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诵读是古代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读准字音是在还原古诗词的本味阅读,返璞归真,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感受。在古诗词中关注和归纳常见的韵脚字、异读字、多音字,举一反三,不仅有助于体悟诗歌优美的韵律美,还能正确理解诗意。同时纠正诵读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读音,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古诗的能力。
关键词:古诗;音韵;纯正;语感
古诗词教学的本质是文学教育。朱光潜认为:“真正的文学教育“在于培养纯正的趣味……诗是培养(纯正)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正是培养学生纯正文学趣味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诵读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读准字音,在感受诗词形式排偶与声调和谐中,得到审美第一感受,进而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声调抑扬的现象是古代汉语语言艺术的部分”(启功)。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现在的古诗诵读教学主要强调读准普通话发音,却忽略了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变读字的原始发音。但是有些诗词只有保留古音,才顺口、押韵、合平仄,学生才能领略古诗词的真味。
一、韵脚字
这类字用于诗句句末作韵脚,意义上和原来没有两样,但因为押韵和平仄的需要,改变了读音。常见的如“斜”“回”等字。
“斜”在今天读xié,但在古韵中属于麻花韵,读xiá。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的这首《山行》,后一联的韵脚是“花”,如果机械地按照普通话的读音来读xié,诗歌就不押韵了,就失去了音韵美。例如: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回”的情况也一样。这个字在今天读huí,但在古韵中属于灰韵,读huái。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这样的韵脚变读字,例子还有很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贺知章《回乡偶书》)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 (《敕勒川》)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sā)。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独看(kān)。(杜甫《月夜》)
二、异读字
异读是古代汉语一种常见现象。分为破音译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实际上是词义的引申发展,一个字产生了新词义,需要用另外的读音来明确。常见的有“思”“胜”“骑”等字。这些字应该属于古代多音多义字。
“思”,读sì音。《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思(旧读sì),心绪,愁思。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难忘。”在古诗中经常有“秋思”(《天净沙·秋思》)“旅思”“情思”“才思”“诗思”“芳思”等等。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课本注解为“思:悲,伤”。这上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仄仄”,按照古诗仄起平收的原则,作为奇数句的结尾,“思”当读仄音。其他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胜”,读shēng音。《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说明:“胜,(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任|数不~数|不~枚举”。按这样的读法,原有的仄音就成了平音,诵读时才能读出平仄交错之美。如“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ēng)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按照“水调歌头”词谱,该下句的韵律是“中仄仄平平”,处在第四字位置上的“胜”当读平音。其他如: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骑”,读jì音。《古代汉语字典》中解释说:“骑(旧读jì)骑马的人,骑兵”,也可以指备有鞍辔的马。在古诗中常有“千骑”“万骑”“铁骑”“胡骑”“车骑”“虏骑”等说法,都应该读成jì。如:“千骑拥高牙”(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错》)。其他如: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华清宫》)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
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王维的《鹿柴》,题目中的“鹿柴”,实际是“鹿寨”,是指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所以“柴”读zhài。这类字在古诗中最常见的示例:
“那”通“哪”,哪里、怎么。其实这是两个古今字。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见”通“现”,显露,出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其他的还有:“争”通“怎”,怎么,哪里。在古诗中有“争奈(怎奈)”“争得(怎得)”“争如(恰如)”“争似(怎如,不如)”等词。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相当于“能否”,如“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华”通“花”。如“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古音异读,是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名,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古音。
可汗(kèhán)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辞》)
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多音字
有些沿用至今的多音多义字,要认真辨析其意义,正确发音,不能望文生义。常见的有“乐”“雨”“教”等字。
“乐”,为乐曲义时读yuè,如“夜半乐”“永遇乐”“普天乐”“小圣乐”等词牌、曲牌名。以“清平乐”为例,它取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越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李白曾写过《清平调三首》,清平调是“古调之遗声”,清平乐就是一种清平调。《教坊记笺订》:“《鉴戒录》载五代时陈裕诗,阿家解舞清平乐,乃舞曲”,《钦定词谱》说,唐教坊曲名。
“雨”,意义为下雨或像雨一样的下落时,读yù,名词变为动词。今天还有成语“未雨绸缪”。如: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别》)
有趣的是,这种用法近年多次出现在浙江省高考语文卷中:2017年“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2015年“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张伯淳《木兰花慢》)”。
“教”,意义为“教授,传授;使,令;给;能”时,就应该读成平音jiāo。今天还有“教书”这个义项。其他如:
十三教汝织,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这类字,还有很多,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中的“遗”,赠送,给予,读wèi;今天还有“遗之千金”的说法;“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和”,混杂,掺和,读huò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诵读如此重要,其变读情况又较为复杂,诵读时需仔细辨明。当然,诵读除了读准古音,还要读准节奏,最终读出情感基调,才能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启功.诗文声律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张国荣.唐诗三百首译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4]杨文生.词谱简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叶栋良(1967—),男,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特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古典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