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坤 高继祥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区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但各地区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差异性呈逐年增加趋势,城乡差异程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体育设施供给差异程度呈逐渐上升趋势,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呈现“奥运周期”特征;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差异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万人拥有体育社团数量差异逐年缩小,体育俱乐部和晨晚练点数量区间差异呈先降后升的“V”型;国民体质监测抽测率和达标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且地区间差异逐渐缩小,各年龄段城市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高于农村,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各地区建设具有差异性。针对以上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浙江省;奥运周期;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事业经费
中图分类号:G 80-053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Zhejia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nditure of the various regions of sports funds accounting for the proportion of GDP differences has narrow trend in Zhejiang, but the difference of per capita sports expenditure of each area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egree of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creased after rising trend; The degree of sports facilities supply differenc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number of national fitness events is on the rise 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ympiad”; The average number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per 10 000 people i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differences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number of sports associations per 10 000 people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interval difference of sports clubs and morning and evening exercise points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first reduced and then increased “V” type;The monitoring rate and compliance rate of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rate of urban reside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var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national fitness;Zhejiang Province;Olympiad;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ports funding
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支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实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后,体育学术界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进行了阐释,但界定上缺乏统一性。对于其概念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肖林鹏[1]、王才兴[2]、郇昌店[3]。本文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投入和政策为保障、以提高全民健康为目的,社会多方参与形成的满足大众体育需求、保障大众体育权益、面向大众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肖林鹏等[1]提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由核心类、支持类和保障类3个层面和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信息、体育指导、体育资金、体育政策法规、体育监督反馈和体育绩效评价9个要素构成;王才兴等[2]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由体育监测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体育设施服务、体育组织服务、体育指导服务、体育信息服务6要素构成。郑家鲲[4]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包含7大系统,既包括核心类要素——体育活动体系,又包括基础类要素——体育场地设施要素和体育组织要素,也包括保障类要素——政策法规要素、经费保障要素、评价指标要素及绩效监督要素。综上所述,结合本研究需要和浙江省的实际,本文对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于2016年8月以“公共体育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均来源于核心期刊,文献检索的起止年限设定为2002—2016年,共检索到443篇,筛除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后,获得有效文献416篇。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3)、《中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2012)、《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3)、《浙江财政年鉴》(2001—2013)、《浙江体育年鉴》(2001—2013)以及浙江省11个地区统计年鉴。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搜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变异系数来衡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CV=S/ X,CV为变异系数,S为标准差, X为平均数。
2011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提出: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提供了指导。2016年颁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把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地方体育发展需要,浙江省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例如:《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浙江省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暂行办法》和《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办法及政府的作用。上述体育政策法规的颁布为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2001—2013年浙江省GDP排名稳居全国第四,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在全国第五的水平,为全国各省市平均水平的2.05倍。2001—2013年浙江省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发展态势,体育事业经费支出从2001年的2亿9 000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17亿7 000万元,为2001年的6.06倍;但从“十五”到“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浙江省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体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平均增幅(17.36%)低于财政预算支出的平均增幅(20.41%)。“十一五”时期浙江省体育事业经费支出是“十五”期间的2.19倍,但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却下降了0.3百分点。整体上看,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在2001至2013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来看,虽然浙江省体育事业经费支出随着浙江省财政GDP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其相比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却下降了,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投入值得深思。
由图2可知,2000—2012年整个东部地区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差异程度逐年加大,变异系数从2000年的0.16增加到2012年的0.32。浙江省在东部地区10省中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平均比例位居首位,各年度支出比例也一直保持在前3位,表明浙江省较东部其他省份更重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从时序上分析,2000—2012年浙江省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如图3所示),各地区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变异系数在0.34~0.56(如图3所示),除2009年为0.34,其他年份在0.41~0.56波动,但总体呈逐年缩小趋势。这说明浙江省加强了公共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各地区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差距逐渐缩小。2003年浙江省实施了“八八战略”,推进了公共服务的快速发展,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十五”时期浙江省就提出,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发展竞技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十一五”时期把公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完善了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和民生工程建设使全省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形成“一盘棋”,促使各地加大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经费投入。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能够更进一步反映地区之间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程度,通过时序分析,浙江省各地区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逐年增加,2000—2012年各地区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均值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舟山(27.5元)、杭州(22.1元)和宁波(22元),后3位的分别是台州(8.4 元)、温州(9.7元)和湖州(9.9元),但各地区体育事业经费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情况。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变异系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图4所示),差异程度变大,说明浙江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在增加,但差距越来越大,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高的地区增加比例更大。
浙江省“十一五”时期,以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城乡共享为导向,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由表1可见,浙江省的公共财政制度安排中体育事业经费支出表现出了城乡二元的结构特点,各年城市体育事业经费支出显著高于乡镇。进一步深入各地区分析(表1),浙江省各地区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是各地区城乡差异较大,其中城乡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差距较大的前3个地区分别是绍兴、宁波和杭州,其各年城乡比值均在2以上,湖州、衢州和舟山城乡差距较小,城乡比值在2以内。城乡居民体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巨大差异显示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均等,因此,浙江省要加强县级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支出的城乡一体化。
根据《浙江省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截至2013底,浙江省共有体育场地12万4 944个,占地面积1亿1 429万3 600 m2,建筑面积1 453万7900 m2,场地面积8 123万4 700 m2。其中,室内体育场地2万3 823个,场地面积493万5100 m2;室外体育场地1万1 121个,场地面积7 629万9 600 m2。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2.73个,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为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8 m2,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 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每万人拥有的体育场地数量。由表2可见,浙江省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5 m2,增幅为51.02%,高于全国增幅(41.75%)。从浙江省各地区来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差异程度较大,2003年最高值为最低值的2.9倍,到了2013年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82倍,表明区域之间的差距缩小;从排名情况看,人均场地面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完全相匹配,2003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杭州、宁波和金华,2013年排位发生了变化,前3位分别是嘉兴、舟山、杭州和湖州(并列),浙南地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浙北地区,增幅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是舟山、嘉兴、丽水。但总的来说,丽水、台州、衢州等地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排名靠后,基本没有变化。
在全省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面积占4.13%,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面积占57.27%。其他系统场地面积占38.60%,表明大部分体育场地在教育系统,但目前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不充分,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是浙江省未来要突破的重点。场地面积排名靠前的体育场地分别是小运动场、篮球场、体育场、田径场、全民健身路径和登山步道,共计5 910万9 800 m2,占72.76%。分布在城镇的体育场地面积占72.72%。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万6 375个,场地面积413万3 500 m2;室外体育场地5万3 801个,场地面积5 494万3 400 m2。分布在乡村的体育场地面积占27.28%。其中:室内体育场地7 448个,场地面积80万1 600 m2;室外体育场地4万7 320个,场地面积2 135万6 200m2,表明城乡室内场地建设差距较大,室外场地建设数量和面积差距大,但与室内场地数量和面积差距比较稍显次之。
从表3可见,2005—2012年浙江省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反映各地体育场馆建设力度逐渐加大,但从各地区来看,温州和衢州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呈逐年增大的趋势,说明地区之间体育场馆建设不均衡。从时序上分析,政府援建的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建设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乒乓球台呈逐年减少趋势,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建设地区间差距逐年扩大。从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建设的时序总体分析,浙江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除乒乓球台以外,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反映了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在提升,但是地区之间的差距逐年加大。
当前,浙江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主要由2类构成:一是全民运动会体系,例如省体育大会、各类人群运动会、全民健身大联动等;二是县级及以下体育协会举办的各种不定期的体育活动。全民运动会体系是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创新内容,全民运动会对全民健身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能够激发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吸引人们广泛参与体育,增强体质,是全面推进“体育强省”和“健康浙江”建设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建立了完善的全民运动会制度,以全民健身日和全民健身月为重要载体,通过各类人群运动会和“长三角”全民健身区域联动、省内全民健身片区联动、全民健身展示、群众体育节等形式,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和活跃。
如图5所示,浙江省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呈现“奥运周期”特征,2004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次数处在一个高点位置,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发展阶段后,到2008年又达到了新的高点,2008—2011年处在一个平稳发展阶段,到2012年又达到新的高点。各年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平均值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杭州、台州和舟山,湖州、衢州和绍兴位于后3位,而杭州的平均值为台州的1.6倍,呈现出城乡逐级递减的趋势(如图6所示)。
浙江省现有1个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2个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截至2010年,浙江省每千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5.8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002—2010年浙江省每万人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由表4可见,各地市之间發展不平衡,并且差异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离不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参与,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规模和水平,是推进全民健身的关键所在。全国各地加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力度,按照分级培训制度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培训考核和审批,地方层面,按照省、市、县三级分别培训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构成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到2013年全国培训和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00万人。早在1999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将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步推进,2005年浙江省实施了体育“创强活动”,体育强县、体育强镇创建活动对于推动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受到各地市的重视。杭州、宁波、舟山每万人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位居全省前三。
目前,浙江省、市、县三级均已建立体育总会,全省各级体育社团达2 608个,团体会员9 119个,个人会员近150万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和晨晚练点是群众体育组织的常见形式,体育社团包括行业体协、单项运动协会,体育俱乐部包括社区体育俱乐部、村級体育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2008—2010年,浙江省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和晨晚练点的数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地从省级层面深入到各地区间比较,地区之间不均衡问题凸出,2008—2012年,全省11个地区50%以上的地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和晨晚练点的数量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体育社团数量各年平均值前3位依次是杭州(347)、宁波(209)和温州(206),体育俱乐部数量平均值前3位依次是杭州(157)、绍兴(145)和宁波(136),晨晚练点数量平均值前3位依次是杭州(3 855)、温州(3 028)和宁波(2 709)。然而,考虑人口因素,格局发生改变,以万人拥有体育组织数5年均值计算,体育社团数量前3位分别是舟山(0.55)、丽水(0.43)和杭州(0.41),体育俱乐部数量前3位是绍兴(0.29)、舟山(0.28)和杭州(0.19),晨晚练点数前3位是湖州(5.75)、舟山(5.63)和丽水(4.98);根据动态分析,万人拥有体育社团数量区间差距逐年缩小,体育俱乐部和晨晚练点数量区间差距呈先降后升的“V”型。
全省已经构建起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以镇(乡)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为重点的省、市、县(市、区)、镇(街道)四级体质监测的网络。创新了国民体质监测模式,形成了基层体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合作,把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乡镇卫生院建设结合起来,与健康管理公司合作、与有关高校合作、与体育部门有关单位合作。目前,全省已设立了5个国家级国民体质监测基地、23个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11个市、90个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覆盖,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远在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体质监测的福利。
2012年,浙江省体育局制定下发了《浙江省3~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等级标准》,将原本的国民体质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和优化,使之更适用于浙江全民健身发展的实际。此《标准》综合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的优势,针对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群,选择动静结合、简单易行、突出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体质状况指标,对评价指标和等级划分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做到人人测试有评价,人人评价有区分,人人锻炼有目标。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抽测率和达标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2008—2012年,抽测率从0.14%增加到0.29%,达标率从87.27增加到89.95;各地区抽测率和达标率的差距逐渐缩小,2008—2012年抽测率的变异系数从0.71下降到0.44,达标率变异系数从0.07下降到0.04,表明浙江省国民体质和监测服务供给逐步提高,并且地区之间朝着平衡的方向发展。但是,通过深入到地区、人群和城乡进行观察发现(见表11和表12),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08—2012)》到2012年国民体质合格率88%的基本目标,温州、金华、衢州、舟山和丽水国民体质合格率没有达到目标;浙江省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幼儿和成人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城市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高于农村居民。
公共体育信息服务是指以政府、体育社会组织、体育机构和企业为提供主体,对于公民体育权益享受、公共体育政策制定、公共体育管理制度安排与执行、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等相关体育信息实施开放与开发服务的过程。在“数字浙江”建设的带动下,2010年浙江就基本实现了“网络村村通,信息村村用”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为城乡居民公平享有体育信息服务提供了平台。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信息化水平,建成覆盖全省的体育信息与健身指导网络平台,形成包括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话热线等多渠道的体育信息服务体系,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公民健身意识,为城乡居民提供体育咨询和健身指导。浙江体坛报、浙江日报和各地区的报纸均开设了“健身与休闲”栏目,宣传全民健身科普知识,扩大体育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浙江体育在线、宁波体育在线、省体育局官方网站、各地区体育局官方网站都成为了体育信息发布平台和传播的阵地,例如:温州市建立了全市体育场馆信息查询系统;宁波建立了宁波市体育场馆查询平台,方便市民查询和预订体育健身场馆。此外,浙江还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科学化水平,例如:推行“生活化健身俱乐部”开具健康处方,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公共体育场馆手机营业厅”智能服务等。浙江省在体育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章制度需要着眼于保证人们的体育权益,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以解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同时配套出台相关规章和条例,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制度的执行力度。
公共体育服务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浙江省是经济大省,按照经济水平安排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出,有助于“体育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完善财政制度,保障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出的整体投入,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需要多级政府在划清财权和事权范围的前提下共同投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中央、省、市、县和乡镇5级预算,因此,可以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公共体育服务支出,例如:在衢州、丽水、舟山及所属各县(市)和泰顺、文成、永嘉、苍南、平阳、磐安、武义、三门、仙居、天台、淳安、洞头等欠发达和海岛地区县,公共体育服务支出由中央和浙江省财政承担,以浙江省为主;在经济中等发展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支出由中央、省、市和县级政府共同承担;在全国经济百强县慈溪市、绍兴县、义乌市、余姚市、诸暨市、温岭市、乐清市、瑞安市、海宁市、富阳市、桐乡市、上虞市、平湖市、玉环县、临海市、永康县、长兴县、宁海县、象山县、德清县、嘉善县、奉化市、东阳市、临安市、海盐县、嵊州市,由省、市和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但以市、县政府承担为主。浙江省地区间和地区内各县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加强省级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建立省级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也就是按照各地区财政能力和收入水平,保证欠发达地区能够享受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
从国内外社会资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案例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政府向个人或企业购买其独立出资兴办的体育健身服务活动。浙江省各地经营性体育场馆和健身培训机构较多,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导健身企业和体育培训机构经常性地开展公益性全民健身活动。第二,鼓励社会参与。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实力雄厚,但社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程度较低,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各类体育协会或俱乐部的积极性,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成长,发挥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首先,要规划确定培养对象,扩大培养规模,多选拔全民健身活动一线骨干进行培养,注重实践技能培训和定期再培训,采取多种方式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性;其次,要科学确定培训主体,为了提高指导效率,增加基层社区体育骨干和体育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对象向农村地区和山区倾斜,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主体;最后,以多种方式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合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梯队,授予体育专业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和学校体育精英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同时建立考评机制,选派有潜力、有基础,热爱体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高一级别的培训,定期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参观全民健身活动庆典交流经验等。
1)培育和促进社会体育组织发展。首先,要增加社会体育组织的数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适当降低体育社会组织成立的门槛,使其易于登记注册取得合法地位,抓住体育社会组织专业化、运行机制灵活的特点,使其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成长;其次,体育社会组织要加强自我管理,政府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监督力度,使之走向规范化。第一,体育社会组织要加强自我管理。体育社会组织的职能是政府从管理微观体育事务中让渡的职能,在其组织建设、领导组成、资金来源等方面依赖于政府部门,因此,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要加强自我管理。第二,多元化筹措发展资金。体育社会组织除政府拨款外,应通过企业和社会捐款、会员会费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的来源。
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对体育社会组织进行管理,使其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自我运行。
3)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的实体化。实体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体育组织的必要途径,体育社会组织要创建品牌赛事、建立培训基地,做到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有懂业务的专职人员、有充足的活动经费、有丰富的比赛活动、有广泛的人员参与。
整合已有体育设施资源,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发挥各级政府职能,把体育系统以外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优化组合,打破体制障碍、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盘活已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功能,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具有很大包容性和多层次的综合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例如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制度。
一是通过民意测验和实地调查,了解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建立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并对公共体育发展提供指引与宏观调控。二是制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民参与制度。公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实现需要建立一定的参与程序、制度支持、参与平台和畅通的渠道,从而提升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参与度。三是根据浙江省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划分具体考核与评估标准,对体育社会组织进行考核及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首先,对社会体育组织提供的服务项目的内容、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定期进行考核,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不断增强体育活动的感召力,吸引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其次,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社会体育组织进行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
[1]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72.
[2] 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9(2):1.
[3] 郇昌店,张琮.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辨析:兼于范冬云先生商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3): 305.
[4] 郑家鲲.“十二五”时期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2):1.
[5] 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A].2012-07-11.
[6] 课题组.国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11(2):7.
[7] 唐汉超,李军鹏.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与发展过程[J].新视野,2005(6):36.
[8] 李军鹏.新时期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27.
[9] 朱光磊.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纲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6.
[10] 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11] 周爱光.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科学,2012,32(5): 64.
[12] 戴健,郑家鲲.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 (1):1.
[13] 张雷宝,张连革.浙江公共财政民生投入研究[J].浙江学刊,201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