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港帝
摘 要:群文阅读要实现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品质的目标,必须在课堂实践中思考“文何以群”“文何以议”与“文何以读”的问题。将什么样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需要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同时,文章的选择需要具有可议性,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具有开放性,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品质。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悦读
一、文何以群
“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握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根据群文阅读的性质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同作者,探索文人风骨
通常情况下,作者在特定时期的作品融入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状态以及人格品质。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课文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体味其不同的写作风格,有利于学生跳脱出单一片段章句的束缚,摆脱对作者的片面印象,塑造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作者诗词文章的同时更加接近优质的文人情怀。比如在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时候,从《赠父诗》和《七古咏蛙》,学生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在《沁园春·长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可以看出作者伟大的革命情怀……
2.同主题,挖掘内容深度
以话题、主题为牵引。在确定主题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不同的人生感悟形成更加立体化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多维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同是对亲人回忆性的散文,《背影》侧重于体现父亲对儿子无言的深层的挚爱,《回忆我的母亲》则在表现母亲优秀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体现母亲的伟大。
3.同体裁,找寻审美情趣
一般来说,不同体裁的作品在描述和表达方面各有侧重点,因此相同体裁的作品通常有其写作上的共通点。如在讲授写景散文的时候,就可以把《春》《济南的冬天》与《荷塘月色》《绿》《故都的秋》等作品放在一起,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的鉴赏能力。总之,构建群文阅读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设计的结构性和整体性,要根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对学生所阅读的文章,要留给学生以思考和讨论的余地。
二、文何以议
1.议题需要有可辩性
“议题”的选择与确定是群文阅读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现在诸多的“议题”已经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几乎无可辨性。比如讲鲁迅《风筝》一文,如果把调子定在鲁迅的自我反思与反省上,其实学生是没有多少体会的。如果引导说作者是通过对他弟弟的缺乏记性的叙写来批判中国人的善于忘却,这样的宏大主题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但如果引进鲁迅的《我的兄弟》,以及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相关的叙写,其议题便变得具有可辨性了。学生可以带入个人的人生经验,作出自己的判断。
2.议题意味着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
成熟的“群文阅读”课堂一定会出现“各有选择,各有所读”。整合从不同文本延伸出同“议题”不同侧面的理解与观点,是群文阅读教学现场所应该关注的重要取向。传统的单篇文本教学优点是指向性强,容易确定教学目标。缺点则是忽略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喜恶态度,造成了部分学生对于文本的兴趣缺失,继而丧失教师所要传达的即便极有意义的话题。“群文阅读”教学因为提供了多个文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对于文本的兴趣。也因为这种考量,“各有选择,各有所读”成为“群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常态。
三、文何以读
群文阅读,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读”上。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去感受。如何激发学生的“读”,让学生进入自由放松的“悦读”状态,并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提升阅读与思考的质量,必须在学生“读”的环节下工夫。
1.自由地悦读
我们把充分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现,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和乐趣;而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听取别人已有的意见。同时,学生的自愿绝不是教师的一句空谈。群文阅读提供丰富的材料,既通过材料的广度降低了难度,又通过议题在每个材料中的反复挖掘了讨论的深度,扩大学生自由讨论的范围。可以说,群文阅读是目前最能够切实解决学生阅读自由问题,又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模式。
2.提升阅读品质
群文阅读是以阅读为核心的教学,但绝不是止于“读”的教学。知识才是力量,思考为之添彩。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叔本华说得更生动:“不思考的读书只是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传统阅读教学也重视读后反思,但群文阅读在强调反思的同時创造性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中的一个痼疾——思考的碎片化。群文阅读是以完整的材料为单位的阅读,对一则材料的整体感知不再是等待验证的假设,而是后续思考的素材。教师则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恰当的点评和指导,在讨论中适时地启发学生开阔视野、挖掘深度。群文阅读试图以更长远的眼光让学生超越材料本身,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这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超越。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