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生态适应

2018-09-03 09:23王洪珅韩玉姬梁勤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王洪珅 韩玉姬 梁勤超

摘 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不断适应所处生态的过程中发展的, 作为一种“过程”描述和“结果”呈现的生态适应存在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生态适应界定和类型划分为基础,从生态适应的4个维度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在演变适应的维度要突破从传统到后现代化转型的现实困境;在交互适应的维度需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濡化与涵化;在策略适应的维度要整合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在趋同适应的维度需拓展文化增殖的地域范围。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演变适应;交互适应;策略适应;趋同适应

中图分类号:G 80-054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s developing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s a “process” and “result” to describe the present adaptation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aking ecological adaptation defined and classified as the foundation, from 4 dimensions of ecological adap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ath sel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which is to break the dilemma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the evolution after the dimension; in the interactive adaptation dimensions need to adapt to the immersion of the world sports culture acculturation and ecological; to integrate the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form of Chinese morphological adaptation dimensions; dimensions in convergent adaptation need to expand the geographical scope of cultural value.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cological adaptation; evolution adaptation; interactive adaptation; strategy adaptation; convergence adaptation

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萌芽、产生、发展、兴盛、衰亡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密切关联,朝代更迭、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变迁等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因素都对其存续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正是在不断适应所处生态的过程中发展的。

1 生态适应及其维度划分

1.1 生态适应

“生态”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通常意义上讲,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的范畴日益拓宽,并且从生物领域逐渐扩展至多个领域。而“适应”是指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与环境发生的一种动态、交互和有弹性的调和作用过程。《辞海》中的解释为:“生物在自下而上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内涵和表述:地理学领域的适应是指“使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能力提高、并使后代超過其他原种型的表型特征的改变”;而生态学角度的适应是指“有机体面对所有的环境胁迫成分所采取的降低生理压力的改变”[2]254。“生态适应”是指:“生物在外界环境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在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上形成有利于生存的一些特性、特征”[3]。生态适应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是生物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抵御不良环境、克服竞争伤害的保证。具体而言,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会随着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而改变。

生态适应虽然是源起于生物界的一个名词,但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交叉发展,各种文化“生态圈”逐渐形成,体育文化生态圈油然而生。在此前提下,各个国家、民族的体育文化显然成为一个个“因子”,各个因子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共同构成和影响着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圈。从这个角度来看,各类体育文化都是其中的重要构成因子,每个因子的作用和功能都不可或缺。虽然体育文化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但将其看作一个构成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中的因子是有一定依据可循的。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推进为各个体育文化因子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机会,在此过程中,有些体育文化因子会依其所属民族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和话语权而更加强势,个别因子的强大或式微就是一种作为过程和结果的生态适应现象。

1.2 生态适应的4个维度

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圈之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与其他体育文化的碰撞和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期间会发生某种适应性改变或变化,即所谓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适应。以生物学领域的“生态适应”分类为基本参照,结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特征,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适应类型划分为演变适应、交互适应、策略适应和趋同适应4种类型。所谓演变适应是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或存在的各种改变;交互适应是指处于同一大环境之内的体育文化因子之间所发生和存在的能够使彼此提高对所处文化生态的适应性或适应能力的各种改变;而所谓策略适应是指,处于同一文化圈的各文化因子为了发展和存续而做出的有别于原先的各种改变或变化;趋同适应是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因子,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与其所处文化圈其他文化因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的4维分析

2.1 演变适应维度:突破现实困境,实现传统的后现代化转型

总体而言,在近代以前数千年的时期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未曾受到过大的冲击和影响。时至20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之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也在此背景下日渐衰落,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潮流在体育价值观层面逐渐渗透,奥运会、世界杯、职业赛事统辖了当前的世界体育格局,加之媒体的推波助澜,人们的体育思想和价值观日渐同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化发生的‘后现代化的转向,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理性主义和本体论进行重新审视,反对工具理性对人的钳制,对科学理性主义的自明性、确定性、客观性、科学性根基进行了彻底的质疑和瓦解”[4]。“后现代”是现代性的延续,后现代对经验性的认可和复归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价值的重新认识。

2.1.1 价值寻根与重建是实现后现代化转型的出发点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国人体育价值观的西方化,体育价值层面的领地失守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置于艰难境地。西方体育逐渐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标准和符号使人们的体育思想和价值取向发生改变或移植,直接后果是钝化了人们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创造力。鉴于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生态适应维度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国人体育价值观的寻根和重建,然而,寻根和重建非一日之功。

所谓价值寻根首要的是明确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根”的基本内涵,毋庸讳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根”乃“传统”,一般意义上,“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沿传下来的诸文化因素的复合体”[5]。从这层意义上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传统”乃是对中国体育文化的有条件选择,即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历史性和传承性”的体育文化。此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还有一层核心内涵,即历史悠久和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根”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由此衍生的文化传统。由此看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寻根即对中国传统体育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的重拾和再认识,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走出当前所处的困境,需要重新审视文化传统的力量。可以说,西方体育的强势会随着人类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而回落,其终点将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崇尚的身与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毕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引领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近代化转向如此,后现代化转型也同样如此。

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后现代化是以体育文化现代化为基础,其内涵表现在“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4个方面,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后现代化和价值重建的方向;因此,后现代化转型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寻根和重建的时代背景,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后现代化”“不能把在悠久历史中积淀形成的文化个性和价值体系消融到西方体育文化语境中去,丧失自身的内在精神与文化记忆,交出自己的价值标准”[4]。否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会在困境中日渐迷失。

2.1.2 演变过程中的文化个性重塑是后现代化转型的要旨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始于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然存续和发展的状态逐渐失衡,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逐步转向近代化的发展轨道。历经100余年的发展,中國体育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影响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分庭抗争的状态逐渐趋于缓和,西方体育文化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生态,在学校和竞技领域站稳了脚跟,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则在“民间”寻求到了发展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虽然国人对于体育文化的认知经历了“生物体育观”“政治体育观”和“文化体育观”的转变,但体育事业的发展重心还是偏向于西方体育主导的竞技体育领域,中国传统体育则延续了以往的发展状态,在日渐窄化的发展道路上踽踽独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日渐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个性”的衰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明末以前处于“强盛自主期”,可以说处于“个性鲜明”的状态,然而,这种文化个性在明末之后的中西文化碰撞中逐渐黯然失色。面对西方列强的轮番入侵,国人的物质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自卑感逐渐产生,为本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打上了落后、封闭、劣质的标签,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个性”在这种自卑感中逐渐失去,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的出现。

文化个性是“表现在地方共同群体中的文化特质和文化集结的聚合”[6],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质体现,是一种文化称之为文化的根本。从生态适应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在当前及今后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中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点就是在不断的演变中重塑文化个性,“后现代化”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个性重塑的契机。当然,文化个性的重塑是以传统文化的价值寻根和重建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为基础的。关于文化价值观,其基本内涵“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利益判定、风险认识、审美标准、生活偏好和行为取向的价值系统”[7]。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观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依照文化价值观核心的认定标准(统摄性、公认性和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乃“和谐”,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即为中国传统思想,可以说,“和谐”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后现代化”思潮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回归提供了背景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重塑指明了方向——“理性”和“科学”。所谓“理性”是指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认识要客观,既要看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和长处,也要看到不足和缺陷,对待西方体育文化也不能只看到积极的方面而一味模仿照抄,对其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也要理性看待;所谓“科学”,即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剔除或改造与当前体育文化生态相左的内容,适当借鉴西方体育文化的规范性、严谨性和国际性等精髓,在较大程度保证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基础上将文化核心价值的科学性展示于世。总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个性的基本内涵是民族性和世界性兼具、传统韵味和科学价值兼有、讲求融合而又相对独立,即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后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成为既具备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变化的自我调适能力,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类型。

2.2 交互适应维度:濡化与涵化结合,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

濡化是外来文化的元素与本土文化因素在本土文化环境中融合的过程,是生态适应维度的交互适应的意涵;而涵化在生态适应维度的含义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适应。如此看来,濡化与涵化的结合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体育文化相互作用的2种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中体育文化之间交互适应的主要形式。在濡化与涵化的过程中,体育文化会加深对自身和他者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形成文化自觉。当然,“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8],需要在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所接触的各种文化,从而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合理定位,通过自身的自主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8]。

2.2.1 吸纳精粹,积极濡化

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势必带来体育文化的世界化传播,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了“民族与世界”的辨证关系。既然不同类型体育文化间的交流不可避免,相互之间的濡化现象也就自然而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影响和冲击的时候自身会发生变化,同理,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的生长场域也会做出适应性调整,调整的程度与文化的地位密切相关,高势位的体育文化做出的调整会比低势位的少。也就是说,濡化更大程度上会发生在低势位的体育文化上。在中国近代史中,传统体育文化濡化的例子不鲜见,武术、龙舟、风筝等传统体育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西方体育的先进文化元素,在西方体育的影响下进行了改良,这种“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现象就是濡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势必会接触到更多的体育文化,应多借鉴其“先进、科学”的文化要素并使之与自身文化要素融合。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吸纳他文化的精华部分,形成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濡化。积极濡化既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尽可能地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个性,也是对“文化霸权主义”的警惕和防备,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化失語”的出现。由此可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极濡化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内部适应性的生成,在面对西方体育文化影响时可以尽可能地保持自身品格,同时也可以为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新变化蓄力。

2.2.2 选择性采借,规避文化同化

拉尔夫·林顿认为:“现今世界90%以上的文化特质都是在文化接触过程中因文化采借而产生的文化涵化中出现的。”[9]由此可见,文化采借是涵化的前提,而文化采借又是建立在2种文化不断接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采借有一定的选择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近代开始较为全面地接触西方体育文化,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先进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采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情况,即中国近代引进西方近代体育时,忽视了其人文精神。当然,采借更多的时候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武术文化很大程度上“采借”了西方体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先进部分,从而改变了传统武术原来的“师徒相传”的教授方法,原有模式逐渐改变,开始发生涵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涵化”方面有2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其一,尽可能保持自身不被涵化。涵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同化,因此,要在涵化达成的方式方面有意识地防止受到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避免因精髓丧失而被同化;其二,尽可能使外来体育文化发生涵化。

2.3 策略适应维度:加强整合创新,实现文化形态科学转变

文化整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我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融合,同时还需要考虑“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来讲,整合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与“他文化”——西方体育文化及其他体育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毕竟“民族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10]。另一方面要厘清“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关系,辩证地看待自身和他者的长处与不足。诚如哈贝马斯所言:“不同的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11]“文化在本质上是趋于整合的”[12],文化整合之后所赋予的意义即为文化创新,各种文化要素或文化特质通过整合可以实现自我筛选、去芜存菁及与其他文化的有效融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同样需要这样的过程才能更具发展活力,才能以文化形态的科学转变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文化生态。

2.3.1 以整合促进内部形态转变

文化整合是自身文化要素的筛选和重组,即所谓的内部形态的变化。而体育文化整合是不同体育文化特质或要素乃至于体育文化系统,相互吸收、适应、协调达到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意在与其他体育文化接触、交流和碰撞中对于自身构成要素的调适和重组,这种调适会因体育文化的“势差”有所不同。也就是说,2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发生关系时,处于“弱势”的体育文化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会更多,中国近代“土体育”文化面对“洋体育”文化冲击和影响时的退让就是此问题的力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传统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的传统都能适应新的生态,即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需要在“后现代化”的语境中对“传统”进行去芜存菁的拣选,唯此,“才能既有见于文化之整,又有见于文化之分;既有见于文化之变,又有见于文化之常;既有见于文化之异,又有见于文化之同”[13]。

Berry认为,文化整合具有3个特点:1)有2个独立文化群体的接触;2)包括接触、冲突和适应3个典型阶段;3)发生在个体和集体2个层面上。就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而言,与其接触最频繁、影响最大的独立文化群体即为西方体育文化,两者自中国近代以来即开始接触,并发生了交流、碰撞和冲突,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逐渐适应了因西方体育文化进入而改变的中国体育文化生态,而西方体育文化也在中国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变,同时,两者的融合既表现在个体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方面,也表现为国家层面的中西体育文化论争、抗衡和适应。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西方体育文化的文化因素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价值观、体育行为方式、规范性、规则和项目体系等方面,即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合的6个要素及其整合关系。同时,如图1所示呈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合的过程:中间的锥形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其基础由6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只有6个要素都达到了整合的最佳效果,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才最终实现,即到达最高处的锥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合的内容是基于文化层次划分的,物质层面表现为器材、场地、服装等,行为层面表现为个体和集体的体育行为方式,制度层面表现为体制、规则、组织形式等,而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而对于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注入式、渗透式、分离式和消亡式4种,如图2所示。

2.3.2 以创新改变外部形态

不断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历经冲击而未崩溃,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吐纳吸收,自我创新,能容纳并且融合古今中外各种思想”[14]。“改进或创造、发现或产生”是创新的实现方式,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过程是对“传统”价值的再发掘和再发扬,意味着创新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基础上的改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创新还是要坚守“传统”的底限,毕竟“传统是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一种联系,也是不同的现实之间的一种联系,体现的是文化发展和进化中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辩证联系”[15];但是,对于传统也应辩证地看待,因此,“创新的过程必然是从传统出走,但也必然又对传统多次回归……当创新之灵出走而忘返,追随异国他乡文化而去,我们需要对它呼唤,呼唤它回归母体,将它的‘新带给母体”[16]。当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潜藏的消极因素也需要在新的生态环境下摒弃。

“文化创新是原有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定勢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知识、体制的建构;是传统的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的精华的重铸”[17]。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而言,其基本内涵是价值观念创新、规制创新和存续样态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创新是对原有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的自我批判和重新选择,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现实需求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具体表现如下:规制创新方面可借鉴其他体育文化在满足人们需求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易于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进行改造,在国内能够发挥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作用,对外加强规范性改造,能够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中绽放光彩;在存续样态方面,加强健身性、娱乐性的发掘,整理形成体系化的健身内容,形成自身不同于西方体育的特色,改变在大众中“小众化”存在的面貌,同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使其在学校体育中逐级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2.4 趋同适应维度:加强跨文化传播,拓展文化增值地域范围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具有主动与被动2方面的涵义,所谓被动的趋同适应是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随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潮流而改变自身,是一个受外界影响较大的被动适应过程;而主动的趋同适应是指在对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调适不符合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之处,在“他文化”环境中积极应对各种变化的适应性调整。

2.4.1 以跨文化传播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

跨文化传播是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18],是各种文化信息的时空流动、共享和互动,是各种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动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重要举措就是大力推进跨文化传播,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他国”的体育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应坚持以“受体”的文化需求为向导,综合运用各种接触和交流形式,形成宣传、文化交流活动、人际传播等方面的协同优势,与“受体”建立长期持久的关系以保证传播效果。在国内强化国人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并作为传播者主动传播,同时与对外传播形成整合关系。在有关部门的管理下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各项具体工作,将长期效果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评量指标。当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他国”文化存在不同之处,其跨文化传播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情况,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类型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传播中国传统体育的不同项目及文化信息。最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需注意3点:1)加强内部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失去了内部认同,跨文化传播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内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形成可持续的传承和创新机制。2)设立管理机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设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内外传播和发展的各项工作。3)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文化的振兴需要上升到文化安全的国家战略高度, “文化的振兴和输出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未来,必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19],体育文化安全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

2.4.2 以文化增殖地域拓展带动适应能力提高

文化传播是文化增殖的前提和基础,两者都可以促进文化的趋同适应,同时也都可以促进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增殖并不简单是‘值的增量与累积。‘增值侧重说明文化传播的结果,是价值的增加和提升,而‘增殖则着重强调一个动态的文化传播过程,而且正是在其间通过文化的不断‘繁殖,产生新的意义。”[20]积极意义的文化增殖是文化传播的理想结果,也是生态适应维度的期待结果,文化在更大地域范围的增殖可以有效促进和带动适应能力的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生过增殖的是武术,“中国武术传入日本以后就得到了增殖,不仅形成了武士道精神,而且发展出了柔道项目”[2]254。中国隋唐时期,武术传入日本,并且在日本江户时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时的“日本武术的种类多达60种以上,各种武术种类的流派则更多”[21]。徐焰在《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相》一文中提到,武士道的要求主要有“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这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一脉相承。由此看来,中国武术在日本传播之后发生了演变,加入了日本文化的元素,增殖而生成武士道精神。从生态适应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在日本所发生的增殖是演变适应的结果。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其他类型的文化增殖应当在传播的过程中注重“受体”的文化背景,否则就不能适应新的生态,文化增殖也就不能发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增殖往往在开放性较强的,能够充分接纳异质文化,而又不失自身特色的文化类型中产生。

3 结束语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研究呈分化和泛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新的研究视角较为鲜见,具有“跨界”意识的研究相对缺乏。从当前各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来看,多数创新性的项目和成果来自于交叉学科,即“跨界整合”的学科交叉领域将成为今后研究成果的产出地。基于此,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置于生态学领域,以生态适应作为切入点,在明确生态适应类型的基础上,从演变适应、交互适应、策略适应和趋同适应4方面尝试性地剖析并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对于其中不足、缺漏和不够深入的具体问题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生态.百度百科[EB/OL]. [2016-07-13].http://baike.baidu.com/view/

10382.htm.

[2] 易劍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生物学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5.

[4] 曾天雪,车艳丽,王飞.“文化误读”与武术研究的历史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9):64.

[5] 张立文.传统学导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1):101.

[6] 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37.

[7] 陈石明,欧祝平.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深层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109.

[8]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

[9] RALPH L. The Study of Man[M]. Chicago: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3:6.

[10] 邹广文.人类整体发展时代的文化创新[J].求是学刊,2009(3):6.

[11] 哈贝马斯.从感性印象到象征表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7.

[12] 隽鸿飞.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J].史学理论研究,2004(3):20.

[13]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54.

[14] 王岳川.新世纪中国身份与文化输出[J].广东社会科学,2004(3):12.

[15] 陈筠全,刘奔.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80.

[16] 郑敏.解构思维与文化传统[J].文学评论,1997(2):54.

[17] 田丰.论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J].学术研究,2004(2):56.

[18] 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J].新闻大学,2004(3):20.

[19] 赵启正.中国要对世界文化做出较大的贡献[EB/OL].[2016-07-

13].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6lh/1148770.htm.

[20] 张昭军,徐娟.文化传播与文化增殖:以《泰西新史揽要》在晚清社会的传播为例[J].东方论坛,2005(4):65.

[21] 今村嘉雄.日本体育史[M].东京:不昧堂,197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