少, 难以达到肿瘤根治的效果[8-10]。如果患者接受右胸入路手术, 通常需要右胸和上腹部两个手术切口, 所以会担忧切口多、风险性高, 但能较彻底清扫淋巴结, 肿瘤切除范围更广, 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相对也更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右胸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多于左胸组,手术时间长于左胸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左胸组, 生存率高于左胸组, 无瘤生存时间长于左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 高于左胸组的16.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7, P=0.01<0.05)。右胸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枚数显著优于左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 P<0.05)。
综上所述, 如果食管癌患者接受右胸入路手术, 复发率更低, 但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相对更多。因此, 应根据食管癌患者的具体病情,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位置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