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
摘要:在我国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小学体育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课堂准备阶段、选择合适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途径
跟其他理论学科教学不同,体育教学属于目的性、技能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科目,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掌握运动的技巧,还能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动作的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当有了兴趣之后学生才愿意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兴趣可以说是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当有了兴趣才会有心理上的期待。因此,要注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体育课堂准备阶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要激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先从教学模式上下功夫,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授课成功的开始。在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中,要明白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选择游戏教学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堂准备活动中,一般会开展常规性的活动项目,体育游戏在常规化的课堂导入环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开始之初,可以让幼儿进行队列练习,选择“队列操游戏”,由教师创编体操,甚至可以指导和帮助小学生自创简单的基本体操。此外,可以在每个体操队伍中选择出一名动作到位的学生担任“小小解放军”,让这一排的学生在集合环节练习的时候观看同一排的“小战士”。告诉幼儿不能由于自己的动作不规范让整个队伍看起来不整齐,教育他们做到“快、静、齐”,从而养成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同时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学习兴趣。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于体育运动的技能训练来说,其过程显得有些枯燥,像举手、摆臂、绕环、振动、踢腿等,而在体育教学开展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激发小学生训练的热情度。比如,在开展跳绳活动的时候,由于部分小学生的协调性不太好,教多遍仍旧记不住摇绳的规范动作,习惯把跳绳举到肩膀上面。为了帮助这些小学可以实施“一帮一游戏”活动,让一个动作规范的学生带一个动作不是特别规范的学生,帮助他们指出不足之处,两人合作练习。这样以来,通过相互交流,两人都能受益。尤其是“师傅”,通过帮助其他小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体育活动内容的时候,不能把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方式的趣味性上,不能单纯的为了玩而玩,还要把侧重点放在“磨练”小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培养“协作”精神上来。通过开展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平时接触不到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把其心底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步削弱。比如,为了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拳击袋、平衡木等有强度的体育活动,这些训练不但能够挑战小学生的意志力,还能锻炼小学生的体能。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呈现体育发展现状和具体知识点,加上图片、影音等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知识学习中来,做到注意力集中,情绪热情高涨,帮助学生找出体育锻炼的技巧与途径。小学体育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要素,分别是教材、媒体、教师、学生。其中,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多媒体是体育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事实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不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是综合运用电子课件、flash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相对真实化的体育教学环境,提出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小学体育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设计跟教学主题相关的情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引导。比如,在学习“少儿健美操”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上收集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制作成小短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从简单的动作到分队列的比赛等,强烈的画面对比带给学生震撼的视觉冲突,激发了其知识学习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个视频进行讨论,让大家踊跃发言讲讲自己对健美操学习的看法,从而活跃了理论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成效。
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课程参与兴趣,提高体育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激发学生顽强的意志力,让学生展示良好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康宏亮.李友生论"游戏化"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4).
[2]李霞.浅析新课标下“主体参与型”教學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1).
[3]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