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伴有精神障碍的鼻内镜术后患者精神症状与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8-08-28 09:45龚俐丹赵素萍白慧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鼻窦炎内镜

龚俐丹,赵素萍,白慧敏,张 燕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036)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鼻科疾病,一旦患上此病,患者难以完全根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学习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加重,人们的精神负担也就越来越重,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处理伴有精神障碍的鼻部疾病患者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是一个挑战。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外科治疗手段。相关资料显示[2],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实施外科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改善伴有精神障碍的鼻部疾病患者鼻内镜术后精神症状与生活质量的作用,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参考。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7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排除患有心、脑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及不配合研究者等。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6例,研究组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22~64(53.6±2.6)岁;病程(2.0±0.4)年(6个月~4年)。对照组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21~65(54.3±2.4)岁;病程(1.9±0.5)年(3个月~4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为:①认知教育。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特点,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认真为患者答疑,消除其手术恐惧感,使其树立战胜自身病魔的信心及决心。②放松治疗。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通过闭目及调整呼吸等放松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正确调控自身情绪。③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所存在的各种负性情绪,给予疏导,进而缓解患者压力;同时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的心理需求与生活要求,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④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鼓励患者适当参加康复训练活动,进而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营造积极的心态,促进其尽快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及干预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4]对2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况进行评价:SAS及SDS的分数范围为0~100分,总分越高则表示病情越严重。②干预前及干预后运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I)[5]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评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功能等,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③出院时运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2 结 果

2.1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慢性疾病,病程比较长,治疗迁延不愈,容易给患者心理及生活带来极大困扰[6]。鼻内镜手术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尽量保留患者鼻腔生理功能等优势。相关研究显示[7],鼻内镜手术在内镜的辅助下,能够对病灶实施准确定位,既可有效去除病灶,又可以减少鼻内黏膜损伤程度,可为鼻窦黏膜炎症顺利转归创造良好的生理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受到长期医治费用因素的制约,许多患者精神、经济及心理负担较重,故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不良情绪,增加其自身躯体症状[8-10]。有资料显示,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提高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11-12]。

对于无精神障碍的患者,鼻部手术有可能会导致一过性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而对于已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更应考虑手术或术后处理是否加重精神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可动态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同时采用认知教育、放松治疗、心理疏导等多种心理学方法可以改善患者负性精神症状,帮助患者克服抑郁与焦虑等症状,进而增强患者的康复治疗信心,使得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功能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也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运用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手术和术后治疗,且无加重精神障碍情况发生。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要求手术的愿望迫切及实施了心理干预有关,鉴于本组病例有限,不能做更多的分析和推测。

综上所述,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与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鼻窦炎内镜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