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化工类国际化人才规格与素质分析

2018-09-03 07:12罗源
安徽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化工行业化工国际化

罗源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我国提倡国家产能合作,主张将我国高质量的产能和优势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相联合,支持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及产业化需求发展。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提出:充分发挥国内技术和产能优势,加强境外资源开发,推动化工重点领域境外投资[1]。同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企业要灵活运用多种“出海”模式,做好国内产能与国外市场的对接,更好契合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达成了一致的双边产能合作机制。

1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能力分析

1.1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水平

我国是化工大国,2015年产量全球占比36%(图1)。化工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2016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营业收入13.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总量的11.5%[2]。尤其是近几年化工技术提升速度极快,各个子行业都不断有世界级装置投产,目前已建立了全面且综合的产品组合,产业体系覆盖20多个领域,在全球通用化学品生产中集成了领先技术,并具备了规划和建设全球规模化工装置和行业集群的能力。

1.2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行业将调整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和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石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国传统石化产业比较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积极推动化工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并带动相关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

图1 2015年全球化工产业格局(来源:CMAI东方证券研究所)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涵盖了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等地区,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在化学工业发展方面,主要呈现出整体产能过剩,地区、国家发展不平衡、差距大的特点。在以精炼、石化和基础塑料、化肥、氯碱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和低成本原料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东、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国家,是精炼和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由于化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简单,缺乏深加工能力,加工效率低,产品单一,导致其产品质量不高,急需加速设备建设和产能升级。在以农用化学品、建筑化学品、纺织品染料、战略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利润、高增长领域,农用化学品领域利润率较高,在拉美、北美和亚洲具有较大市场和增长,但由于较高的进入门槛,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多集中于北美地区。

3 我国化工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投资情况分析

我国出台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通过贯通中亚和西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通过东南亚和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欧洲链接。“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导因素。随着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基础化工原料和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为我国化工行业“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同时,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鼓励国际产能合作,为我国化工行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平台。而我国在以通用化学品为代表的基础化工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这也为我国化工行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化工业以并购交易(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2016年以约2890亿元收购瑞士农用化学品生产商先正达)为主要形式,正在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2010至2016年,我国化工业对外投资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易年增长率高达80%。2016年,对外投资总额达880亿元(图2),另有3940亿元对外投资已经宣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预计沿线国家将成为我国化工行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图2 中国化工业对外投资情况(来源:Dealogic,科尔尼)

4 化工行业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化工产业国际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是国际化经营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化工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合作,特别是高端化学品领域国际合作在规模、渠道、市场、经验、国际化人才方面与世界大石油公司都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呈现出规模较小、步伐较慢、形式较为单一、合作成效也有待提升等特征。由此,提升我国化工产业的国际合作水平,必须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尽快形成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3]。由此,未来一段时间,化工行业的国际化人才将有较大需求。

5 化工企业国际化人才规格与核心素质

5.1 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特征

百度百科将国际化人才解释为: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4]。也有学者对国际化人才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从学历、受教育经历、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进行考量。如有学者认为:那些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国际惯例,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经验比较丰富,特别是具有全球性跨国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都应是国际化人才[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才全球化趋势,结合之前一些学者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位,本文所讲的国际化人才标准相对较低,主要指能满足企业国际合作与竞争需求、熟悉相关工作领域的专门化或通用性人才。

5.2 国际化人才的规格与类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跨国(地区)人才流动与需求日益频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按类别区分,可简单划分为管理型、技术技能型、技能型。从人才规格上讲,国际化人才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以具备国际一流知识水平、技术的高级专家和具备国际视野、国际运营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此类人才在企业,尤其是在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运营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关企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资源。

二是以具备较高专业技术能力或管理才能,同时又熟悉当地语言、法律和风俗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此类人才一般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协调企业在投资国家(地区)具体事务或指导生产实践。

三是以企业方所在国家的劳务输出工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研究中,劳务输出工人很少被认定为是国际化人才。而劳务输出的技术工人一般是长期跟随企业从事专门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能跟随企业走出国门,其技能水平已经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理应被视为技能型人才。

此外,具备较强外语能力的人才和国际法务人才也属于国际人才的范畴,但属于专门型人才,特别是翻译人员虽然有一定的需求,但随着文中三种人才外语能力的提高,其数量规模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并不稳定和持续,故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5.3 化工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具备较高专业技术能力或管理才能,同时又熟悉当地语言、法律和风俗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将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骨干力量,规模远大于高端人才和劳务输出技能人才。结合化工行业的相关特点,以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对象,分析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

(1)安全环保意识

具体到化工行业来讲,首先要明确QSHE理念,QHSE作为一种综合的现代管理方法,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根本意义在于确保企业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降低安全风险和生产成本,推进企业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持续改进,以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6]。因化工行业的产品特点,该理念在化工企业被日益重视,并成为大多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关注国际化人才的核心能力素质前,首先要重点考查其安全环保意识,在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中注重加强QHSE文化的宣讲和培养。

(2)外语能力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官方语言涉及面广,涵盖九大语系的不同语族和语支[7]。国语或国家通用语就有50余种,加上区域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可能达到200种左右。在2017年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工作语言多达18种,且以小语种为主。基于此,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言的分布情况,要服务中国化工企业“走出去”,企业录用的国际化人才除具备国际通用的英语技能之外,还应能熟悉1~2种“一带一路”地区的主要语种,一方面是方便工作交流,同时也能减轻企业在语言沟通方面的成本支出。

(3)国际专业能力

国际化人才最核心的能力应该是专业能力。对于技术人才而言,一方面,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及实操方法,具备完成国际任务应有的技能与知识,即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还要熟悉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另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新的经济环境总有新的现象和问题出现,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创新工作。

(4)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容忍力和接受力。首先,要熟悉项目所在国的法律、合同模式、经济政策等,还要了解一些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市场特点和经营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猜你喜欢
化工行业化工国际化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聚焦港口国际化
某化工行业生产废水处理含氟污泥危险属性鉴别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