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卫红
摘 要:死记硬背弊端重重,不但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分析死记硬背的弊端,找出对策,还原记忆科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关键词:历史教学;死记硬背;弊端;对策;科学记忆;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9-0098-01
死记硬背弊端重重,不但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原记忆科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身心发展大有裨益。本文对死记硬背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记忆、高效学习的教学方法,旨在为历史教学提供借鉴。
一、死记硬背弊端
第一,重浏览,轻储存。有的教师总以为只要阅读浏览,知识就可以掌握。其实记忆的关键不是“浏览”而是“储存”。储存得好忘不了,储存得不好记不住。银行储户千千万万,为什么账目不会发生错误呢?关键是银行给每一位储户一个“储存”账号。如果没有“账号”,银行存储系统将陷入瘫痪。知识记忆也需要“储存”账号,否则就会发生混乱或是遗忘。
第二,重消耗,轻效率。有些人总以为别人一小时可以记住的知识,自己用十小时记住也不错。这样不仅会使自己学得很累,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超越别人,别人用50年取得的成绩,你要用500年才能取得。换个方式思考,如果别人用十个小时记住的知识,我能用一个小时记住,岂不更好。
第三,重传统,轻创新。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学习,就是熟读加理解。然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中考或高考题都是平时熟悉的,为什么不能满分呢?老师们也有这样的感慨:中考或是高考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课堂上讲解过的,学生为什么做不上呢?可见,熟悉与理解不是记忆,只是记忆的前提。因此,多花点时间进行创新,提高记忆的效率远比简单重复要强得多。
第四,重天赋,轻训练。某些学生记忆力不好,认为自己生来就不如别人,于是自暴自弃,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其实,任何人只要不是智障,在经过训练之后,记忆力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科学记忆,高效学习
1.科学记忆原则
(1)化陌生为熟悉。熟悉的东西不容易忘记。在记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将知识与熟悉的人事物建立起联系。例如,要记忆秦先后灭掉的六国“韓”“赵”“魏”“楚”“燕”“齐”,可将其转化成“喊赵伟抽烟去”记忆起来就轻松了。
(2)化抽象为形象。形象的东西容易记住。在记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将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形象的人事物。例如,要记忆老子的名言“夫唯不争,故无尤”,可把它转换成“夫围布筝,故无油”(夫人围着一块布风筝炒菜,所以身上无油),记忆起来就轻松了。
(3)化新知为旧知。就是要学以致用,再熟悉的知识长期不用,就会忘记。如绝大多数非外语教师大学毕业以后都会忘记原来在学生时代所学的外语,原因就是长期没用。因此,“活学活用,现学现用,久学久用”才是记忆的好方法。
(4)化乏味为韵味。很多学生在记忆知识的时候,深感乏味,进而厌记、厌学。《三字经》能流传千古,老幼皆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韵味。在记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增加知识的韵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记忆的积极性。
(5)化无序为有序。无序的知识难记,有序的知识易记。这是因为无序缺乏条理性,不利于记忆。因此,教师应尽量给每个知识点标上序号,这样记忆效果就会好得多。
2.科学记忆方法
(1)编码添韵记忆法。例如,要记忆《天津条约》开放的十个通商口岸:镇江、南京、九江、汉口、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南、淡水,可以编成“天约开放十口岸,长江镇南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开放琼台淡”的歌谣。这样记忆起来有韵味,能增加记忆效果。
(2)定位定序记忆法。例如,要记忆西周分封的十几个主要诸侯国:1)燕国,受封者召公;2)齐国,受封者姜尚;3)鲁国,受封者伯禽;4)卫国,受封者康叔;5)晋国,受封者叔虞;6)杞国,受封者东楼公;7)宋国,受封者微子;8)许国,受封者文叔;9)楚国,受封者熊绎;10)陈国,受封者妫满;11)吴国,受封者周章。记忆的时候,教师可把教室的物品标上序号:1)前门;2)北面一号窗户;3)北面二号窗户;4)后门;5)后墙上贴的世界地图;6)教师后面的黑板;7)饮水机;8)南面一号窗户;9)南面二号窗户;10)讲桌;11)前黑板。然后把要记忆的对象按顺序对号入座。前门召公奭燕(艄公释燕);北面一号窗户姜尚齐(江上骑车);北面二号窗户:伯禽鲁(伯擒鹿);后门康叔卫(健康的大叔在搞卫生);后墙地图叔虞晋(尽是熟鱼);后黑板东楼公杞(砌东楼宫);饮水机微子宋(送位子);南面一号窗户文叔许(许仙的文书);南面二号窗户熊绎楚(熊穿着衣楚楚动人);讲桌妫满陈(柜子满是陈皮);前黑板周章吴(州长在抓蜈蚣)。这样记忆起来既有趣又高效,学生自然信心百倍。
三、结束语
有学习就有记忆,学习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死记硬背弊端重重,科学记忆,学习才能高效。教师要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记忆的习惯,让学生享受高效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强学习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周学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体会[J].青海教育,2013(06).
[2]李文秀.打造趣味历史课堂[J].湖南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