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帘
贫血的原因多且复杂,下列常用的4类药物也会导致贫血,需要特别注意。
1.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洛索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痛经等,也用于缓解发热症状。但此类药物可能引起血象异常,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等,还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2.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胃酸有助于铁的吸收,任何干扰胃酸的药物都会对铁的吸收有影响。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有诸多风险,缺铁性贫血便是其中一项。此外,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有赖于胃内的酸性环境,长期应用酸阻滞剂,亦能造成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减少,而这两者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缺乏叶酸时易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短效口服避孕药。此类药物通常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雌激素能降低谷氨酸羟基肽酶的活性而妨碍叶酸的吸收,它还有酶促进作用,可使肝脏的药酶增加而加速叶酸代谢。如果不及时补充叶酸,缺乏叶酸时易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降糖药。磺酰脲类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极个别患者可产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第一代药物(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和格列本脲更多见;双胍类药物可以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如果不及时补充,容易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此外,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偶可引发稀释性贫血,以阿卡波糖为代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个别患者服用后出现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