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平 李海东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建模者,他们的角色定位在建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在模型准备、建构、应用和拓展时,他们的对应角色分别是发现者、猜测者、验证者、表达者、应用者和拓展者。
一、发现者角色
所谓发现者角色,就是学生在建模准备时根据建模目的,了解问题实际背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关信息,并根据信息发现问题、初步感知模型的角色。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在观察、思考、交流中发现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乘法分配律”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按男、女分组,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热身赛——男生做A组题:9×(37+63),(8+4)×25,(10+2)×14;女生做B组题:10×14+2×14,9×37+9×63,8×25+4×25。学生比赛哪一组算得比较快后,教师引导他们比较两组题目的结果。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六道算式的结果两两相等。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组成的等式分别是:①9×(37+63)=9×37+9×63;②(8+4)×25=8×25+4×25;③(10+2)×14=10×14+2×14。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的三组等式,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建模准备,并初步感知数学模型。学生的发现者角色得到有效体现。
二、猜测者角色
所谓猜测者角色,就是学生在建模过程中提出猜想的角色。建模的生活原型往往是质与量、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复杂而具体。学生要根据生活原型建模,就要根据问题特征,在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把生活原型中反映实际问题本质属性的形态、数量及相互关系抽象出来,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提出合理猜想(假设),这是学生建模的关键一步。
教学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图1)引导学生分析条件,鼓励他们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①四年级领了多少根跳绳?②五年级领了多少根跳绳?③两个年级一共领了多少根跳绳?④四年级比五年级多领了多少根跳绳?解决问题③时,有的学生列式为24×6+24×4,有的学生列式为(6+4)×24。比较结果后,学生写出等式(6+4)×24=24×6+24×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等式猜想时,他们发现算式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算式右边都是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后把积相加。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的猜想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后再把积相加。猜想是学生建模的开始,猜想是在鼓励学生尝试建模。学生因猜想而逼近数学知识本质。
三、验证者角色
所谓验证者角色,就是学生在建模过程中验证猜想的角色。学生的猜想是否有价值,是否合理正确,必须经过验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验证猜想的过程。如果只猜想不验证,他们的学习就可能一知半解。猜想经过验证如果被发现是错误的,就要调整或重新猜想,如果正确就可以确定为模型。现阶段学生无法严格证明猜想,只能通过举例验证。
继上一环节学生提出猜想后他们纷纷通过举例:(6+4)×2=6×2+4×2,(12+18)×25=12×25+18×25等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尝试举反例说明猜想错误时,他们无法找到符合要求的例子,反而发现正例不胜枚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类验证——用三个数都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分别验证,尤其是重点验证算式中有“0”时猜想否成立。这样,学生验证猜想的过程就是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举正例和找反例加深自己对猜想的进一步认识。引导学生把猜想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猜想才有意义。
四、表达者角色
所谓表达者角色,就是学生在建模过程中用文字、算式、图形或表格等进行数学模型表达的角色。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解释、说明等模型表达过程,是学生思考、判断和合理归纳的过程。模型必须表达正确、简洁,才算得上真正建构成功。
本课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一个等式表示规律的本质特征时,有的用“(我+你)×他=我×他+你×他”表示,有的用“(a+b)×c=a×c+b×c”表示,有的用“(○+□)×◎=○×◎+□×◎”表示,有的用“(m+n)×f=m×f+n×f”表示,有的用“(甲+乙)×丙=甲×丙+乙×丙”表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用“(a+b)×c=a×c+b×c”表示乘法分配律模型,并发现其本质是c组(a+b)分成c个a加c个b的和,c个a加c个b的和可以配成c组(a+b)。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经过优化与选择,形成统一的数学模型(a+b)×c=a×c+b×c,简洁、清晰,且符合约定俗成的习惯,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能帮助他们重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并使所学数学知识真正具有模型价值。
五、应用者角色
所谓应用者角色,就是学生建模后灵活应用模型的角色。模型應用是数学建模的宗旨,也是对模型最客观、公正的检验。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必须回归生活实践进行检验,以便充分发挥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本课在引导学生应用模型时,教师先引导他们根据乘法分配律填运算符号,如(6+8)×3=6□3□8□3;接着引导他们在□里填数,如(12+200)×3=□×3+□×3和66×28+66×32+66×40=(□+□+□)×□;然后引导他们思考×(□+□)=□×+ □×;再引导他们观察下列算式可以分成哪几组:①(4+5)×6,②3×(10+8), ③(10+6)×4,④5×(6+3),⑤4×6+5×6,⑥3×10+3×8,⑦10×4+6×4,⑧5×6+5×3;最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40米,宽是60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在正向、逆向应用中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模型。
六、拓展者角色
所谓拓展者角色,就是学生在建模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适当拓展的角色。拓展模型是基于已有模型生成的,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已有模型才能形成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适度拓展与重塑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数学模型。
学生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④时,有的学生列式(6-4)×24,有的学生列式6×24-4×24,他们认为这两个算式相等,即(6-4)×24=6×24-4×2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联想时,很快有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提出(a-b)×c=a×c-b×c的猜想,并尝试举例验证。随后,学生进一步联想到把两个数的和拓展为3个数的和、4个数的和,甚至更多数的和,尝试验证后,他们也就建构了新的数学模型,即(a+b+d+……)×c=a×c+b×c+d×c+……引导学生适当拓展乘法分配律模型是很有价值的数学思考,不但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启发他们延伸学习内容,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摇?摇?摇江苏省泰兴市南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