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
【摘 要】阅读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眼;线索;意象;朗诵
所谓“文眼”,即篇章中能够涵盖内容,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词句,好似文中藏眼。内容上,它是全文精神的焦点;结构上,它又是连接文章脉络的穴位。“文眼”提炼得好,设置得巧,往往能收到“一字穷理,定全篇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经络”(节选自刘熙载的《艺概》)的艺术效果。
阅读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还可以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为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把握“文眼”的能力。
一、紧扣线索,搜索“文眼”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所选的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优秀散文,文章开篇由山及水,循声觅泉,又随酿泉观醉翁亭,再由醉翁亭写到滁州人,从而引出抒情主人公的直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一“乐”字引出滁州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可喜的滁州民众出游之乐,太守的“宴酣之乐”,末段还写了宴罢人散而“禽鸟之乐”,这“乐”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由线索入手,生发议论,由六个“乐”字结出“乐其乐”的主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前面两段叙写山水之乐的文字,不过是衬笔而已,第三段才转入正题,渲染滁州民众的欢乐生活,足见“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乐其乐”。含蓄地表达了对治滁政绩的陶然自乐的心情,从侧面委婉地作出了自我歌颂,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文章以“乐”贯穿全文,构成主线,亦以“乐”为文眼,既统帅了篇章,又深化了主题。
二、透过意象,揣摩“文眼”
许多托物抒情的散文或诗歌常常用简洁的笔墨,将要记叙的事,或要描写的景,或要抒发的情,时明时暗、忽隐忽现地表现出来。如新课标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首现代诗《在山的那边》中有一节诗这样写的: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乍一看,不明白,“海”是什么?为什么“夜夜奔来”?但通过揣摩意象,结合上下文仔细研究,就能悟出诗句的深意:原来“海”指的就是理想,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我不断地奋斗,就好像听到大海在远方为我喧腾,因为有理想滋润着心灵,所以心灵不再干枯,变得充满朝气和活力。一个寻常的意象,却蕴藏着不寻常的深意,这言简意丰,味之不尽的,正是“文眼”所在。
又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共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悲涼凄苦的图画,而成为结句“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点,不露声色地点明了作品的主旨,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正如唐代刘知几所说的那样“章句之言,有晦有显,晦者也,省字约言,事溢于言表”(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笔者认为,这藏于诗文中的“省字约文”的意象,正是揣摩作品“文眼”的突破口。
三、反复朗诵,体味“文眼”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特别是诗歌作品,一定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这里的朗读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景,方能把握诗中“文眼”,体会诗中意境,领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观沧海》一诗时,经过多轮朗读之后,我还这样启发学生:为什么诗人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意境宏丽的诗篇?当时,诗人正亲率大军北伐,逐步实现统一北方的宏伟大略,胸中涌动着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宏伟抱负,放眼如此浩瀚的大海,怎能不触景生情,意气风发?(播放多媒体:波涛汹涌扑面而来的大海,澎湃的海潮声。)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想象一下,你就是一代枭雄曹操,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秋风吹动你的战袍,衣袂飘飞,放眼苍茫的大海,顿觉豪情满怀,一起放声吟诵《观沧海》。
当读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时,我们不禁被诗中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宏伟气势所震撼,从同学们饱满激昂的声音里不难判断,他们已经准确地捕捉到了诗中的“文眼”,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唐远苏.《“文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李东伟.《“文眼”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刘熙载.《艺概》.
[4]刘知几.《史通·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