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平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而言,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非常大的助益。但是,纵观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现状,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亟待得到有效的解决与完善。本文将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阅读有着深入且透彻的认知,阅读是手段,是途径,而非目的。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要教授给初中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让初中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学会用心去阅读。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综合分析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改善策略。
一、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分析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基于此要求,我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将其拆分为以下几点具体的细节性要求,以便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1.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初中生的阅读积累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稳步前行,切忌操之过急,不可强求,要给予初中生足够的积累与成长时间。
2.在阅读教学时,下意识地提醒自己,初中生才是阅读课堂上的主体,一切要以初中生的实际需求为准,适时调整阅读教学策略,调动和维护好初中生对阅读的兴趣。
3.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当地渗透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引导初中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加多元化的价值理念,让初中生认识到人文精神的强大力量。
4.注重个性化阅读,尊重初中生的个性,顺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初中生更加广阔的展示个性的空间。
5.语文教师要学会整合阅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各种阅读资源,为初中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目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扮演的是权威人士的角色,初中生必须要按照语文教师规定好的阅读思路来完成阅读任务,但是,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阅读教学工作。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完全适应这种方式上的改变,还是将自己的定位放在了权威与核心地位,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要跟着自己的教学节奏进行,这严重影响到了初中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2.讨论过程流于形式,无实质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会设置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但是,在实际讨论过程中,语文教师会任意打断学生的讨论,随意确定讨论时间,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感受。这就导致课堂讨论环节的作用非常不理想,学生也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得出具体的答案或者结论,认识不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本质思想。
3.初中生受思维定势影响严重
阅读本身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应该是随心而行得出的阅读感受。但是,当前的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其目的性太强,一切以解答问题为标准,很少用心去阅读,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初中生会习惯性按照语文教师的思维或者针对问题的思路去阅读和分析文章,这种阅读方式的确有着很高的实效性,但是,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再多的文章,都只能是数量的累加,而很难产生质的飞跃。
4.初中生欠缺主动意识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还是会沿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下面只负责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下认真复习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越来越弱,不想提问题,也不敢提问题,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思维能力受到严重局限,完全体现不出自己在阅读课堂上的价值。
三、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1.采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第一,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
笔者建议,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必须要精心为初中生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让初中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舒服的教学环境中完成阅读任务,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思维空间束缚。
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有一篇记叙类文章,题目叫做《我的母亲》,整篇文章都在用朴实真诚的语言在讲述着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伟大的母爱是最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一种情感。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选用歌手满文军早年演唱的歌曲《懂你》作为背景音乐,有了音乐的渲染,再加上文字的表述,相信这篇文章在阅读完之后必然会深深触及到初中生的内心。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与母爱相关的感人小视频,这样一来,初中生便会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到语文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当中,初中生也会开始反思自己与母亲相处的场景,必然对文章产生深刻的记忆,感受也自然会更加浓厚。
第二,精心选择个性化的阅读和评判角度
现代初中生能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是非常丰富和多元化的,很多文章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价值的,或许文字优美、或许用词的当、或许形式新颖等等,这些都是独立的阅读和评判角度。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初中生自主选择阅读的角度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朱自清笔下勾勒出的父亲的背影是如此的传神。语文教师便可以以此文章为阅读对象,引导初中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阅读,并且做出适当的评判。这时,语文教师便会发现,不同学生的批注角度和批注内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会关注到文章的语言风格,朴实而真挚;而有的学生会关注到文章的主题思想,父爱情深。这些都非常明显地展示出了初中生的不同个性,这就是初中生独特的阅读风格,语文教师要学会鼓励和支持。
第三,寻找个性化的对话主题
阅读既可以是独立的行为,也可以是一场多向对话。语文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帮助初中生分析哪些文章适合独立阅读,哪些文章可以通过多向对话的方式来完成阅读。如果适合多向对话,语文教师必须要认真寻找最具个性化的对话主题,为初中生创造尽情展现个性,表达个人感受的大环境。
例如:在阅读《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便可以确立以生命为对话主题,生命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但是每个人的生命却截然不同,所以此主题的探讨空间非常之大。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设置几个更加细化的关于生命的问题,来开展初中生的思路,避免初中生在一看到这个主题时,出现茫然的状态,想表达却不知从何说起。关于生命这个主题,语文教师可以设置的问题有:你最喜欢哪一种生命?为什么?或者你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你喜欢这样的生命吗?文章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可否谈谈你的理解?等等,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作为学生的讨论与对话的引子,引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
2.将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一篇文章被不同的人阅读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笔者建议,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松,尝试下放手中的一些权利,相信自己的学生,将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来自主决定自己的阅读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留给初中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有些观点并不适合阅读材料本身的思想观念,但是,语文教师切忌强制制止,而是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初中生的观点,要思考为什么初中生会有这样的观点,只要不出现过度的偏离,没有完全脱离文章的本质,语文教师就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
3.提倡合作阅读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使用率并不高,这与阅读教学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在这里,笔者要提倡的就是这种使用率不高的合作学习的方式。
俗语有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很多语文教师不喜欢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阅读所带有的主观色彩很严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共同阅读同一篇文章,他们就可以将自己得到的感受分享给小组其他成员,他们就可以获得多种感受,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初中生的思維理念。此外,语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组织小组间的辩论赛,让学生们自己小组得出的结论进行辩论,维护自己的结论,这也会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是非常艰巨的,初中生年龄小,经历少、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都会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时时刻刻都需要语文教师的教授与指导,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世珍.拓宽阅读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探究[J].学苑教育,2017(8):38-39
[2]韩尚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7):99-100
[3]舒欣.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7(8)
[4]方旭花.增强效果,提高素质——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8):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