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媚珍 纪懿芯 郑贵珠 杨志梅 李文翎
[摘 要]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现了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项目组基于TPACK基本框架,结合地理学科教学特色,搭建出一个类似的TPGK框架,实现了对TPACK理论的拓展与创新。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省八所高校地理师范生与广东省中学地理骨干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测评,并详细分析了地理师范生与骨干教师TPACK水平的差异,综合概括出当前地理师范生与中学地理骨干教师TPACK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这对进一步提升地理师范生的TPACK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师范生;骨干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001-05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新兴的科学技术对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重视教师对专业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教师专业知识的组成和结构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是关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地理师范生作为准地理教师,是骨干教师的补充队伍,不仅应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知识,还应具备将其与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中学地理骨干教师作为地理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也应具有平衡的TPACK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从TPACK水平入手,比较分析广东省地理师范生与中学地理骨干教师的水平差异,并在互异的对比分析中探究提升地理教师TPACK水平的策略,对提升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TPACK概述
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 TPCK,后由于发音不便简称TPACK )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修·科勒 (Matthew Koehler) 和庞雅·米沙 (Punya Mishra) 在舒尔曼PCK的基础上提出的[1],主要包括技术知识(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和学科内容知识(CK,Content Knowledge),以及由这3类核心知识形成的4类复合知识,分别是学科教学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術的教学法知识(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2]。图1为 Koehler和Mishra提出的TPACK框架图。
TPG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是基于TPACK框架结构,结合地理学科教学特色,建构出的整合技术的地理教学法知识结构,包括教学法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地理知识(GK,Geographical Knowledge)、技术知识(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三类基本要素及其四类复合要素——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地理知识(TGK,Technologic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地理教学法知识(PGK,Pedagogic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地理教学法知识(TPG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3][4](下文均用简称)。
二、地理教师TPACK水平研究的意义
(一)TPACK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教师应具完备的TPACK知识,旨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但就目前情况看来,地理师范生TPACK知识水平较低,存在教学技术知识(TK)应用能力不强、专业知识(CK)不扎实、课堂教学方法(PK)欠优化等问题,尤其是师范生的教学技术水平不容乐观,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地理骨干教师是地理教育界的优秀代表,将其与地理师范生进行对比研究,能够更好地发现地理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国内教育改革对TPACK具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4]的要求,教师应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知识,并运用到教学中,使得部分知识化繁为简,降低教与学的难度。因此,师范生应具备将其与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整合的能力,即具有一定的TPACK水平,旨在为今后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做准备。地理骨干教师也应该更好地提高TPACK水平。
(三)教师资格证考核的要求
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改革后将实行国考,初高中教师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6]。从考试内容来看,在综合素质中加强了对教师所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而非仅对传统“老三门”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进行考查。可见,教育越来越注重教师TPACK框架7维度知识水平的高低。
(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指示
2014年9月19日,教育部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6],《意见》中明确强调,师范院校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地理师范生作为此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对象之一,在今后专业发展过程中,高校及师范生应有意识地打破传统的“老三门”人才培养观念,将TPACK纳入自身基础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来,并积极寻求提高自身TPACK水平的途径。同时,骨干教师也应该认清自身在TPACK水平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
三、问卷数据分析
(一)广东省地理师范生TPACK整体水平及其分析
1.问卷对象及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采用基于国际经典量表(Schmidt、Archambault量表)的形式编制出的适合地理师范生使用的TPACK问卷量表,对广东省设有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八所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惠州学院、嘉应学院、韶关学院、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大四、大三与大二的1209名地理师范生进行了系统测评,并详细分析了各校不同年级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特点以及广东省各年级地理师范生TPACK整体水平特点。本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1400余份問卷,实际填写份数为1346份,对部分漏填、基本信息有误(如所在年级填为大一)、网络提交时间低于60秒以及答卷始终保持同一选项或几乎保持同一选项的问卷进行甄别筛选,剔除无效问卷138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209份,平均有效回收率约为90%。其中,男生259人,女生949人,各校回收信息如表1所示。本研究对象纵向上跨度较大,涉及大二至大四各个年级的地理师范生,既有刚步入地理师范专业的新手,又有已具备相应专业素养的师范生。研究不同阶段的学生水平,既可以把握老一届师范生的现有水平,又可以挖掘新老师范生存在的差距,以便为新进学生提供专业化导向。从横向上来看,本次研究的范围较广,包括了广东省内设有地理师范专业的所有院校,通过测评不同高校地理师范生的水平差异,以期促进校际人才培养方式上的相互借鉴。
2.广东省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分析
通过整理归纳八校地理师范生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基于维度赋值的广东省地理师范生问卷数据统计表,从而得到广东省各年级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数据对比表,如表2所示。
通过整理归纳八校大四地理师范生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基于维度赋值的广东省大四问卷数据统计表,其中TPACK 7维度人均值分别为:TK4.32、CK4.6、PK4.87、PCK4.86、TCK4.41、TPK4.61、TPCK4.67,各维度总平均值`X为4.62。依据该表生成广东省大四地理师范生TPACK框架7维度水平曲线图(图2)。
通过整理归纳八校大三地理师范生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基于维度赋值的广东省大三问卷数据统计表,其中TPACK 7维度人均值分别为:TK3.87、CK3.91、PK4.52、PCK4.32、TCK3.92、TPK4.36、TPCK或TPCK4.4,各维度总平均值`X为4.18。依据该表数据生成广东省大三地理师范生TPACK框架7维度水平曲线图(图3)。
通过整理归纳八校大二地理师范生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基于维度赋值的广东省大二问卷数据统计表,其中TPACK 7维度人均值分别为:TK3.63、CK3.62、PK4.36、PCK4.04、TCK3.46、TPK3.09、TPCK或TPACK3.96,各维度总平均值`X为3.87。依据该表数据生成广东省大二地理师范生TPACK框架7维度水平曲线图(图4)。
通过对比分析三个年级的数据,得出广东省各年级地理师范生TPACK框架7维度水平对比图(图5)。从曲线维度值来看:TPACK框架下7个维度的分值均为大四地理师范生最高,大二最低,大三居中。但最高年级的水平也在5分以下,这表明广东省大四地理师范生的TPACK水平还未达到“较符合”程度,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从单条曲线形状来看,年级愈低曲线形状愈接近椭圆,年级愈高曲线愈接近正圆,表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过程中,地理师范生的TPACK各维度知识水平内部差距逐渐减小。从曲线间疏密情况来看:三个年级的TPACK框架7维度水平曲线较稀疏,且随着年级的变化,曲线间隔有增大的趋势。该现象表明随着入学时间的增加,学生各维度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越到高年级提升速度愈快。
3.地理师范生问卷数据分析结论
(1)广东省八校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随年级的增加而提高,即大二师范生水平最低,大三居中,大四师范生TPACK水平最高。几乎所有学校三个年级地理师范生的PK(教学法知识)及PCK(学科教学法知识)分值均偏高,TK(技术知识)及与其有关的T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分值普遍较低。
(2)广东省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7维度增速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快。
(3)师范生TPACK7维度水平在低年级(大二)呈现不平衡状态,但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过程中,其TPACK各维度知识水平内部差距逐渐减小直至均衡。
(二)骨干教师TPACK整体水平及其分析
1.广东省地理骨干教师TPACK水平分析
此次调查面向广东省地理骨干教师发放了问卷共100份,回收89份,通过整理归纳广东省骨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各题答题人数统计雷达图如图6所示。
据图6可知,雷达图外围主要由很符合、符合和较符合所组成,答题得分大体在5分至7分之间。从问卷得出基于维度赋值的骨干教师问卷数据统计表,其中TPACK7维度人均值分别为:TK4.22、CK5.46、PK5.76、PCK5.75、TCK4.4、TPK4.71、TPCK或TPACK5.01,各维度总平均值`X为5.05。依据该表数据生成广东省骨干教师TPACK框架7维度水平曲线图(图7)。
从该曲线值来看,广东省骨干教师的TK、TCK以及TPK三类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平均值,TK知识分值最低。CK、PK、PCK及TPCK四类知识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PK知识分值最高。
2.广东省地理骨干教师TPACK水平分析
(1)广东省骨干教师TPACK水平在CK、PK、PCK、TPCK方面分值偏高,中学骨干教师对教学法知识的掌握度较高,同时,其对学科知识的掌握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而增加,因此,其对整合教学法的学科知识的掌握较好。
(2)广东省地理骨干教师TPACK水平在TK、TCK、TPK方面分值偏低,在技术方面,骨干教师优势不明显。
四、地理师范生与地理骨干教师TPACK水平结果对比
根据问卷数据整理,得出广东地理师范生TPACK各维度平均值为4.22,地理骨干教师各维度平均值为5.05,八所高校地理师范生与地理骨干教师各维度平均值与平均值分布如表3及图8所示:
从以上图表可比较得出:
1.地理骨干教师与地理师范生相比,每个维度都比较优秀,这说明地理骨干教师较地理师范生经验丰富,更能将学科知识与教学活动结合,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2.各维度平均数差值最小的是TK(技术知识),差值只有0.28,其次是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差值分别为0.39和0.47。这说明,地理骨干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与技术相关的知识与地理师范生差异较小,地理骨干教师在技术知识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五、TPACK水平提升策略
(一)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提升途径
1.明确目标导向
在地理师范生培养之初,高校有必要引导学生熟悉基于TPACK框架下的专业发展模式,有助于师范生在后续学习中有意识地提升TPACK各维度水平。建议高校在培养后期,对有意愿从事教师行业的师范生进行专业化分流重点培养,有利于保证师范生输出的质量。
2.落实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接受精品课程或MOOC学习,尤其是在线观看与中学地理教学相关的课程视频,鼓励学生按照某一版本课程目录依次观看视频教学,吸取教学精华,以储备为自身知识内容。同时,建议高校新增加与中学地理教学紧密相接的必修课程,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或观看真实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原理进行教学。
3.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高校在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积极落实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课程建设,突出实践性教育,加强校内外联合引导工作,可以以小组合作、分类评价等形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分阶段听课、评课,逐步提高学生水平。
4.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在教学设施建设方面,高校应积极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师范技能训练室,如微格训练室,增设当前中学教学中的最新设备(如电子白板等),以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建议定期分组进行环境适应与技能训练,以增强师范生的TPACK技能。
5.增强校际间合作
建议相关部门多设置校际间的师范技能比赛项目,增强各师范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更好地互相吸收对方院校培养过程中的丰富经验,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同时在师范技能比赛过程中要综合考查师范技能水平,特别注重学生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力的考查。在比赛奖项设置方面,可稍加大获奖比例,提高师范生的参与力度。
6.提高师范生个体修养
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复杂且持久的过程,受所在高校、师范生元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除学校应做好应对策略外,师范生也应在后续学习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不断训练师范技能,使之朝着更好的水平迈进。
(二)中学地理骨干教师TPACK水平提升途径
1.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能
从前文的对比研究中可得出,地理骨干教师较地理师范生在技术方面并没有显著的优势,地理骨干教师在从事学校教学前所接受的职前教育大多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技术方面的实训课接触较少。在往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技术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各学校或有关教研部门应积极组织该区域教师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例如微课以及慕课的制作,地理实验器材的使用,GIS软件、电子白板的使用等,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2.建立评估机制,促进发展
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为标准(试行)》,于2014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从法制层面鼓励教师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各地方和学校也应制定相关规定,激励教师进行技能学习和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设立测评机制,以考核的方式要求教师进行学习,促进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促进地理骨干教师的终身发展。
3.树立学习信念,保持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地理骨干教师更加应该树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信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六、结论
广东省地理骨干教师与地理师范生相比,在教学法知识和学科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在技术知识以及与其有关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方面优势不明显。
地理师范生作为准地理教师,就目前情况看来,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术水平不容乐观,与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地理教学涉及较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且实际教学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切实提高地理师范生TPACK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生更应该深入地理教学一线去了解自己与在职教师存在的差距。在今后专业发展过程中,高校及师范生本身应有意识地打破传统的“老三门”人才培养观念,将TPACK纳入自身基础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来,并积极寻求提高自身TPACK水平的途径。
地理骨干教师代表地理教育界较前沿的水平,因此,骨干教师在技术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地理骨干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应积极学习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使TPACK结构趋于平衡,从而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Mishra P,K oehler M J.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A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6):1017-1054.
[2] 李海峰.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以“植物与能量”一课的设计与应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11-116.
[3] 何克抗.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5):5-10.
[4] 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06):47-56.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07-29.
[6]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DB/OL]. http://www.edu24ol.com/web_news/html/2014-4/20140421050924 4607.html.2014-10-14.
[7]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D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1409/t20140917_598377.html.2014-10-10.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