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真
【摘 要】社会的进步使融合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然而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传统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将从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的角度,审视思考现阶段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职前培养
融合教育主张尊重特殊群体的需要,呼唤特殊儿童的回归。融合教育通过在普通学校中提供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极力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零”隔绝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获得在正常化环境中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一理念对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划(2017—2020年)》中都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融合教育的相关工作。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一、融合教育的内涵
融合教育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形式,它的基本核心是不要将特殊儿童刻意隔绝在封闭的教室、学校和区域内,主张障碍儿童要融入普通学校,并积极营造有包容力、全纳性的教育氛围,使特殊儿童可以和普通儿童一起参加各项学习和社会活动。由于融合教育几乎可以跨越人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比如学前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等,因而它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特殊儿童的潜能,真正实现了障碍人群与其他同辈群体一同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在融合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针对性的环境,促进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之间的各种活动和良性互动。通过融合教育,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之间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助的友情,有助于彼此身心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相互交融的互动活动要想有效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这就对普通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更多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关怀和关爱的品格。融合教育的提出是教育上一次范式性的改革,引发了人们对普通师范教育和特殊师范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推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共同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模式
实现融合教育的目标需要专业性的支撑。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高度多样性的融合性学校环境中展开相互之间的合作,这就要求普通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或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特殊教育的教师也要学习一些与普通教育相关的教学方法。组建一支有一定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的,既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专业队伍便成为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普及型特教师资:普通教师“特殊化”培养
融合教育主张打破不同群体之间的藩篱,重视弱势群体的学生发展,关注被边缘化群体的需要,使被排斥在普通教育之外的特殊儿童得到与同龄儿童一起学习生活的机会。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应用,是我国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随班就读的推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普通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师的工作任务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如果普通学校的教师不具备教育特殊学生的能力,不能给特殊儿童提供充分的教育支持,那么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不过是从一种隔离状态进入到了另一种隔离状态,不仅违背了随班就读的初衷,融合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流向是特殊教育学校,虽然特校教师对普通学校有所支援,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因而融合教育对普通教育的教师提出更为专业的要求,要求普通教师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满足融合教育的实践需要,应当在高等教育普通师范专业开设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或者举办特殊教育相关的讲座,提高普通师范生的特殊教育素养,也可以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适当添加一定的特殊教育内容,帮助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
(二)骨干型特教师资:特殊教师“普通化”培养
一直以来,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都以培养适合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教师或相关人员为目标,但是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特殊教育专业面临巨大挑战。普通学校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职责,而特殊教育学校势必日益减少,其职能也由原来特殊儿童的教育场所转变成为融合教育的资源中心。这样的转变使特殊教育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从隔离的特殊学校走出来,以特殊教育协调员、资源教师和支援教师的身份走进普通课堂,配合、协助普通教师一起,共同承担起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的教育责任和教学工作。因此,这就要求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具备在融合性教育场景中对多样化儿童进行教育的能力和素养。在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中,应当适当安排综合化的普通教育训练,提高特教教师在普通教育体系中的适应性,增强其满足不同类型儿童教育需求的能力。与西方国家的特殊教育实践不同,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保留特殊教育学校,以此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为专业的高质量教育与康复的指导与支持,因此,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应该有两个方向:一是继续为特殊学校输送特殊教育人才,二是培养具备一定普通教育知识又能在普通学校从事特殊教育支持工作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
[2]朱楠,雷江华.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02)
[3]周满生.关于“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4.35(02)
(基金: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课题“武陵山区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研究”(tryz2015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