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柯霖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500)
大肠息肉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该病包括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1]。该病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及便血等症状。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饮食因素等有关。王海英等[2]指出,对大肠息肉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发生癌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和分析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具有进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结肠镜下活检钳摘除术的指征。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活检钳组和电凝电切组。在活检钳组患者中,有男14例(占56%),女11例(占44%);其年龄为25~71岁,平均年龄为(48.01±5.43)岁;其息肉的直径为2.2~7.3 cm,平均直径为(4.87±1.21)cm;其中,有13例(占52%)患者存在排便困难的症状,有15例(占60%)患者存在便血的症状。在电凝电切组患者中,有男13例(占52%),女12例(占48%);其年龄为27~70岁,平均年龄为(47.27±6.25)岁;其息肉的直径为2.1~6.8 cm,平均直径为(4.62±1.33)cm;其中,有14例(占56%)患者存在排便困难的症状,有16例(占64%)患者存在便血的症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对电凝电切组患者进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方法是:嘱患者于术前12 h禁食,让其在术前8 h口服磷酸钠盐,以清洁其肠道。术中不需要对其进行麻醉。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将结肠镜经肛门置入结肠内。在结肠镜的辅助下找到息肉,观察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量。经结肠镜的活检孔置入手术器械(如电切刀、注射用针头等)。若患者的大肠息肉为无蒂息肉,可直接对息肉进行电凝,直至息肉突出的部分完全消失。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电凝过度,以防患者发生肠穿孔。若患者的大肠息肉为有蒂息肉,应在息肉处的肠粘膜下注入5~10 ml浓度为0.01%的肾上腺素溶液,使息肉增高。用套扎器套住息肉,向上提起息肉。对息肉交替进行电切和电凝,直至息肉脱落。在对息肉进行电切和电凝时,应注意保护其周围的肠粘膜。对活检钳组患者进行结肠镜下活检钳摘除术,方法是:术前,为患者肌内注射0.5~1.0 mg的阿托品,以抑制其肠道蠕动。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将结肠镜经肛门置入结肠内。在结肠镜的辅助下找到息肉,观察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量。经结肠镜的活检孔置入活检钳,用活检钳将息肉摘除,用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对肠道创面进行喷洒止血。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如肠道感染、肠道出血等)的发生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其病情复发的情况。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活检钳组患者相比,电凝电切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0.05),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术后住院的时间(d)活检钳组 25 28.36±6.94 6.96±2.34电凝电切组 25 12.18±4.72 3.01±1.16 t值 13.85 5.64 P值 <0.05 <0.05
在电凝电切组患者中,术后有1例(占4%)患者并发肠道感染,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25)。在活检钳组患者中,术后有3例(占12%)患者并发肠道感染,有2例(占8%)患者并发肠道出血,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25)。电凝电切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活检钳组患者(χ²=4.12,P<0.05)。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得知,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为4%(1/25),对照组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为16%(4/2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67,P<0.05)。
大肠息肉是指大肠黏膜表面的凸起性病变。通常情况下,人大肠内的息肉不会持续增大或发生癌变,但有少数大肠息肉可持续增大或发生癌变[3]。临床上治疗大肠息肉的基本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其发生癌变的风险[4]。近年来,临床上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该病患者进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不需要对其进行麻醉,且不需要做手术切口,从而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另外,采用电切、电凝的方式切除患者的大肠息肉,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且能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显著,具有术中的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病情的复发率低及手术的安全性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