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社会主义不能代替资本主义

2018-09-03 03:47李双君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期性必然性社会主义

李双君

【摘 要】科学社会主义终结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既不是空想,也不是出于良好意愿,而是有其实现的依据。理论界出现对于这一思想的不同解读,认为社会主义不能代替资本主义,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对不同解读进行批驳,从而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须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结论,从而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必然性;长期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提出这一结论,并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仅仅出自良好的意愿,也不是诉诸于任何主观评价或是主观信念,而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所得出来的。资本主义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①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经济联系的密切化,生产力越来越具有了社会的性质,而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占有,这种占有方式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产生了矛盾。

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二是经济运行上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强调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途径是必须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而由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过渡到社会占有,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资本主义生产力虽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制度无法克服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客观真理、科学理想。其不会动摇,必然实现。但是,在我国理论界这一原理受到了质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有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符合当代世界形势。理论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种说法不符合当代世界形势,认为资本主义并没有出现被社会主义代替的迹象,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而且还在发展,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中还处于劣势。对此,有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悲观失望,对这一论断产生了怀疑。而实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要满足最主要的两大历史条件:首先是股份资本与国家资本为社会主义诞生创造“瓜熟蒂落”的条件,资本积累导致生产力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顶点,从而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现实的组织形式;第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使无产阶级贫困化达到极点,从而就造成了一种在死亡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②也就是说这两项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之后,社会主义才可以代替资本主义。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迅速的扩张,产生了与马恩当年不一样的世界结构,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这两项条件在当代世界确实具备了,但是他们却是分离的状态。第一条为发达国家所具备,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发达国家不得不采用股份制和国家资本的形式,第二条“死亡的威胁”被转嫁到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身上,于是在生产力还落后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贫困积累。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结果:一是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诞生,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又受到生产力发展不足的限制和制约,从而需要探索如何在世界资本主义环境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于是社会主义在各国产生了多样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趋同。理论界这种观点认为,过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处于“一直尖锐地互相对立和对抗着”的状态,是僵化的教条的观点,现实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优势,“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优点,因此有人提出“两种不同主义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由过去完全对抗逐步转向互相兼容、互相合作的趋势。” ③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论。对于理论界这样的解读,抛开提出这一命题的时代背景,在当代依旧是脚跟不稳的。

首先,这种观点是把社会运行机制同基本制度混为一谈,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运行机制上的某些共同之处当作社会基本制度趋同。从具体的运行机制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共同点,因而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但从社会基本制度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则是根本对立的,两者是一种取代关系,决不能用前一领域的某些共同之处来抹煞后一领域的根本区别,进而鼓吹两种制度的“趋同”。

其次,这种观点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的密切化,错认为两种社会制度溶合、趋同。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配置越来越突破国界的限制,使得各国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然而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参与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这与社会制度的“混合”、“溶合”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经济往来的密切化以及遵守共同的规则,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自的根本性质,也不可能使两种社会制度溶合成为某个“大混合经济”。

理论界之所以对这一论断产生两种不同解读,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马恩并没有明确预见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局限性所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未能预言的实现社会主义的新路径。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也意识到基本矛盾及其一系列表现的巨大压力,因而也进行了一些改良,包括推行股份制,国有制,实行经济发展计划等等。针对这一变改良,恩格斯也早已有论断,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资本的属性”,④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的改良手段虽然没有办法解决资本主义内部的基本矛盾,但是却为社会主义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手段和线索。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马恩提出的社會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论证了这一结论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也不依任何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1、任何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尽管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条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更替,都经历了长期复杂和曲折反复的斗争过程。比如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在日本经历了大约两百年的时间,在中国和印度经历了大约六七百年的时间,从古罗马帝国奴隶制的衰亡到各地封建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大约四百至九百年的时间,在古埃及则用了上千年的时间,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也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所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曲折性、长期性的认识,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过渡时期的理论,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⑤之所以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所以只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才能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关系的过程中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信心。

2、资本主义在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灭亡的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为我们揭示的“两个绝不会”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存在着固有的基本矛盾,但是资本主义政府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良活动,例如在经济方面为了避免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政府开始进行宏观调控;在所有制上,当代资本主义除私有制以外,还产生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在社会生活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等等。这些情况都表明现代资本主义还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还可以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向社会主义的国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全面发挥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是由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比如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从经济上来说,虽然我国GDP总量排名全球第二,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商品经济依然发展缓慢管理方式也比较落后。从政治上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但是我们必须消除封建制度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影响,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从文化上来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面实施,但是偏远地区教育普及面不够以及教育设施仍然落后。所以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在实践中逐步探索。

三、与时俱进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与已经发展到顶峰的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尚未成熟。虽然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先进性已经逐步显现,但是要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进而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依旧任重道远。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将来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会共存,而我们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但是无论怎样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不能改变。作为特殊国际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赢得超越资本主义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和利用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将其引入到为社会主义中国服务的轨道,如此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一脉相承,马恩提出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也对中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进行到底。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所以当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之时,对于马恩所提出的基本原理,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此同时又结合我国的国情做出自己的思考,社会主义实践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注释:

①②③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5,20,45.

④刘建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J].求索,2017(8):2-3.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4.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刘海涛.论社会主义的长期性[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5).

[6]刘建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J].求索,2017(8).

[7]華雷.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J].理论探讨,2017(5).

猜你喜欢
长期性必然性社会主义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长期性缺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福建长汀县生态恢复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