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媒体快速崛起及发展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诸多影响,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机遇也产生冲击。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既是回应微媒体发展的时代需要,亦是保障社会主义道路持续前进的必然要求。本论文基于微媒体视域,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行研究,深入系统的剖析微媒体快速发展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动员能力强等特点和优势,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格局。微媒体在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形成冲击,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一、微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
(一)增加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资源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是包容的、开放的。进入“微时代”,其传播方式的瞬时性和传播资源的多样性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资源,也改变了学生的教育环境,使得教育不再仅限于校园和书本。首先,微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所感所写,也可以是转载他人的,它们既可以是文字、图片的形式,也可以是音频、视频等资源,这就使得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扩充和丰富,打破了以前完全靠书本、靠文字的教育模式,也突破了以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枯燥乏味。其次,被不断扩充和丰富的多样化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以通过各种微载体去了解社会时事,体会人间冷暖,感受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再次,微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点评的模式,形成了师生互评的教育环境。通过微媒体,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观点和一些思想传播出去,让所有人甚至是学生都可以对它们作出评价,同时自己也可以在同他人的评论和交流中进行学习,让自己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拓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微时代”下,微平台在学生和教师中的流行,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载体,提高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效率。首先,微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在手机这一些便携式工具上通过微博、电话、微信等软件使人们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互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方法从理论灌输走向双向交流的方式,这一教育方法的使用,使得过去的完全“输入型”的教育方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使教育者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改进工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①其次,微媒体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加速了师生之间沟通的速度。教师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可以借助微媒体这一工具,通过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QQ群、朋友圈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单向或者一对多及多对多的多向互动交流,老师利用微信、微博等的群发消息功能向同学通知相关信息,同学在收到信息后应给予老师答复。这样不仅能节省双方的时间,还可以加速师生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作出思想引导去占领思想阵地。
(三)丰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资源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態体系是包容的、开放的。微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瞬时性,传播资源的多样性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资源,也改变了学生的教育环境,使得教育不再仅限于校园和书本。首先,微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所感所写,也可以是转载他人的,它们既可以是文字、图片的形式,也可以是音频、视频等资源,这就使得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扩充和丰富,打破了以前完全靠书本、靠文字的教育模式,也突破了以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枯燥乏味。其次,被不断扩充和丰富的多样化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微博、微信等用户不断增加,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商等也受到学生的喜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以通过各种微载体去了解社会时事,体会人间冷暖,感受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微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
(一)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微媒体视域下,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进行传播,信息传播者无需思考,只需发几个文字或几张图片就可实现自己的信息发布,那往往使得微信息会比较表面化、情感化等,也就容易在无形当中去淹没事物的核心价值,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思维带来一定的冲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严肃性和权威性带来严重的挑战。面对大众化的微主题,使得微信息发布去中心化,也引得人们可以在微平台上对各种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慢慢地人们就淡化了大主题和小事件之间界限。首先表现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大主题进行淡化漠视或庸俗化,使得时下一些世俗化的大众网络文化极为盛行;而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将小事件放大,这就使大量的舆论信息干扰和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而大学生又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少对信息的鉴别和获取能力,容易屈从于大浪潮信息,从而导致其思想和价值观的偏离。
(二)冲击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微媒体传播主体复杂性、速度快捷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也为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入侵提供了条件。微媒体出现之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者负责知识传授承担思想向导角色,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接受教师指导。但是微媒体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知识、思想、观念传递中地域和时间等问题,达到“一网天下事”的便捷程度。而且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高频率传播,不仅缩短“信息接收差距”和重要信息传播的时间差,而且抢占着大学生注意资源。②虽然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速度,但是微媒体主宰着大量生动、新颖的信息资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者引导作用被娱乐、八卦、不良流意识形态内容稀释和消解。
三、微媒体视阈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选择
微媒体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已然获得与“硬实力”相提并论的重要地位。微媒体这一新兴舆论阵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的主战场,各种思想在其中交流、传播、交锋。针对微媒体对促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将从国家管理微媒体、高校深化微媒体安全教育和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探究利用微媒体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以期能在实际中合理、生动、有效地运用。
(一)抢占微媒体阵地话语权,发挥国家主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国家必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权,牢牢掌握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否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历史错误。微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信息获取、交流工具,其领域中信息集散最快、流动数量最多、类型复杂、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互动已成为话语权的必争之地,提升微媒体领域的话语权任重道远。话语权作为一种国家力量包括话语领导权、议题设置权、发展管理权,通过领导、设置、管理一定话语的提出、表达、传播国家意识形态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抢占微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来确保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日益重要。
(二)深化微媒体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微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休闲的重要工具,但其传播特点、内容和意图,致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出现新的问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除了国家层面上的宏观管理和引导,还需要发挥高校阵地作用,细致入微地进行微媒体安全教育,大力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微媒体安全素养,培养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自觉意识。高校通过树立微媒体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反向解构不良传播方式,提升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甄选微媒体正确意见领袖,促进微媒体传播正能量三方面教育,避免大學生信息安全隐患。
(三)搭建微媒体互动平台,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微媒体平台作为一个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资源丰富、传播路径拓宽、体验形式新颖传播交流平台,在当前,高校也在纷纷创建微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存在着重“平台建设”轻“效应”的问题,一些高校仅仅发挥微媒体的平台作用,将接踵而来的国内重大事件、社会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直接“贴”在微媒体上,没有进行文字、视频、评论的整合、解构、转换,使微媒体平台的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③当前,高校应发挥阵地作用,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微媒体学习平台、拓展高校文化活动的微媒体互动渠道、构建高校宣传教育的微媒体体验场域,从而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效率。这样才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情感、理解、行为多方面得到优化,达到凝聚人心、巩固共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作者简介:黄静(1992-),女,汉族,重庆云阳人,硕士研究生,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陈大勇.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5).
[2]王建南.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复杂性和主动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
[3]陶赋雯.“微媒体”视阈下高校舆情现状窥探[J].东岳论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