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景贤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内学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的内涵外延、实施机制、内容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但从社会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著作相对较少。国外学界对社会教育的研究十分充分,先后形成古典社会教育理论、现代社会教育理论和当代社会教育理论,国内学界对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主要体现为广狭教育论、教育影响论和系统教育论。社会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主要有环境教育、实践教育和生活教育,研究发现社会教育有助于推广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建设。
关键词: 社会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各界研究十分热烈。这一势头十分可喜。本文从社会教育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探究。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思想政治任务。对此,我国学界已有多方面探索。通过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以“题目关键词”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选择“中文文献”,共检索出书目58部,剔出散论性著作10部,共获得著作48部。其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内涵外延、实施机制、内容和理路等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计19部,约占40%;学习读本、文集等12部,占25%;针对学生、青年群体教育论著11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关系3部,研究部队官兵核心价值观1部,与廉政文化建设关系1部,其他教育关系探索1部。数据统计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相对丰富,但践行问题研究相对薄弱和零散,也缺乏对践行路径问题的系统性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总库中,以1980年—2012年为时间段,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为检索词,精确匹配,共检索出7篇相关论文,剔除重复1篇,共获得论文6篇(见表2)。
表2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逻辑理路论文4篇,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民践行路径论文2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和“如何建设”的研究,可谓研究领域广、涉及面大、研究者众。目前研究的基本内容,即“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事实上,以上只是一个范畴,其核心体系是需要进一步提炼的。所以,北京提出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涵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践行体系,广东提出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引领精神,其余各省也都各表其枝。另外,求解“如何建设”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十分丰富,全社会从政治意义、学理渊源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广泛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但目前我国学界尚没有形成关于社会教育方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专著,研究论文多限于大学生群体,社区、军队、社团组织、农村(3篇)等领域较少涉及。
这一研究现状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明示:社会教育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联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针对不同行业、地域和文化程度的群体践行路径有何特点,有哪些利弊,如何践行?
二、国内外关于社会教育理论和实务的研究
狭义视角的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独立的教育形式。社会教育不仅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事实上,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教育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号召劳苦大众参加革命和建设、推广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经验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以“题目关键词”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社会教育”并选择“中文文献”,共检索出书目79部,剔出民国史料方面社会教育论著、满洲国社会教育论著及社会教育年月刊、图书馆等,留下15部(见表3)。
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对社会教育理论及实务研究占比例过半,他们进行了国内外社会教育的比较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社会教育研究从2007年后才开始升温,此时研究多立足于国际借鉴的基础上,研究相对具体、务实。如表3中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教育开展的研究。
(一)国外对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比较充分和细致。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古典社会教育理论,建构有意义的陶冶社会。这一社会教育理论是指社会教育促使個体化解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论爱国主义》(Uber Erziehungzum Patriotismus)倡导社会教育个人用博爱助人以实现自己的幸福快乐。威尔曼(Otto Willmann)提出社会教育培育人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培养人奋斗的意志、达到自我提升的思想追求。威尔曼(Otto Willmann)强调社会道德“成熟”的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在社会环境中传授优秀技能,帮助青少年成为道德的人。那托尔普(Panl Natorp)在《社会教育学》中提出个人教育离不开社会条件,社会教育能建构有意义的陶冶社会。
第二,现代社会教育理论,引导青少年人格正确发展。“二战”前社会教育侧重于实践价值的研究。战后,国家重视经济复兴疏忽社会教育,学者对社会教育的新问题加以研究。如莫伦豪尔(Klaus Mollenhauer)从法律视角对社会教育进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强调社会教育是突出知识教育和沟通的特质。诺尔斯提倡社会教育在实施教育、社会文化熏陶和形成社会统一认同等进程中制定政策。吉赛克(G.Giesecke)认为社会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人格。史立柏(F.Sehlieper)在《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学》和《社会教育手册》中,提出培养社会责任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当代社会教育理论,强调公民品质的习得。当代社会教育理论关注社会需要,个人伴随社会发展提升文化知识。每个人将终身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43—)在《心智的结构》中提出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多元智力”的影响。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提出个体在社会道德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个人道德品质,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必须整治社会道德环境,形成公正的社会风气和管理制度。
(二)国内对社会教育的研究
虽然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相当丰富,但社会教育这一概念却是近代从日本“舶来”。关于社会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
第一类是“广狭教育论”,凸显社会教化功能。这类观点主要是根据教育主体而得出广狭两种界定,强调社会教育的辅助功能。1913年谢荫昌《社会教育》中主张创新学制,强化社会教育。1917年余寄在《社会教育》谈道:“社会教育者以社会之全体为教育之客体,而施教育于社会全体之谓也。”吴学信的《社会教育论丛》和钟灵秀的《社会教育大纲》中则直言,社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类是“教育影响论”,突出社会生活对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这类观点主要存在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中,突出社会教育的影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抵有三种:其一,从受教者角度阐释,社会教育是“整个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其二,从施教者角度阐释,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或认为是“以社会各界人士为教育对象,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其三,从教育的角度阐释,“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第三类是“系统教育论”,强调个体社会化的实现。佘双好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一书中,对社会教育及青少年社会教育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认为“社会教育主要以社会性或思想道德教育为其基本内容,培养个体亲社会性行为和思想感情、观念等,培养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1]。第三类观点强调教育主体都是学校、家庭外的所有社会教育因素。社会教育是为了达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教育。
国内外对社会教育理论的研究可见,社会教育的关键在于完成个体社会化,也就是说促使个体思想和行为接收意义系统的生成。所以,本文采用第三类学者对社会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关于以社会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
在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采用高级检索形式,以“关键词”为检索项,以“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检索词,模糊匹配,共检索出76篇相关论文,其中各地年鉴68篇,占比近90%;其余8篇论文均阐述了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由此看来,社会教育虽然重要,但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方面的作用尚缺乏研究。不过,间接论述社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论文比较丰富。
一是环境教育方面:如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质资源”,提出开发和整合红色资源、挖掘和提炼红色资源等开发运用思路[2]。
二是实践教育方面:刘书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一文中提出: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运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感人的语言;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化的标准:“广大群众喜欢不喜欢;影响深远持久还是短暂的轰动;对难点问题解决的多还是少;群众是心服还是口服;社会风气好转还是依旧;社会和谐的程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宣教的受益面大还是小;宣讲普及的动力能够持续还是中断。”[3]
三是生活教育方面:理论通俗化途径有编写出版专题性理论学习纲要、学习读本、大众化读物、影视专题片等。2002年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画说毛泽东思想》、《画说邓小平理论》和《画说江泽民“三个代表”》,都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展示方式,使理论走向大众化、通俗化,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开拓了新途径。如吴运金在《一部普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佳作》中,介绍了江西教育出版社的《画说“三个代表”》一书,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提出“力求最广泛地扩展受众面,最大范围地、卓有成效地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该书执着追求的目标”。“该书正是顺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多层次学习要求和接受习惯,在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受众面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文字力求简练明快,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画面力求清朗简洁,蕴意鲜明,爽目抓人。尤为可喜的是,该书除汉文版外,还出版了蒙、朝鲜、藏、维吾尔、哈萨克五种少数民族文字本。这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普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4]。又如: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宣传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途径》一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方面要求[5]。一是贯彻落实“五坚持、十学法”的文件要求,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二是通过开展社会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通过不同层面的文化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植入民心;五是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民以主人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是通过宣传先进人和事,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情。杨华,李聃在《“唱读讲传”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唱”的主要是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读”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经典文章、革命领袖经典著作;“讲”的主要是革命故事、历史故事与现实故事;“传”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和市民创作的励志箴言[6]。可以看出,无论唱红歌、读经典还是讲故事、传箴言,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价值认同和践行,自觉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旗帜鲜明地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形式上,“唱读讲传”创新了活动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文艺节目表演上,除了每次活动围绕主题融合歌曲合唱、舞蹈表演、经典朗诵、故事讲述等多种形式外,还综合运用了现场互动、电视短片、多種技术手段,真正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效结合。在开展形式上,既有全市集中组织的大型活动,又有区县和部门单位组织的中小型活动,更有大量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分散活动。在参与形式上,既可以集体多人为单位参与,又可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参与。
上述关于社会教育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实践探索虽然挂一漏万,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各行各业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智慧,它构成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实践基础,值得认真总结提炼。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1):86-88.
[3]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09):7-10.
[4]吴运金.一部普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佳作——评《画说“三个代表”》[J].求是,2003(09):64.
[5]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宣传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途径[J].求知,2010(10):20-22.
[6]杨华,李聃.“唱读讲传”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J].黑河学刊,2011(9):54-55.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州青年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课题编号:2017GZYB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