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丹
摘 要:本文论述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进行的初步探索。在确定针对性的教育主题、做好课堂教学、加强校内各学院各部门的协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
近年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有效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模式。
一、确定新的民族團结进步教育思路
学校为了更好地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总结了以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了新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路。
(一)全员教育思路。以往学校在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更多的关注少数民族同学,而忽视了对汉族同学的教育和引导。现在不论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现在学校确定了“全员育人”的工作任务,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都认识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
(二)教育内容和形式要紧跟时代需求。以往的教育内容比较陈旧且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教育效果不好。为此,学校选择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内容、选用学生身边的案例、选取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内容等。同时,让学生讲本民族的故事、表演本民族歌舞等互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们对教育内容更感兴趣,参与度更高。
(三)教育要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往各学院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没有形成合力。同时,跟校外的其他单位的交流也很少。为了减少本校的局限性,学校大力支持与其他单位、其他民族高校的合作和学习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取长补短,促进本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做好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把思政课中涉及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讲授,加入大量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案例,在考核中加大相关内容比重等强化此部分的理论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根据省情、市情、校情在授课过程中适时补充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学校教务处还开设了《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交流与激荡--丽江百年文化发展史》等有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校选修课程。
同时,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丽江是纳西族主要的聚居地,在纳西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是兼容并蓄的“和文化”以及国家认同意识。学校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如木府、东巴博物院、茶马古道博物馆、方国瑜故居等,充分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纳西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强化了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部门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动明了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讲出来,从而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三、加强合作,突出优势,各部门各学院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一)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各种民族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丽江民族节日“三多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时举办大型篝火晚会,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情谊。
(二)学校对传统民族打跳进行改革实践。在大一新生的体育课上教授学生民族传统打跳,学校每年的运动会把民族打跳列为比赛项目和开场表演节目,把课间操改为民族打跳活动。民族打跳活动的开展不但很好地保护了民族传统体育,也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生活化。学生处、团委等组织多项专题活动、组建社团等让少数民族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才艺,让汉族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情,增加民族之间的交流。
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聘请民族学专家到我校开讲座。近几年,学校多次聘请民族文化、民族史等方面的专家到我校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座。通过专家的引导,使同学们认识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团结合作包容,才能共同发展。
(二)加强与其他民族地区高校的交流,学习同类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先进经验。近几年,内蒙古、宁夏、西藏等地的多所院校到我校进行学习交流,我校也组织教师到贵州、四川等地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学习和交流,在如何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收获良多。部分经验我们已经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有些经过学校同意已经纳入我校发展建设的规划中,对我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创新教育形式,才能更好地完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玉琴,杨冬梅.滇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与文化多样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5).
[2]徐柏才.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