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武
摘 要:如今,较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采用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本研究围绕如何有效开展与组织主题活动,立足于适应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采用多元、重视过程性评价、轻结果性评价的综合发展中,并如何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成长。
关键词:主题活动;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
一、主题活动的定义
主题活动是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生活经验,围绕某个话题,设计维持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建的一系列小话题的课程设置。它是在活动中贯穿语言、科学、健康、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并以发展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为目标的教学活动。[1]
幼儿在活动设置中实践,摈弃了单一学科课程的学习的枯燥性,转向幼儿的多维、个性化综合培养。在整个幼儿体验学习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萌发好奇心与动手能力,是在实践的探索中获取理论知识科学的课程改革。目前,活动课程是针对幼儿的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是与幼儿综合课程等课程模式相同的一种教学思路设计活动。据此,笔者认为,主题活动事实上是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给予幼儿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进而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延伸情境,培养知识、能力、情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二、适合幼儿的成长发展的主题活动
笔者以“春天”为主要大主题,围绕“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春天里的声音”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设置,开展为期三个星期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观察环境,从春天到了——引导幼儿对周遭环境变化的探讨,春天是嫩芽的小草、渐渐脱下大棉袄的日子;从幼儿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发展语言,倾听春天里雨的声音:雨声滴滴答答、虫鸣鸟叫……春天里天气的变化,小朋友要怎么注意身体等等,发展幼儿自我健康意识。幼儿时期直观感受较为发达,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幼儿接受色彩的感受较为强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多加添设图片,增强其对物的认识,另外,将图片布置装饰班级墙面,给幼儿营造一种舒适和轻松的学习氛围。
再则,主题活动应该是幼儿真实生活中的,同时也是幼儿感兴趣的亦或是相对有趣的大环境中存在的。[2]譬如在十月一日国庆节到来之际,邀请所有小朋友一齐给祖国妈妈庆祝生日——可以全体幼儿布置绘画“如何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画生日蛋糕、画天安门布置花盆等)再来,向幼儿展示图片(天安门、国旗、国徽),以图文加强学习巩固,同时播放国歌、唱颂国歌,让熟悉的旋律环绕幼儿耳畔。
又如幼儿小班设置《汽车叭叭叭》主题活动,基于孩童的语言、思维各方面处于初发展阶段,教师可采用关键词方法:“车轮”、“方向盘”、“圆形”等加以动作模范来启发幼儿了解车子的形状及功能,通过音乐、视频播放,使得幼儿明白车子给人们带来的便利。[3]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在幼儿课程中,笔者认为了更深入使主题与环境相融,还需小朋友加强“动手”能力:运用纸箱制作各类车子(公交车、的士)。
三、主题活动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为了达到主题活动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主题活动的选题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外,还应该在整个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渗透,诸如教室有幼儿作品的展示,布置给幼儿小手工亦或绘画,尽量开发幼儿的动手、思维能力;合理利用照片墙,活动开展中多记录幼儿成长过程,如录制视频及拍照,多重着眼于发展幼儿的知识、能力、情感以及情绪、耐心等方面的多维成长。
教师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进行指导、鼓励,随后对作品进行点评与表扬,将较好作品放至展览区展览。同时,笔者认为如若活动室空间足够大,应尽可能多将不错的作品放于展览区,因为鼓励幼儿与激发幼儿兴趣至关重要。再则,以孩童智力发展为目的的活动设计,合理利用轨道教具、提供车子实物或让幼儿将车子玩具带到课堂,增设路牌教具模型等布置,进行车子模拟运行,使幼儿在体验车的游戏中感悟,锻炼他们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然后让每个孩子发言自己的体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促进孩童语言的开发。同时,提供自由活动时间,供与幼儿玩耍,引导幼儿对日常路上车辆的认识,做到联系生活实际。例如,《车子叭叭叭》中,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认识各种车子,让幼儿说一说来幼儿园的方式等多种活动来开展。
另外,任何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家园合育。主题活动的开展,都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贴近的,幼儿的学习成长不仅仅存在于园内,更是家庭,因此,我们要善于寻求家长身边的宝贵资源,家长绝不是单单只是幼儿的教育者,幼儿回到家中,关于在园内的学习抑或手工制作,需要家长的言语引导与倾听幼儿的表达增强幼儿学习的反馈过程。
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
现在,正处于整个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阶段,我想对于幼儿教育也一致,当今社会,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处于深刻的研究领域,而具体化到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基于活动型课程中,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在活动实践中得出理论知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创造性的综合培养。
首先,在课程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发展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不能过于关注结果性评价。一是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能用结果的纸笔评价得出的,而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与人、事、物等多方面的接触与成长变化,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效果评价。二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时代对人才的培养不再仅仅是知识识记的要求,而是真正的个性化、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做好孩童的启蒙课程,更应该将目光投入综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领域启發。更具体地说,我们力求幼儿综合的发展:语言、情感、数学、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在“春天是什么样的”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参与度与对提出问题的集中力。[4]幼儿有时易于分散注意力交谈等,引导幼儿举手发言的好习惯,从中观察幼儿的约束力;再则,才关注幼儿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最后,可以以档案记录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课堂发展成果等级,供针对幼儿后期发展、存档或与家长的反馈的材料。
提倡多元化评价的模式,譬如在主题活动中,主体是幼儿,教师的以传授者的身份。但是整个教学评价,引入多元化评价:同伴、家长、教师等角色的加入,使得幼儿能更清晰认识到自己行为,不仅能引导幼儿关注自己,也能适当地关注他人及环境。同时,多元评价也是对家园合育的呼应。
关注个别化差异,教师耐心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程度,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发展速度与发展层次都是不同的,所以,笔者认为对每个幼儿的引导速度也因此要有所不同:对于能力胶弱、接收能力较差的幼儿要耐心引导,理解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拉进与孩童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减少幼儿的不耐烦,在玩耍中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给予较多自我活动制作的时间和机会,利用空间、各种教具、画具等培养幼儿自我创造,手工活动中可稍微加以引导、表扬激励。
事实上,幼儿的活动课程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还有档案评价、作品取样评价、学习故事评价……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注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的真实表现,与孩童自身的独立个性结合起来,研究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各类评价中,主要是从幼儿的情感、能力、意志品质方面进行观察,在这过程中,我想有必要加以观察幼儿的单独的个体的发展以及在与小伙伴相处中的团队意识,准确的讲,应该是在小伙伴中担任的角色,是服从者、领导者又或是孤寂者,这对于准备记录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多对表现相对较好的幼儿表扬,以点名的方式,对表现相对弱点的幼儿给予鼓励,增强幼儿自信,做幼儿的学习者、欣赏者、研究者,进而增强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强化幼儿“我是主人”、“我要主动做”的学习意识。当然,教师也要意识到自己绝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5]
当然,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即是将活动课堂交于幼儿,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活动中,尽量将时间交于幼儿,做到“五多”:使幼儿多动手、多表达、多交流、多参与、多动脑。我们始终要相信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他们拥有着无限的可能,作为传授者,要善于欣赏孩童每一个创造的时刻:天马行空的绘画、不可思议的“语出惊人”……相信他们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应彩云.名师成长与教学创新 学前教育学科教学特色提炼专辑2[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2]谭梅.电子白板与交互式幼儿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26期
[3]孫黎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让幼儿创设环境[J].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16期
[4]蔡其勇.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