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对我校专业建设促进作用的研究

2018-09-03 07:09蔡宏亚孟庆勇苟占平徐美奕
大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促进专业建设规划

蔡宏亚 孟庆勇 苟占平 徐美奕

[摘 要]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是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性评估。评估中,专业建设也是评估的要点之一。广东医科大学以评估为契机,使其对专业的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专业进行建设:明确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规划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建设侧重于人才的培养,内培外引,送出请进,加大内部培养博士,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培研,产学研结合,抓学生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硕博上线率、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互促互惠互丰;校院合作,医教结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努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基础扎实、专业面宽、能力强,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多层次需求,并具有创新特色的医疗卫生人才。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是对高校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对专业建设起到了促进性发展作用。

[关键词] 审核性评估;专业建设;医教结合;规划;促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006-04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非常重视的方面,其根据专业特点及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改进与建设,也逐渐开始统一的、规范化的论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的增高,高校随之开始拓宽专业面。经过2010 年最新一轮专业调整以后,我国的学科门类有120个,专业类为 91 门,专业为 443 种。从国外看,专业评估或专业认证一直是专业建设的有效助推器,它不仅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标准,发挥了诊断、激励和监控的作用,还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建设。以美国为例,已经有八九成的高等学校都实行了周期性的专业评估,而半数以上四年制的公立学校都已经有20年以上的专业评估历史。高校不仅把专业的质量保证视为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内容,还往往引入专业性很强的外部专业评估组织[1]。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化发展,人才培养需要高端、专业性强、专业技能精湛型人才,我國医学与国际医学接轨、与国家医改接轨、与社会需求接轨,医院科室细化,专业分工更加明确,高校专业设置也在随之增加,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我校本科审核性评估前,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带队教务处、组建校内外专家团对我校15个二级学院、25个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统一对其规划论证。对各学院品牌专业突出专业特点、打造专业亮点,对新办专业从哪几个方面去建设、弱在什么方面,校内外专家与各级学院领导教授等进行了反复论证,写出自评报告,并通过教育部评审专家把脉,提出评估意见,最后进行整改。这使办学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更加合理,专业建设思路明确,师资队伍更加强大,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明确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规划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定位是决定专业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要素。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

我校在本科审核性评估前,对15个学院七大学科门类(是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经济学),涉及25个专业进行了评估,制定了广东医科大学本科专业预评估评价等级表、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的规划、学院专家对本院专业评价等级、专家的评估意见及建议,同时二级学院领导及专家撰写了专业评估自评报告。在15个二级学院自评报告撰写中,学校请校内专家、校外专家进行预评估后,自评自建一年再通过本科教学审核性专家的评估。通过探讨专业建设好的方面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在同类院校中有什么突出等问题,凝练出特色与亮点,制定今后的发展目标。2008年,教育部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因素,指出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教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建议浙江本科高校应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及时做好专业结构调整工作[2]。我校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特色强校、人才立校、科技兴校、文化铸校”的治校方略,立足广东,辐射华南,面向全国,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教学工作为中心地位、质量提升为立校之本、学术追求为立足之基,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人格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的医疗卫生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这是我校根据办学的历史、学校所处的位置、历史形成的人才发展模式所提出的。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主要指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等。学校的定位直接引领和统率学校各方面工作,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全国有高等医学院校102所[3]。国家对全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做出了一系列规划,高校自身为满足社会的专门人才也要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高校虽然都在走多学科综合发展的道路,但也考虑学校发展历史与学校所处地方经济发展,设置与学校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4]。

我校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专业建设自评自建使用的评估表如下:

(二)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发展规划是对全国高校指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培养方向,是高校依据自身专业发展作出规划、统一编制高校专业目录、学科分布层次及今后的发展定位,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和专业结构布局,也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学科优势,为满足社会对不同岗位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而开展的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制订专业设置口径、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是高校一项系统性的基础建设工作[5]。要遴选确定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优先和重点领域,以及实施分类发展、指导的措施。按照评估体系,我校对专业设置的现状特征进行了论证,讨论我校专业建设目标与支持保障中的专业定位、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规划、支持保障等;提出调整优化专业建设结构,重点设置社会急需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品牌专业强则需更强,要产学研结合。要与一线临床结合,开设新的专业,例如血液检验技术、母婴护理、口腔护理等。对学校较弱的专业进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其长期存在的问题。

(三)撰写专业自评报告

专业自评论证报告的撰写,需要院领导组织专家及专业教师的论证,讨论当前高校如何调整专业建设内容以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最后总结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建设的关系,分析人才需求变化性与专业建设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二者的关系特点。我校在评估开始时,就组织给学院院长牵头撰写专业评估报告,专业评估等级表及教研室专家对学科专业的意见及建议,重点提出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哪些二级学院可以解决,哪些需要学校层面解决或多个部门协调解决。同时提出专业发展规划方向。经过一年多的多次讨论、整改,再写出自评报告。教育部专家评估后给出建议及整改时间,进一步做论证解决。使专业建设思路清晰,专业方向明确,对专业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目标。

(四)专业计划与总结

专业建设实施计划与总结,对专业建设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专业中出现的问题及专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做好进一步发展计划。每年都要写出专业建设的实施计划、工作的进展报告,对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专业建设侧重人才的培养,内培外引,送出请进

加大内部培养博士,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历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必须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适时地对专业建设内容进行调整,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涉及质量工程、师资队伍、教学制定与标准、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教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要培养人才,就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建设,这也是本科教学、专业建设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对人才需求适应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专业的宏观管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自身的專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专业建设的发展。我校在专业评估自评自建过程中,对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师资培养、教师素质进行了分析。再确立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方向的讨论,评估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定期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校领导在本科教学评估大会上提出,将培养方案、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教学研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资源建设等集成于专业建设体系之中,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同时明确提出,要实施教师“博士化”“国际化”体制升级计划、青年教师“青蓝工程”。推进临床、护理、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双师型”教育培育工作。逐步推进“助教制”,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培育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专业综合建设水平。

(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它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过程、培养策略与评价等方面要素。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之相适应。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目标定位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专业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或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领域对人才设定层次有别、宽窄兼有的格局。人才培养规格因专业定位和高校层次而异,并由此确定培养的人才是学术研究型精英人才、技术实用性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

(四)特色人才培养计划

加快开展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认证工作,力争若干专业达到一流水平。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追求——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人才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两个优先——学生优先,教学优先。把办学事业高度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把思想认识、情感意志、智慧力量都凝聚到本科教学上。三个提高——提高人才质量,提高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四个注重——注重医教协同、科教融合、开放合作、全员育人。

三、学培研,产学研结合

要重点抓学生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硕博上线率、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使得互促互惠互丰。这几方面的结合,也是人才资源建设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

其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过程、培养策略与评价等方面要素。学习与研究结合,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或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对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起到帮助作用。鼓励学生改进医疗产品的构想,建立创新创业园,理论结合实际。

(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实施教师“博士化”“国际化”体制升级计划、青年教师“青蓝工程”。推进临床、护理、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双师型”教育培育工作。逐步推进“助教制”,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培育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改革促专业建设发展

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思维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我校“解剖达人”李哲开始在他带教的学生当中实行四大创新教学方法,分别是3D解剖教学、全面应用AR技术进行现实场景教学、斯坦福教育模式教学以及树立人文精神教学。前三者通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网络技术软件为支撑,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方向,深化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有效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效率。

(四)教学条件与基地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

资源配置即满足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的合理安排,是专业建设内容的实体反映,是加强专业建设的保障。管理机制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对专业建设各项制度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五)教学档案与培养成效是专业建设成果资料

专业建设离不开教学管理体系,各种教学资料的管理都促进了专业的发展,这次本科教学评估对教学大纲知识点更新,授课PPT的制作,教学教案书写要求、备课方式,教学试卷的命题计划、格式、评判标准,考试结束后难易程度的分析,教学档案的完整性、质量、专家意见,集体备课的形式、备课讨论资料、教研室对集体备课的安排计划等,毕业论文查重率、书写格式、答辩委员会专家意见,实验报告批改等一系列教学资料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这对专业建设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四、校院合作,医教结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指出:“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條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6]。学校一直注重建设自身建设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境)内、外多所院校、医院和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协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以校为主,“校—院”、“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培养“踏实肯干、技能扎实、一专多能”的医学专门人才。专业将坚持与国际医学发展接轨、与国家执业标准接轨、与社会应用需求接轨,立足培养“厚基础、强技能、宽适应、重人文”的临床医学应用型卓越人才,凝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仁心仁术、爱岗爱国”的专业理念,突出“下得去,上得来,用得上,干得好”的发展特色。医生不单要追求医学上的高深造诣,更应该有崇高的医德。医学生应牢铸理想信念之魂,切实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增强自身廉洁意识,抵制不良诱惑,真正做到思患者之所思,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我校坚持“仁爱教育厚德,校院协同精医,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特色,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医学人才。

五、我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校内外自评专家评估及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专家经过走访校领导及二级学院,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资料,教学档案、试卷、实验报告、集体备课、毕业论文等一系列的考查后,对我校的教学及专业建设方面给予了肯定。

(一)我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建设需要协调学校、学院和教师、学生各个层面的资源,但其仍存在责权利不明晰、重视度不够、专业设置随意等问题。许多院校在新专业设置上缺乏对当地市场需求的严格考查,缺乏对专业设置科学性的严格论证。从专业建设情况来看,我们对专业的重视很多停留在等、靠、要的思想层面,主动性、创新性不够;另外,专业的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实践教学有待加强,课程整合范围小,课程体系不够优化,缺乏特色的教材;支持度不够,专业建设经费单一,部分教学场地、教学条件的保障还达不到预期目标,如一些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园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思路和整改措施

以学校“教育部本科审核性评估”及“人才队伍深化建设提质年”为契机,分批、分层次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骨干,提升教师队伍和团队素质。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投入。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经落实多名“海归”教师引进计划,专业实验室场地已经落实改进中,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另外,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从业多年的一线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到学校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中,并根据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方法,真正培养出符合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

六、结语

总而言之,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是教育部专家与高校专家共同评估高校的问题所在。在高校内外专家自评自建的基础上再次由教育部专家进行深度访谈、走访课堂、查阅教学档案、试卷等材料提出修改建议,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是非常好的提升过程。评估对专业建设方面的发展完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评估促使专业建设的规章制度更加健全、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专业建设的人才规划进一步合理化,为今后专业认证评估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毕家驹.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专业评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5):60-60+117+123.

[2] 曲绍卫,杨玉春,田汉族.经济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61-17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52-662.

[4] 肖芬.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6(5):20-2l+64.

[5] 洪世梅,方星 .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 [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55-5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 教高司函〔2008〕208 号,2008.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促进专业建设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