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活动元设计 培育政治核心素养

2018-08-27 16:53陈海群
文理导航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核心政治

陈海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日益成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愿景。站在课程改革的新起点上,遵循知、情、意和行的统一,优化设计活动元,开展政治课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活动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新课标明确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而必修课程则是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它十分强调实践体验的要求,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政治课必修内容,并且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学时;同时必修课程采用内容和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方式,围绕各种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实现学科知识依托活动,通过活动体验提升核心素养的美好愿景。

有鉴于课程内容结构的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要规避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空洞的理论说教的陋习,转变课堂组织模式,引入活动元设计教学,彰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特色。所谓活动元就是指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议题而给学生制定的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活动元的优化设计必须体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知、情、意和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四个心理构成要素,与新课标提出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遵循知、情、意和行相统一的原则优化设计活动元,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下面笔者就以《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为例,优化设计活动元,培育政治核心素养。

一、关注学科知识,知识问题化,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坚持真理,反映世界本真的科学态度,强调对政治学科知识、观点和理论的把握,坚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可见,科学精神其实就是“知”这一德育要素在课程中的拓展和延伸。新课程着眼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并未减少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并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学习学科知识。根据这一变化,教学者可以通过“问题导向型”活动元的设计,使学科知识问题化,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维碰撞中把握学科知识,形成道德认知,提升科学精神素养。

在“问题导向型”活动元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问题引导方式使其功能实现最大化。首先,采用“问题清单”的形式设计活动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梳理知识,初步把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其次,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置活动元,精选“永宁江治水方案形成过程”为案例,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情景材料,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出教学重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最后,以“质疑解惑”的形式设置活动元,以质疑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困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辩的过程中厘清易混易错知识。

“知”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改虽然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始终包含了对学科知识的贯彻和落实,因此,教育者关注学科知识,对接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设置活动元,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养成。

二、把握时代脉搏,情境生活化,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即人们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情”是动力,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内心体验,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课程教学对政治认同素养的追求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对学生政治情怀的培养和关注,以情驱动,促使学生关注新时代的新问题,把握新时代的新思路,理解新时代的新思想,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但是,在高中学段,学生关注社会,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比较地少,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的把握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和新闻报道,缺乏真实的政治生活和情感体验。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政治理论和制度滋生漠然的情绪,更有甚者,出现“学而不信”的状况,为了增强政治学科教学的信度,教育者在设计活动元教学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关注新时代的热点问题,更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遴选生活化的情境,在生活化的情境体验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笔者在本课时教学中选用永宁江水污染治理为情境材料设计活动元,既紧扣“美丽浙江”建设的时代脉搏,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水资源的保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拨打政府热线电话,为治水献计献策,课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这一活动元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直接参与决策,在生活化的情境体验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了政治学科理论的信度,让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在学生心里生根落地。

三、巧用价值冲突,行为规范化,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要求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规范行为,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而道德意志其实就是法治意识的凝练和提升,通过提升公民的意志品质,明辨是非善恶,解决“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如何为”的问题,崇尚法治精神,规范行为,最终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有尊严。

“意”是保障,但是,当前部分中学生由于法制意识淡薄,意志力薄弱,使自己的行为偏离了社会的正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矫正行为,我们必须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和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必须要发挥其德育功能,利用学生经历的道德矛盾和价值冲突,巧设活动元,使学生在正反案例的比较中明善恶,理智权衡,正确选择,规范行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时代新人。

笔者在组织《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的学习活动中,始终运用正反情境案例的对比设计活动元,巧用情境中蕴含的价值冲突,引导学生思辩,陈说利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升意识品质,实现学生行为的规范化。如导入环节,运用“永宁江的自白”展示水污染场景以及“风车治水”视频展示的治水成效两则情境材料,设置活动元,导入民主决策,在正反鲜明对比的情境中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在思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民主决策重要性的理解,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法治之花悄然绽放。

四、注重实践体验,课堂活动化,引领学生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的落脚点归宿点,为了培养公民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引导公民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简而言之,公共参与素养要求政治课教学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践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但是,当前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只会死读书,不会活用知识服务于实践。有鉴于此,教育者在设计活动元时必须高度关注实践体验,活化课堂,引领学生参与活动、参与实践、参与社会。

“行”是关键。与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体验不同,活动体验更加侧重通过亲身经历,融入其境,实现对事物独特的感受、见解和领悟,获取直接经验,学以致用。笔者在本课时教学中设计了模拟“台州市区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预案听证会”活动元,活动中全班分为环保部门、居民、企业、人大代表和专家五组,每组经过讨论,选出代表参加听证会。经过当堂培训,主持人有条不紊地按照听证会的程序主持会议,并请市环保部门介绍污水处理费用调整预案……听证会有序推进,同学们融入其境,在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价值,也为今后参加类似活动掌握了实际本领,提升了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效工程,教育也是一种“慢”艺术,要使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政治课堂上熠熠生辉,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但我坚信,只要教师转变观念,站在课程改革的新起点上,遵循知、情、意和行的统一,优化设计活动元,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核心政治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