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豪 成祖堰
内容摘要:英语听力一直是制约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一个障碍,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对我校大一新生部分班级实施“课堂+课外听写练习”的实践效果,通过数据比对,指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相应听力练习材料,采用“听写+及时评价反馈”的方式进行听力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听写练习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听力,是理解和应用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能力即“听、说、读、写、译”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听力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效果,也制约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中,听力部分权重占比35%,可见其分量和受重视的程度。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与普及,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听力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够,学生接触英语听力的机会与渠道也不可谓不丰富,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偏少、传统授课模式等因素影响,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费时低效、事倍功半的现象。柯应根等(2014)对1994-2013年间发表在主要外语类专业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进行统计发现,针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上,实证研究的文章所占比例偏小,文章多是介绍经验且重复性较高。因而探索出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技能及最终听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就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
根据入校的英语摸底考试成绩,笔者在所任教的2016级学生中选取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级,另一个为对比班级。三个班级同为理工类专业,摸底考试平均分相差2-3分,且人数相当,如下图。
根据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安排,每个班每周两次英语课,每两周上一次听力课,一年总课时为130学时,听力课时为30学时。
二.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历时一年,针对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分别采用不同的听力课授课模式。对比班级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即老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进行问题解答;实验班级使用“课堂+课外听写练习”的模式进行听力教学,即摸底测试、根据摸底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听力材料、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干预纠正并测试反馈等,并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听力测试,以比对效果。考虑到学生要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摸底测试和阶段性测试都采用四级听力题型,包括新闻、长对话和篇章,共25小题,35分。
在开学初期,笔者采用了一套以往的四级听力真题对三个班级进行了听力摸底测试,结果显示各班听力水平相差无几,各班平均成绩相差不到1分。然后根据各班级具体成绩,将全班同学分成了三个英语学习小组,并指派小组长负责常规的检查和材料分发等工作。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每周利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给不同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发不同的听写练习材料,这些材料涵盖语音模仿音视频、慢速VOA新闻、课文段落、英语美文及历年四级真题等,要求学生在课外模仿,并将其中的内容听写出来,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并进行点评讲解。材料的时间长度在第一学期控制在一分钟左右,难度较低,随后慢慢增加材料时长和难度,以使学生逐步适应并慢慢提高。此外,在汇总学生练习汇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学生的听力水平较大程度上受制于自己的发音、语法水平和词汇量等,经常造成“听得出,但听不懂”的情况,鉴于此,在课堂和课外,笔者注重讲解语法知识点,特别是长难句的分析讲解,同时及时纠正学生语音语调。最后在每个学期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听力测试,以检验本学期听写练习的效果。
三.研究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笔者对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分别进行了三次听力测试,即开学初期的摸底测试,每学期结束时的阶段测试,并对每次测试的成绩进行了汇总分析。各次的成绩分布统计如下:
同时,笔者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三个班级的Sig.值均大于0.05,都呈正态分布,只是B班相对差幅较小。
四.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采用“课堂+课外听写练习”的听力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较好的积极作用,而常规的听力教学模式对学生听力提高作用有限,甚至在第二学期的测试中学生平均得分低于第一学期,这与目前的现状相符。结合我校生源和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具体听力教学过程中,需重视以下几点:
①老师应首先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由于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与要求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大学英语教学是第一要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发音不准、语法基础薄弱也是导致听力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在第一堂听力课上,教师应摸底学生的基本语音语调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并选择语音模仿音、视频材料发给学生,要求其模仿练习,并适时检查辅导。同时教师应改变大学英语不教语法的错误观念,在夯实学生语法的基础上进行语篇分析,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并巩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②听写练习材料的选择要适当,做到循序渐进。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特征、听力材料的特征和任务特征等。因而在听力材料的选取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听写练习材料。这样既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水平,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因。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就根据摸底测试成绩,将两个实验班级的同学分别分成了快、中、慢三个小组,每周分别给予不同的听写材料,从词、句、段落到慢速VOA新闻及四级真题听力等,照顧各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
③注重及时反馈与评价指导。及时反馈与评价指导是对学生课外自主听写练习的一种督促,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有利补充。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在两个实验班专门建立了英语听写练习微信群,要求所有同学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内提交自己所听写内容的拍照图片及模仿语音,并指派各学习小组组长适时抽查。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如语音、语法不正确等,及时向学生反馈指出;针对听力中经常出现而学生难以弄明白的连读、弱化等现象进行重点练习与巩固,并强调听力的使用是一种技能,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就能有所提高。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与普及给我们的听力教学带来了新的便利与活力。因而英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学思路与模式,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柯应根,董艳.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59)
[2]程京艳.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9(1)
[3]杨志豪.移动互联背景下普通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探析[J].才智,2017(11)
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编号:44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志豪,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教育技术,翻译;成祖堰,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