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改血统的自荐

2018-09-03 08:00亦云
幸福 2018年23期
关键词:王猛太学王充

文/亦云

现在,要是有人站出来,毛遂自荐,说他可以担任长江流域某县长,或处长,可能会引起一片哗然,说这人太张扬,直指名与利,云云。大家太习惯守株待兔。殊不知,在古代的长江流域就有了自荐做官的先例,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颇有影响力。

春秋战国之际,就发生了毛遂自荐的经典案例。还有“饭牛叩角”的典故,也是用来表述古人向君主和帝王委婉自荐的。东晋时,有个叫王猛的人以卖畚箕为生,隐居在华阴山中。有一天,江南大将桓温率军北伐,来到此地。王猛知道其行程,暗自兴奋,并下山拜见桓温。他大智若愚,一边纵论天下大事,一边伸手捉身上的虱子,如入无人之境,看上去全没把桓温放在眼里。其实,他内心太在乎桓温了。王猛就是想用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引起桓温的兴趣。想想,桓温混迹官场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对他不敬的人,不一般啊!于是,他约王猛南下,与他一起统帅军队。这就是古人说的“扪虱而谈”的典故。

不过,他们自荐的驱动力就是为了改变血统。这也无可厚非。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礼尚谦让”、“君子不争”被视为一种超群的品质,与“当仁不让”构成相对的两极。大家宁可用“暗战”的方式火拼,但从不放在脸上暴露。至于用自荐的方式设计并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的确是凤毛麟角。

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他有一首诗叫《望洞庭湖张丞相》,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现在,洞庭湖畔还刻着这几句诗。唐代官场讲究血统,兑换一个现今的流行词语,就是社会背景。文人不安分,写了几句诗,就孤芳自赏,自以为足以治天下了。但血统不正宗,只好向“内线”达官贵人求助。李商隐就是令狐鞠帮了一把。但不是每个诗人都有这种关系,于是就有了“干谒诗”,也就是自荐信。孟浩然这首诗就是一封“自荐信”。他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在描述浩荡的湖水中寄托着自己的苦恼:当隐士并非他的本意,他很向往“出仕做官”。

最应该推崇的是东汉时期王充的自荐。

王充狂妄至极,他也有资格狂妄,因为王充十五六岁时就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赴到东汉政治、文化中心,在洛阳太学拜著名史学家、古文经学家班彪为师,勤勉攻读。东汉的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更是东汉时期的最高学府。王充在这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他怀揣着最高学府的文凭,梦想做官。东汉已给许多人营造了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背景,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读书!王充也以为,越读书学问就越高,在官场上就越能如鱼得水,政治上越是进步快。他有点天真,还不知道官场水有多深。一出校门,现实就击碎了他的梦想。当时,豪族门阀渗透并把持了东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大权,官场多为豪强子弟。王充满怀政治理想,又有名师班彪的举荐,但出身不好,降生在一个百姓家庭,在京城到处求职,却没人录用他,到处碰壁,碰得鼻青脸肿。王充心灰意懒,告别了京城,回到了家乡。终于,最高学府的文凭产生了效应,王充在县衙里谋了一个小差事。

当然,心气很高的王充不会甘心。在县衙,他开始有“术”,想靠近长官,建立关系网,想有朝一日长官能提携自己,给自己铺设一条金光大道,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更高的权力。但是,他学问高,遭受妒忌,又有性格缺陷,摆一副大学问家的架子,与人格格不入。于是,长官讨厌他、权贵打压他,同僚排挤他。于是,他微弱的政治生存空间也被剥夺了,王充被辞退了。

王充毕竟在京城见过大世面,皇帝亲巡洛阳太学时,他有幸近距离地目睹过皇上的尊容。这样的待遇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一想到当时的情景,王充心潮澎湃,决定自荐。于是,有了精心策划而洋洋洒洒的20万余言的自荐书,名曰《论衡》。

王充太有才了!他的“自荐信”博大精深,一般人很难读得懂的。最先发现《论衡》真正价值的是一个叫蔡邕的人。公元189年,蔡邕来到浙江,看到《论衡》一书,捧起来一读,就爱不释手了。后来,皇上知道了《论衡》与王充,立即下诏,盛请王充入京做官。遗憾的是,其时的王充已身患有病,他便以此为由他推辞了。

王充一生渴望做官,但真正机会降临了,他却放弃了。古时,也有生命不息,当官不止的楷模,王充也完全可以抱病为官,过一下官瘾。然则,他把皇帝的征召都不当一回事,也许看淡了,没有官欲了。不管怎样,王充也算是牛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当然,这迟到的征召不能证明王充是职场上的成功者,他真正的成功在于他的《论衡》。

历史也应该承认这一点,就是王充含笑于九泉了。

猜你喜欢
王猛太学王充
酷爱学习的王充
Holism in Education
王猛仁作品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弟子规·出则悌(七)
胸怀宽广才能走好官场路
胸怀宽广才能走好官场路
嵇康·绝响
王充路
王充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