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如
安徽省现代农业工程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00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建设、管理的核心工作,专注于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对城市各项工程建设进行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智慧城市与传统城市差别显著,对城市规划的要求更高。以空间尺度作为着眼点,我国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依然存在上升空间,选取若干城市进行重点分析,有助于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也能了解其他国家的建设经验。
较高的空间利用率是智慧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外在表现之一,以空间尺度审视,强化空间利用率更显必要。在目前世界各国的智慧城市中,空间利用率理念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重视,这是由于列国土地紧张程度不同,就我国而言,相当一部分城市存在“寸土寸金”的情况,空间利用率的提升应作为智慧城市的主要规划方向。比如,在城市内部建设多层、高层住宅,建设商住两用建筑等,提升单位土地的利用率等。
智慧城市是各类现代城市理念的集合,其主要优势之一是能够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在规划工作中也应给予重视。在城市服务方面,智慧城市规划需要从组织或人、业务或政务、交通、水、能源和通信这六个方面入手,要求为城市内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交通出行便利、政务高效开展、能源有效利用、通信快捷便利。这要求规划工作中强调职能部门的空间分布,以及工作系统的有序排布,各个要素还应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处于统一的管理轨道,以实现服务的有效性。
智慧城市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强调对各项需求较高的反应速度,这对城市的通信作业要求较高,尤其是大范围的无线通信。着眼于空间尺度视角,如果通信距离较远,信号传输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干扰,难以进行有效传输,一般要求降低传输距离,降低信号受到干扰的可能,这也需要强化规划工作,利用空间尺度满足通信要求。
美国是最早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之一,芝加哥则是其第一批智慧城市。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为强调城市政务工作的有效性,提升管理效率,芝加哥学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城市不同街区的犯罪率,并以此为基础出具了治安管理相关规划建议,在空间上强化了警务资源的部署,使犯罪率较高街区出现管理需要时能够得到较为快速的响应。该理念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高,我国政府管理优质高效,地方工作良好有序,犯罪率极低,但作为空间尺度下的规划实践,合理调配资源依然可以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理念上的借鉴。芝加哥学者出具的治安规划图如图1所示,图中的颜色越深的区域犯罪率越高,黑色点状为警力资源部署地点。
图1 芝加哥学者出具的治安规划图
无锡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之一,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交通管理方面。研究人员利用数据分析法有效了解了当地工作人员的出行信息,并制作为模拟图供当地规划部门使用(图2)。
图2 无锡地区工作人员的出行信息
在图2中,不同道路的出行压力以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针对交通压力较大的地段,尤其是市中心区域,无锡市规划部门采用立体规划原则,着眼于空间尺度视角,强调空间的立体化应用,建设若干立交桥、地下走廊和地铁系统,使交通压力得到分流,该规划所获效果良好,无锡市此前核心道路每周平均拥堵时间由6.4h降低至3.5h,提升十分明显。
伦敦是欧洲较早引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之一,在城市规划上,伦敦重视地下空间的利用,且强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伦敦供水系统规划为例,早在15世纪之前,伦敦已经建成较为完备的给排水系统,由于伦敦人口并未出现过膨胀,因此其供水系统的建设并没有出现重大变化,到19世纪以及20世纪后期,工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增加,伦敦开始建设地下水系统,并利用信息化方式进行规划,对水源地与输水距离、水管占据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到21世纪初,借由高效的规划管理,伦敦已经成为整个欧洲水资源调配使用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其建设经验在于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绿色城市等多重概念的集合,强调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上述工作实现的基础是广泛详实的数据。如针对交通的规划,在空间尺度视角下,要求各地进行智慧城市规划时,广泛收集交通工作的相关数据,包括不同道路的通行压力、老化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将上述数据进行汇总,之后应用大数据技术了解交通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以拓扑学原理进行罗列,对交通压力大的区域进行空间立体建设(立交桥和地下铁路),完善规划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持,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该技术可用于建筑建设分析、给排水系统建设等多项工作。着眼于空间尺度视角,应注重模拟的对象和数据收集的有效性。如针对资源分配的模拟,我国各地城市建设往往带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市场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学校、医院等资源的分布也因此并不合理,后续工作中,要求对城市内部重要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收集,并与附近人口密度作匹配分析,调整后续资源空间分布,使其尽量平均化,提升城市规划的有效性[2]。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实现的基本支持,所谓物联网,是指将互联网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使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能够实现需求的快速响应,由于物联网本身的依托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建设中可以同步进行通信规划,避免无线通信距离过长、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如某城市空间范围较大,难以通过常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指令的下达和信息反馈,在物联网支持下,可以分析城市内部建设通信基站的地点,使长距离无线通信在基站的支持下缩短传输的定向距离,基站可以对所有通信信号进行强化,保证通信作业质量,城市规划也更加科学。
通过分析基于空间尺度的智慧城市规划,获取了相关理论内容。智慧城市的规划与传统城市存在显著差异,要求提升空间利用率、便于提供城市服务、便于开展管理,美国芝加哥治安规划、我国无锡市交通管理规划、英国伦敦供水系统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的智慧城市规划可以重视数据应用、强调模拟分析,并发挥物联网的价值,提升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以及其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