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2018-08-27 03:18张小宝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语文课堂

张小宝

摘 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语文课堂的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爱,关注境与情,换个视角让学生体验爱,重视读与写的融合,真正让爱的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绽放美丽。

关键词:爱的教育;语文课堂;绽放美丽

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之“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情感教学就是爱的教育,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我们发现,在孩子的作文里那些让内心温暖的“爱”在他们的笔下皆一色儿成了:记得某个时刻,“我”生病了或是哪儿受伤了,父母着急送我去医院或是如何照顾“我”的场景与片段。虽也用了细节的描写,诸如豆大的汗珠从父母的额头吧嗒吧嗒落下,布满红血丝的双眼,焦急的神情……他们心中的爱全都是受伤了、生病了的爱!是现在的父母平时不够爱孩子吗?很显然,现代的父母爱孩子比过去的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以至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苏教版中关于母爱、父爱或是感恩之爱或是感受、传递爱的文章比比皆是,如《奶奶的白发》《掌声》《雪儿》《槐乡五月》《“番茄太阳”》《师恩难忘》《爱如茉莉》《爱之链》……这些种种爱之流四溢芬芳,温暖人心,涤人情怀。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浸入文本,静心感悟,表达出独特健康的爱呢?

一、从细节中感受爱

学生往往缺少对文本细节的关注,忽视了文本透露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却被忽视的爱意。在此,我们来聚焦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浓浓的爱。我们都知道细节往往在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一个小表情、一个词或一句朴实不起眼的话语上。如《爱如茉莉》中,爸爸对妈妈的关爱可以浓缩为两个词“没有,也没有”,一个“伏”、一个“卧”这样平常的一个小动作上。妈妈关爱爸爸的:映儿,本来今天我是要包饺子给你爸吃,看来现在是不行了……这样平平常常的话语中,爱是悄然无声的,真正让人感受到了“真爱无言”,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化在生活细节里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演绎又会是多少不同的平平常常浸在小事中爱的言行。学生不是无材料可写,是无心去察之,无心去悟之。这便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教学时适时适度引导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与落实,更能培养孩子们积累观察与感受的能力,开启他们那一双双会发现爱的眼睛和一颗颗美的心灵。

二、从景和情中感悟爱

《花瓣飘香》里当晨雾中的女孩带着心灵的清香,款款步入月季花丛,俯下身子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多美的境,多美的情!课文涤荡着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如花瓣沁人心脾;《爱如茉莉》一处写了这样一段景“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对于这样的文段教学,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去感受、去洞悉景中含情的韵味,去品析“景语”与“情语”的微妙,让学生学会在以后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去实践,知道了爱原来也可以这样委婉动人,这样也会培养学生平时对环境细腻的观察与洞悉的能力。

三、换个视角静心体验爱

如果学生缺失对文本中呈现出爱的沉静的思考,對情感教育容易变成口号式的爱,理解得浅显。《槐乡五月》一文很显然让人看出作者写槐乡是对家乡的爱,这份爱寄托在槐花与孩子们的身上。点题中心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们的季节。”可为什么作者偏要写槐乡的孩子们?仅仅是孩子们能抓住人心灵的东西吗?我细读课文后觉得那更是作者对孩童时的一种追忆与感怀,仿佛看见作者孩童时在槐乡度过的一场电影。童年的美好与槐乡五月的槐花一起飘香!听了很多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观摩课,发现很多教师都能抓住作者对槐乡的爱去教学,但教师在教学到最后时,都不曾细想:为什么作者挑选槐乡的孩子们来写?不写槐乡辛勤劳作的大人们?若问题如此一抛,不仅仅抛出的是孩子们的深思,更让他们珍视这样美好的童年时光。每一件亲历的事都是将来一份美好的收藏,无形中使他们精心地对待童年这段美好的时光。教此类文本,教师不妨换个视角,学生体验便不再浅薄。

四、让阅读与表达融合,理解爱,表达爱

语文教材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表达的例子,无论是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或是实践表达。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编撰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作者的动情描写: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着嘴,大概在做梦呢!

读了这一段感人的描写,你不能不感到人鸟处于和谐统一的氛围。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列举两位特级教师的精彩教学处理:戴建荣老师执导第一教时,于永正老师完成第二教时的写作课,即让学生从“珍珠鸟”的角度,反写一篇《我的主人冯骥才先生》。两节课在读写互动中实现了“读”中寓“写”,让课文现身说法;“写”中促“读”,通过写又深化了阅读成果。

语文教学是美丽的,她的美丽不仅仅是经典的文本中饱含着情感的爱,还在于教师让学生运用手中的笔描画出健康的爱,绽放着异样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张晓颖,王春红,郭宪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J].赤子,2017(14).

[2]冯倩.渗透爱的教育学习本真语文: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语文课堂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