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跟上国家实力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在服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世界和平的进程中发挥自身价值。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培养出一流人才,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建成卓越的高等教育。
一、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伟业。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校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端。其一,把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作为学校一切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调动学生的发展主动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发现潜能、发展特长、培育创造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爱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这实质上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转变。
二、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学科建设水平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首先,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设置专业。教育部已将专业设置的权限下放给高校,高校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快速对学校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做好应对“专业为王”时代到来的准备工作。其次,要确立“大类培养、方向分流、合作教育、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类专业群,一、二年级实行专业基础课大类培养,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育;三年级设置專业方向或辅修专业,学生根据就业和发展需要,灵活选择发展方向和辅修课程模块。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项目学院,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最后,要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各高校应立足专业特质来营造专业氛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将隐性的文化显性化,将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显化于物、外化于行,形成“一个专业,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办学时间较长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厚重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凝练专业精神,使专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传承与发展;没有历史文化积淀、办学时间较短的新专业,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走特色发展道路;有行业背景的专业,可借鉴与本专业对口的代表性企业生产的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精神。
三、聚焦能力培养、重构课程体系是关键
首先,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时,要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品质熏陶、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方法指导、实践锻炼、法德教育等方面考虑设置课程。其次,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细化隐性思政(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将高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再次,重构公共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大学外语教育语种需要多样化,除了英语外,还要增加其他语种的选择面。有必要取消公共英语作为必修课程的设置,可把英语划分为两类课程:一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样化的文学、文化习俗、历史和科普等全外语课程,供所有学生自主选择,二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加强专业英语必修课程建设,实行外语与专业教学全面融合,强化学生专业阅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最后,重构实践驱动的教育课程体系。比如工科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努力探索构建“实践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反向设计”,按从出口向内找的思维方式设计课程,按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等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群建设,适当增加方法理论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等辅修课程内容,不断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载体。
(作者系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