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理论简述

2018-08-29 15:27朱少康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克鲁格曼区位框架

朱少康

产业转移问题归根到底是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归根结底在于产业转移的动因、过程和它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产业转移:一种是以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新古典贸易理论(Traditional trade theory),另一种是以克鲁格曼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19]。前者强调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下的产业间分工;后者虽然解释了均质区域的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却忽视了要素差异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全面认识产业区位和产业转移需要融合新古典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成果。因此,本文将基于以上两种框架,对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地梳理,为理论和现实提供一种有益视角。

一、传统区位理论

在区域科学产生之前,研究经济空间分布的有经济地理学与区位经济学(或称产业布局学、区位理论)(张可云,2013)[20]。其中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有三次,但都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冯·屠能(Von.Thunen 1826)在假设生产空间连续分布而消费空间点状分布的基础上创立了首个农业区位模型,解释了农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并成为其后所有城市区位经济活动相关模型的雏形。但该研究在当时没有得到主流学者的重视,直到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 1960)[22]和理查德·穆斯(Richard.Moose 1961)一百多年后,在放弃原模型仅使用运输成本表达空间摩擦的假设后,解释了城市厂商的区位选择和城市住宅区位选择的问题,并由此发展并形成了城市经济学。哈罗德·霍特林(Harold.Hotelling,1929)的空间相互模型是经济学中融入空间的另一次尝试,在他之前的所有模型中总假设划分的每片市场中只存在一家厂商,而没有考虑一旦市场被分割时,厂商门如何重新进行区位选择,但同时代的学者们仅将之看作解释市场失灵的双头垄断模型[21]。

正如艾萨德(W.Isard,1975)所说,区域科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对现有分析框架的不满。早期区域经济分析无法摆脱古典区位理论的框架,并且只专注于纯经济利益分析,因而被艾萨德(W.Isard,1975)等人认为是“低水平的区域经济分析”(张可云,2013)[23]。尽管此时已有学者在完全竞争的框架下研究外部规模经济问题,但内部规模经济却始终无法融入这一框架。斯塔雷特(David.Starrett)证实了这一点,并提出了著名的空间不可能性定理:如果空间是同质的、运输成本为正,消费者的偏好满足局部非饱和性,那么地区之间就不会存在商品交换的竞争性均衡;也就是说一旦考虑到区域问题,完全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将难以成立。

要想解决空间与完全竞争模型框架的冲突,就需要放松完全竞争或地区同质性假设。下文的图2.1描述了区域融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路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三条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放松地区同质性假设,相关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要素禀赋理论,这些理论认为地区贸易和专业化产生的原因是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的技术水平或资源禀赋。第二,强调产出与消费的外部性的相关研究最终形成了以亨德森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学。第三,产业组织理论上的区位选择模型,则强调市场力量和不完全竞争。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的专业化方向取决于比较优势,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这一理论将产业转移解释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禀赋发生动态演化,从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构和区域间差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在该种要素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集聚;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和分工持续发展,各国和地区的要素和技术的相对差距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产业的转移。此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来研究产业转移的还有生命周期理论(Thompson,1966)和生产折中理论(Dunning,1977)[24]等。

二、新贸易理论与D-S框架

由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放弃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范式,区域科学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直到迪克希特(Dixit,1977)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25]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的多样性》,他们首先构造了著名的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效用函数(D-S效用函数,而后又形成了D-S生产函数),然后依次在效用函数是不变弹性、可变弹性和非对称性的情形下求出其市场均衡解,并由此发展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促成了保罗·克鲁格(Pual.R. Krugman 1991)的研究[26]。1991年,保罗·克鲁格曼(Pual.R. 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实现了把空间概念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之中,并借助于萨缪尔森“冰山运输成本”(iceberg transport cost)、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和不完全竞争,构建了以中心—外围模型(core-periphery,C-P)为核心的新经济地理学(NEG)的基本框架,解释了一个国家如何内生地分化为工业的“核心”区和农业的“边缘”区的过程。以此为标志,评审委员会将经济地理学划分为“前克鲁格曼时代”(Before Krugman,BK)和“后克鲁格曼时代”(After Krugman,AK)。

三、新经济地理学与C-P模型

正如克鲁格曼(Krugman,1991)所说,新经济地理学的目的在于解释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集聚现象,即其所谓的“地理集中”。而这是基于生产要素和资源分布不均衡(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分析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克鲁格曼最初始的模型(C-P模型)在资源初始均匀分布的假设基础之上,通过在利润最大化和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新古典框架内分析企业和个人的区位选择。

在假定基础上,C-P模型得出了一系列促进学科发展的结论,包括用以解释在区际贸易自由度足够大的前提下,某种外生变量打破了区际初始平衡导致的企业集聚现象的“区内市场放大效应”;证明了经济发展随市场规模扩大而累积,并重新解释了缪尔达尔和卡尔多的循环累积过程。初始要素禀赋相同的两地区随贸易成本的降低而导致区际发展不平衡的内生的非对称性也得到了一定的解释。除此之外,区位黏性、突发性集聚和驼峰状集聚租金也被提及。可以说《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是开辟新经济地理学的奠基之作,其中的核心-边缘(C-P)模型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实现了纳入空间要素下的消费者(生产者)的一般均衡,基于最优决策下的企业区位选择,奠定了对经济活动进行区位或空间分析的微观基础。

可以说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产业转移是间接实现的,克鲁格曼式的金融外部性--即区际收入差距的存在推动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转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制造业的跨区转移,最终使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散或集聚,由此促进转入区域的经济增长,并导致转出地区的产业升级或产业空洞。

此外,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分析经济的现象的关键点在于普遍存在的三种效应。首先是市场接近效应,在其它假定相同的情况下,厂商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以获得收益递增下的规模经济。其次是生活成本效應,它是指在人口众多条件下,本地区消费者偏好多样化引发的本地产品多样化,而从外地去引入较少的产品就可满足本地需求,即集聚产生的产品多样化降低了该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的成本。前两者促进集聚的进一步强化,是一种集聚力。最后是市场拥挤效应,它是指集聚引发的厂商间的竞争,降低厂商的盈利水平,它表现为一种分散力;两种相反的力量的共同作用表现为经济活动额空间分异。

猜你喜欢
克鲁格曼区位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蒙元京畿区位论
WTO框架下
地理区位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克鲁格曼,“太爱放炮”的诺奖得主
克鲁格曼 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
诺奖得主称 美国或重演日本式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