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茁
我国的乳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乳制品生产和经营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为了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对乳制品行业实施了严格的管理。乳品检验作为原料入厂、过程转序、产品出厂等环节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乳品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乳品检验与食品安全等方面入手,对乳品质量的保障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乳品检验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乳品检验中的仪器设备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及运行记录。在使用仪器设备对乳品检验的过程中,应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规格型号以及日常维护情况加以记录。此外,设备的工作状态应在其运行记录中详细记录,从而方便检验人员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获得准确的乳品检验数据。
正确操作。由于仪器设备在乳品检验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掌握以及了解其正确操作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检验仪器众多,并且有难易之分,所以对于操作流程复杂的仪器设备应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持证上岗,未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应被限制操作。
仪器设备的鉴定。精密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当地县、市级计量测管理部门鉴定合格有效后才能使用,一般仪器设备(如精密电子天平、生化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鉴定有效期一年,其他如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精密仪器鉴定有效期二年。能确保仪器设备的精确度。
检验方法
为确保乳品检验工作科学严谨,国家制定了原料、成品、以及重要检验项目等的国家标准。乳品企业及检验机构在制定检验流程时,应当首先采用国标检验方法。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一些新的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检验方法不断被开发出来并逐步得到应用。乳品企业及检验机构根据产品类型、实际需要,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前提下,评价和选取适用的检验方法 。
乳制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采样原则及方法。采样是否具代表性将直接影响乳品检验结果,因此应遵从国家标准来选取合适的采样方法。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乳制品,在国家标准也有着不同的采样方法。因此,在实际检验乳品的过程中,采样方案应根据乳品类型来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制定。例如,可使用五点法对样品进行采集。其中,在生产乳制品的过程中,抽样检查在乳制品企业检验工作中比较常见,并且利用统计学原理,抽样检查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准确率。鉴于此,为使抽样检查结果符合统计学规律,乳品采样的数量可根据乳制品生产企业实际检验水平进行确定。
样品的封装及保存。为对样品的分析与记录更为及时,应第一时间密封包装所采集到的样品。其中,应在包装中准确记录样品的来源、采样日期、数量、样品状态。另外,采样操作人员的姓名也需记录,以便对样品的进行质量追踪。用于乳品检验的样品应根据检验项目和产品特性在规定条件下保存,从而避免样品保存不当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
检验记录
乳品检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相关参数应详尽、客观的记录在案。此外,为方便乳品检验人员对检验记录进行管理与保存,可将其划分为两部分,即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与此同时,详尽、清晰的记录下乳品样品的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时间以及检验结果等信息是对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在记录原始记录过程中,原始性作为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切不可有任何涂改现象。在检验数据的有效数字时,仪器设备的精度密度确定要按照有效数字运算的法则来计算,而最终检验的结果,其数字只能够保留一位相似数字,而且还要求方法精度和密度是一致的。此外,由于原始记录中的数据信息作为检验报告的基础,所以从法律的角度讲应对原始记录信息加以保密。 检验记录作为追溯的重要部分,應当按规定时间保存。
检验误差
为降低乳品检验中出现误差的概率,应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乳品的检验工作。然而,由于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有较多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干扰,所以检验误差难以避免。其中,相关检验人员应对误差出现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对误差出现的原因加以解决。在现阶段乳品检验过程中,由于误差性质有所区别,检验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其中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测定次数而预计减少,系统误差则可以通过校正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