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涛
我国老子研究的新世纪图景──基于CSSCI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柯文涛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文章基于CSSCI数据库并使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子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期揭示出近17年来我国老子研究的整体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老子研究的高质量文献总量仍偏少,尚未突破年均百篇大关;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之间就老子研究的科研合作密切程度一般,仍有待加强;陈鼓应、楼宇烈、刘笑敢、高明、冯友兰、高亨、任继愈、张岱年等学者及署名为荆门市博物馆的机构作者,是老子研究的核心作者,为我国老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求索》《中州学刊》《社会科学研究》《哲学动态》《湖北社会科学》《教育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等期刊与我国老子研究的关系十分密切。
老子研究;知识图谱;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拥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等多种称号,其思想深邃、富有哲理,主张无为而治,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道德经》更是后世研习的重要典籍,其本人也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老子及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新世纪以来,随着科研成果发表的日益便捷,关于老子的研究成果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研究者而言,如何在海量文献中寻找到我国老子研究的知识基础从而把握已有研究的整体情况,是摆在面前的一大科研难题。若通过一一研读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老子研究的学术成果,工作量极大,也不现实,实则也难从细节中把握整体的研究情况。基于此种考虑,文章采用新兴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方法并使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以新世纪以来CSSCI数据库收录的913篇高质量学术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从事老子研究的学者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
数据是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证自明,而要想了解我国老子研究的整体情况,选择何种数据样本是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拥有正确的数据样本,得出来的研究成果才具有可信性。众所周知,期刊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主流表达方式,因此选择与老子研究有关的高质量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无疑是正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已有的研究情况。确定以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后,从哪个数据库选择这些论文成为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听取宁波大学几位专家的意见以后,本研究决定以国内权威的中文社会科学数据库(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下文简称CSSCI)为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是因为CSSCI数据库收录的学术论文在质量上有保证,刊登于CSSCI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一般被学界视为高质量文献。同时,它的数据库开放程度比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高,CSSCI数据库导出的文献中含有参考文献,而参考文献又可以用于共引分析。在实际的检索过程中,拟定了以下检索条件:“篇名=老子,文献类型=论文,年=2000-2017年。”共检索出913篇关于老子的高质量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18年3月28日,数据下载时间为2018年3月28日。经过人工剔除和筛选会议通知、年度目录等非学术性文章,即数据清洗完成后,最终收集到913篇样本论文。
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数据库的文献时,需要使用该软件自带的格式转换器进行数据转化,因为CiteSpace软件最初是针对国际主流数据库而设置的。使用格式转换器进行数据转化须满足以下两点:第一,以“download_X”格式命名文件;第二,下载数据须为TXT纯文本格式,并且打开后另存为UTF-8格式。按照上述条件的要求,分3次导出文献(1),分别命名为“download_1”“download_2”“download_3”,且另存为UTF-8格式,最后将三个文件置于input(2)文件夹,进行可视化分析。
工具和软件是知识可视化的必要基础。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是由德雷克赛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使用的版本为CiteSpace 5.2.R1。CiteSpace是Citation Space的简称,常译为“引文空间”,它是“一款专门用于学术文献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特定算法探测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揭示学科领域演变中的研究前沿和其变化趋势。”[1]75-76基于共引/共现分析原理和算法,CiteSpace提供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国家(country)的合作网络分析、主 题(term)/关 键 词(keyword)/分 类(category)的共现分析和文献(cited reference)/作者(cited author)/期刊(cited journal)的共被引分析,提供突现分析技术(citation/frequency burst)探测领域前沿,并提供聚类(cluster)、时间线(timeline)和时区(timezone)三种视图的可视化功能和输出[2]41-44。总的来说,CiteSpace软件能够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也能够展示某一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目前已被36个国家和地区万余次下载使用,正成为科学计量学普遍应用的新手段”[3]234-259。CiteSpace软件能够把大量的文献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谱,让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更直接,并能发现那些隐埋在大量数据中的规律和让人不易察觉的事物,即科学知识图谱[1]16。此外,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本文也使用了Excel软件,利用Excel软件的统计分析与图表制作功能辅助处理数据。由于研究者对Excel软件较为熟悉,故不再赘述。
科学知识图谱,又称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知识域可视化(knowlodge domain visualization),是以文献知识为研究对象,显示某一学科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能对文献及其内容的知识单元进行可视化。它具有直观、定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能够较为形象、客观地展示某一学科(领域)的内容结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与前沿、演化与进展,能将复杂的文献通过数据挖掘、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制成可读的图,从而简洁明了地揭示学科(领域)的发展规律,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
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将研究时间跨度设置为2000-2017年,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1,数据来源选择题目、摘要、关键词(Author Keywords)和数据库附加关键词(Keywords Plus),TopN设置为50,TopN%设置为30%,前、中、后三个时间段的阈值(Threshold)设置为(2,3,20)(3,3,20)(3,3,20)。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为防止可视化初期结果的混乱从而导致难以解读,所以采用了寻径(path-finder)和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简称MST)进行剪枝处理。
高质量文献的数量是衡量某一研究进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者把握某一研究领域整体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一般来说,高质量文献的数量越多,表明该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越为理想。为考察新世纪以来我国在老子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产出情况,对近17年来CSSCI数据库收录的老子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文献量变化趋势图(图1)。如图1所示,2000-2004年的发文量为198篇,占总数的21.7%;2005-2009年的发文量为240篇,占总数的26.3%;2010-2017年的发文量为402篇,占总数的44.0%。从图中可以看出,2002年是老子研究的低谷期,高质量文献数量仅为29篇;2012年达到文献量的峰值,高质量文献数量为69篇。总体而言,近17年来关于老子研究的年均高质量论文数量未超过百篇,甚至部分年份的高质量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总体上还是呈上升趋势。相信随着人们对老子的认识不断加深,也就能体会和理解其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老子研究的行列,高质量研究文献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从这些文献的所属学科来看,研究者大都是从宗教学、哲学、语言学、中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其中,关于老子的宗教学研究文献数量最多(63篇),历史学次之(31篇),中国文学位居第三(29篇)。
图1 2000-2017年老子研究文献量变化趋势图
作者合作分析与机构合作分析
为了考察我国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在老子研究领域的合作情况,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合作网络分析功能,对作者、机构的合作情况进行了混合分析,并绘制成作者、机构合作网络混合知识图谱(图2)。
图2 作者、机构共现合作网络混合知识图谱
一般而言,知识图谱中显示的节点越大,表明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作者之间的联系越密,则说明作者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越频繁。结合软件后台导出的研究数据来看,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三家科研机构位居前三;丁四新、曹峰、陆建华三位作者发文量位居前三。通过对该知识图谱的解读也不难发现,我国从事老子研究的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性不强,合作程度一般,总体上表现出各自为战的状态,说明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还需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合作。实际上,在“大科学”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研究项目是需要由多位研究者来共同完成的,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内涵之丰富、深邃,单凭个人的力量对其进行研究也难窥其整体,唯有合作研究才能展现出其思想的整体、全貌。正如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所言:“科研是一项集体活动,一篇论文有适量的合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可以在知识结构等方面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究成果水平。”[4]8-13
关键词是文章的高度浓缩,“关键词高频率的出现,表明了此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4]8-13。而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就是对作者提供的关键词进行数据集中分析[5]202。运用CiteSpace软件的共现分析功能,对老子研究的所有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如图所示,出现频次高于5次的关键词及中心性如下:老子(424次,1.24)、自然(42次,0.15)、无为(37次,0.23)、《道德经》(28次,0.12)、《老子》(26次,0.10)、老子哲学(22次,0.10)、道家(15次,0.04)、道法自然(12次,0.03)、道教(8次,0.08)、老子思想(7次,0.02)、道德(7次,0.03)、道家思想(7次,0.04)、无为而治(6次,0.02)、郭店楚简(5次,0.03)、道学(5次,0.06)等。一般认为,若节点的中心性大于0.1(包括0.1),则说明该节点较重要。以上数据说明,我国老子研究主要围绕自然、无为、《道德经》、老子哲学等形成主要论域。
图3 主题词共现知识图谱
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情报学家亨利·斯莫尔(Henery Small)[6]265-269于1973年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中提出来的。其核心是文献共引,是指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了第三篇施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则这两篇文献形成共被引关系[5]139。在共被引分析这一维度下,又包含作者共被引分析、期刊共被引分析等子维度。本研究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和期刊共被引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学界了解我国老子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
1.作者共被引分析
作者共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最早可追溯至1981年,该年霍华德·怀特(Howard D.White)和格里菲思·贝尔韦尔德(Belver C.Griffith)提出,以作者共被引关系作为分析学科(领域)结构的途径,并以情报学为实例,对作者共被引可视化学科结构进行了研究[7]163-171。在他们看来,作者层面是文献分析的重要单元之一,能够帮助学界研究者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的核心人物。此后,作者共被引分析成为研究者了解某一研究学科(领域)重要作者的主要方法。
为了解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子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体,本研究对作者被共引情况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在借助CiteSpace软件的前提下,绘制了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图4)。图4展示的是作者共被引频次大于5次(包括5次)的作者信息,图谱中节点越大则表明该作者被引频次越高。此外,本研究还列出了被引频次大于20次(包括20次)的共被引作者信息(表1),以期揭示出哪些作者在我国老子研究的知识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4 文献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表1 被引频次大于20的作者信息
由图4和表1可知,陈鼓应教授以245次高频次被引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有楼宇烈教授(105次)、刘笑敢教授(104次)、高明教授(84次)、冯友兰教授(67次)、高亨教授(63次)、任继愈教授(57次)、张岱年教授(53次)等。除上述个人作者高频次被引以外,署名为荆门市博物馆的机构作者也属于高被引作者。实际上,上述作者大都是以中国哲学、道学、道教思想为研究方向的,如北京大学的陈鼓应教授是以道教文化、哲学等为研究对象;北京大学的楼宇烈教授主要关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道艺结合、佛教文化等领域;香港中文大学的刘笑敢教授以老子之道、中国哲学、天地自然等作为研究方向;冯友兰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山东大学的高亨教授关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等领域,等等。由此可见,老子是众多国内知名学者关注的重要人物之一。表中所列的作者均为我国老子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为我国的老子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此外,通过知识图谱和表格还能发现,从事老子研究的作者大都来自于高校,而高校本就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入阐释、研究老子的思想,由他们所研究、撰写的学术论文在质量上也具有一定的保证。但这些研究者之间仅有少数人存在师承关系,如刘笑敢教授曾师承张岱年先生研究哲学。可以说,这些研究者之间尚未形成一个富有较大影响力的老子学术研究团体,在延续性、体系性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2.期刊共被引分析
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传播载体,期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期刊共被引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研究者在从事老子研究过程中引用了哪些期刊、最新研究成果又刊载于哪些期刊,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与老子研究联系较为紧密的学术期刊。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CiteSpace,时间切片设为1,阈值设置不变,并采用最小生成树(MST)运算方法,最终绘制出了老子研究的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图5)。
图5 期刊共被引分析图谱
一般而言,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中的节点越大,越能说明该期刊处于较高频次的被引状态。如图5所示,与老子研究较为密切的期刊主要包括:《哲学研究》(57次)、《中国社会科学》(24次)、《求索》(19次)、《中州学刊》(12次)、《社会科学研究》(10次)、《哲学动态》(9次)、《湖北社会科学》(8次)、《教育研究》(7次)、《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6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6次)、《兰州大学学报》(5次)、《管子学刊》(5次)、《江西社会科学》(5次)、《河北学刊》(4次)等等。上述期刊大都为我国各学科领域内的重要知名期刊,关于老子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刊登于这些期刊上,一方面有助于学界对老子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界知晓上述期刊与老子研究联系紧密,对研究者投稿、刊登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为了解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子研究的整体情况,对CSSCI数据库近17年来刊载的913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自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子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仅从文献量上看,每年发文量均在30篇以上,但至今尚未突破年均百篇大关,这与老子的重要性显然不符,说明关于老子的高质量研究仍缺乏,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第二,我国从事老子研究的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密切程度一般,仅有的合作也仅局限于同一机构之间,尚未打破长期以来固有的地区偏见、机构偏见等。不同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仍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仅从近17年的研究来看,署名为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与丁四新、曹峰、陆建华等作者发文量居于前列,为我国的老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陈鼓应、楼宇烈、刘笑敢、高明、冯友兰、高亨、任继愈、张岱年等个人作者及署名为荆门市博物馆的机构作者,是我国老子研究的核心作者;《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求索》《中州学刊》《社会科学研究》《哲学动态》《湖北社会科学》《教育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等国内知名核心期刊,为我国老子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重要平台,是老子研究的重要发表刊物,同时这些期刊也与我国老子研究联系密切,是老子研究者的重要知识来源。
(1)CSSCI数据库单次导出的文献数量最多为400篇,故分三次导出。
(2)按照软件的要求,建立四个文件夹用来建立数据库、保存数据。Input文件夹保存从CSSCI数据库下载的文献数据,data文件夹存储经数据转换器转换后的数据,Project文件夹保存可视化分析的数据结果。
[1]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 Space 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Chen C.Cite Space:A Practical Guide for Mapp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M].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16:41-44.
[3]Chen C,Song I Y,Yuan X,et al.The thematic and citation landscape of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1985–2007)[J].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8(2):234-259.
[4]邱均平,杨思洛,王明芝.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二)——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分析[J].图书情报研究,2009(2):8-13.
[5]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202,139.
[6]Small H.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3(4):265-269.
[7]White H D, Griffith B C. Author cocitation: A literature measure of intellectu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0(3):163-171.
The New Century Picture ofResearch in China───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SSCI Database
KE Wen-tao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Zhejiang)
Based on the CSSCI database and the use of visual analysis software CiteSpace, the article has conducted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High quality literature ofresearch in China since the new century to reveal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17 yea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High quality literature researched byin our country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and has not yet broken through the annual average of 100.The closeness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onresearch is in general, and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Professors such as Chen Guying,Lou yulie,Liu Xiaogan,Gao Ming,Feng Youlan,Gao Heng,Ren Jiyu, Zhang Dainian, and others with the institutions of Jingmen Museum are the core authorsofresearch who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in China.,,,,,,,,and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research in China.
research;knowledge map;CiteSpace;visual analysis
2018-06-19
2018年度宁波大学SRIP项目。
柯文涛(1995- ),男,安徽池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哲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4.03
B223.1
A
1004-4310(2018)04-0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