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18-08-27 05:25高荣建刘晓琴王雪鹏
四川环境 2018年4期
关键词:眉山市环境监测监测

陈 吉,高荣建,刘晓琴,王雪鹏,张 炜,袁 亮

(1.眉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眉山 620000;2.成都蓝宇科维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17)

1 引 言

眉山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是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为指导[1],以适应环境保护“三个转变”为契机,通过设计一套既能满足目前监测业务现状又能适应未来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规范环境监测内部管理、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数据的目标。为此,眉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专业化软件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眉山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三年的开发和试运行,基本实现了环境监测“人、机、料、环、法、测”6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在此与同行分享。

2 系统的结构

本系统基本构架为人、事、物、财4个层次,事又分为监测业务和行政业务。整个系统共39个功能模块。系统构架见图1。

图1 结构框架图Fig.1 System frame chart

2.1 人

即人员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培训管理、人员证书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权限5个模块。通过建立中心站所有人员的电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人员基础信息、职称级别、工作岗位、分析项目持证情况等),结合站内科室设置以及具体工作流程,赋予职工在系统中的权限和工作职责,职工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对系统进行访问,并按要求完成具体工作,权限以外的内容则无法访问。同时系统会根据每个人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进行统计评判,结果可用于对职工进行考核,作为嘉奖及职称晋级考评的依据。

2.2 事

2.2.1 监测业务管理

监测业务管理又根据监测任务性质不同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专项监测3大类15个小类,每一类监测都根据监测业务流程中的任务类别、点位信息、任务计划、采样安排、分析安排、质控审核、报告编制、报告审核等流程环节完成模块设置,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模块为例,具体流程见图2。这是本系统的核心内容。

图2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流程Fig.2 Supervisory monitoring process of pollution sources

2.2.2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包括监测中心站的非监测业务的主要管理业务工作,主要包括仪器采购,车辆、公文、会议、资产、通知、内部邮体及日常事务等工作的管理。

2.3 物

即物的管理[2]。主要包括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药品试剂、车辆管理4个模块,系统通过建立入库、出库清单,有效保证物品进出有记录,信息留档,查询方便,同时系统可设置物品保质期、车辆检定期等提醒功能,及时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工作的处理。

2.4 财

即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委托收费管理、仪器维护费用、试剂耗费管理、易耗品费用管理、人员费用管理、车辆费用管理等6个模块。在具体工作中,可通过费用估算、核算、分类、汇总、审核程序完成站内日常费用的管理。

3 系统应用

针对眉山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例举人员管理和监测业务两个应用实例。

3.1 人员管理

主要是将监测工作中客观主体人及其行为进行有效合理管理,通过对个体人的个人信息完善、证书、资料等方面的收集整理,对工作能力的评估、工作量及强度的统计,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使站内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3.1.1 人员信息的统计管理

人员信息统计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持证情况、入职时间、职称级别等信息,信息的录入需尽量完善,系统可通过对人员基本信息的掌握罗列出单项特指信息的具体人数,比如党员干部、职称级别、学历等方面的统计。人员基本信息录入表如图3,人员持证情况列表如图4,部门人员职位列表如图5。

图3 人员基本信息Fig.3 List of Personnel basic Information

图4 人员持证情况Fig.4 List of personnel certificates

图5 部门及人员职位Fig.5 List of department and staff position

3.1.2 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统计管理

对人员工作能力、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的统计评估主要从职工学历、专业情况、持证情况、职称级别、外出情况、请假情况等进行比较评估,按需求排序、统计[3]。对相应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进行比对,做出工作安排,对工作强度已经很高的人员适当减轻工作量,对工作强度低的人员适当增加工作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外出情况以及工作效果可以按日、周、月、季度、年来进行详细统计,统计结果可用于对人员的考核。人员工作量统计表如图6。

图6 人员工作量统计Fig.6 Table of staff workload statistics

3.2监测业务

监测业务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专项监测。系统手工录入数据或抓取仪器终端数据等方式实现各业务流程原始数据进系统,同时提供附件上传、质控管理、标准评价等补充功能,整个流程实现了电子监督。

3.2.1 新建监测任务计划

首先要在系统中新建任务计划信息,每一类监测任务都可分为水、气、声、土壤等要素,涉及企业的任务需要建立企业信息档案,任务计划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安排进行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和临时计划等[4]。新增监测计划见图7。

图7 新增计划基本信息Fig.7 New program basic information

3.2.2 监测方案的编制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方案管理模块进行各种类型监测任务的年度方案编制,方案编制完成监测时间、项目、频次、监测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方案编制稿需经三级审签确认,确认后视为可行方案。

3.2.3 监测任务的派发

监测室按照经三审确认的监测方案通过系统将月度任务进行单个派发,系统自动生成月度任务单,并根据方案明确该任务所需要监测点位、采样人员、分析项目和分析人员,系统接受到任务后,根据任务目标进行采样工作和分析工作的安排。监测任务信息见图8、采样人员安排信息见图9、分析人员安排信息见图10。

图8 监测任务信息Fig.8 Monitoring mission information

图9 采样人员安排信息Fig.9 Sampling staf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图10 分析人员安排信息Fig.10 Analyst scheduling information

3.2.4 监测任务的实施

采样人员根据系统提示进行采样,通过系统填写采样单信息并完成样品流转,实验室分析人员根据采样单上样品信息对样品进行项目分析,完成分析数据录入,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原始记录单,分析人员核对无误后将原始记录单提交审核。监测任务过程全程实现电子监督,任务负责人可实时掌握监测任务进展情况并进行监督。任务进度查询见图11。

图11 任务进度查询Fig.11 Task progress query

3.2.5 监测报告的编制

监测原始记录数据完成三审后,系统自动将监测任务基础资料提交到报告编制室,室主任将报告编制任务安排予相应报告编制人员。报告编制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监测报告,并检查监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信息是否具有可溯性和关联匹配性等,确认无误后,将监测报告提交进行外三审,外三审通过后生成有效报告,任务办结。系统生成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格见图12。

图12 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格Fig.12 Table of surface water monitoring results

3.2.6 数据的编报与分析[3]

根据监测结果基础数据库直接生成并导出各种按省或国家规定格式的水、气、声数据报表,详见下表。并对数据作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是每月、每季度或每年报出的数据,统计结果可是表也可以是图。同时还具备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3.2.7 质量控制

3.2.7.1 质量内控

实现电子编码,利用系统生成的样品条码式编码,自动设置质控措施及比例,质控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计算比例设置平行、空白、加标回样品量,生成质控措施表[5],最后形成质量控制图等信息,保存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已随原始记录表格进入三审程序。

3.2.7.2 质量外控

系统对外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5],对已完成和待处理的外控信息进行任务栏式列表,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自动计算校准曲线、平行样、空白样、加标回收、质控样等结果,并由系统或外控人员进行评价,保存人为评价结果。质控不合格项驳回重做,不合格项管理见图13。

表 上报省和国家主要报表目录Tab. Main report directory submit to the province and the country

图13 不合格项管理Fig.13 Unqualified item management

3.2.7.3 整体管理控制[5]

对各项质控措施可按时间形成质控报表,包括分析项目、分析样品总数、控制样品个数、质控样品个数、合格样品个数、平行样品个数、合格样品个数、空白样、密码样及加标回收率等,并自动计算质控率(合格率、质控比率、平行样合格率、平行比率等)。

4 结 论

通过对眉山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可以看出:

4.1 构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5],对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形成高效快速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逐步实现大数据平台管理,做到监测信息实时共享,数据采集智能化打下基础。

4.2 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汇总分析和综合应用,缩短工作周期,减少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

4.3 电子化监测业务记录取代了传统的纸质笔记本,实现监测流程中最大限度的无纸化,降低了运行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错误。

4.4 信息系统在实际运用中也遇到较大的技术瓶颈,监测数据要确保可溯源,必须做到系统可对监测分析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而现有的实验仪器大多达不到数据可采集的要求,这就不可避免数据入系统的同时需要保存一套完整的原始手工记录作为溯源依据。

猜你喜欢
眉山市环境监测监测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