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述华
摘要 通过对江西省29所高校34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部分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标准不严格、不规范;高校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系统性不强等问题。由此提出,要严格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程序,构建一体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工作等,確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和培养质量,保障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和纯洁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4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情况不仅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1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调查对象涉及江西省理、工、农、文、法、教、医等各类别共29所普通高校的3411名在校大学生,最终回收问卷3411份,回收率100%。经过仔细筛选和甄别,问卷全部有效。经过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思想和动机不纯,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
调查显示,关于“您的入党动机是?”这一问题时,有10.33%的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个人前途发展(求学、就业方便),同样在关于“据您所知你周边同学加入党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37.47%的学生表示同学入党是为个人前途发展(求学、就业方便)。关于“您身边的党员能否用党员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问题时,有13.81%的学生表示不能。当问及“您接触的党员发挥松模范先锋作用如何?”时,有19.54%的学生表示较少或没有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缺失,入党存在一定的投机性、功利性、多样性和从众性,具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征。有的同学把入党作为自己在校享受评优评先、保取研究生的机会和更好顺利就业,把入党当作增加个人竞争力的砝码,当作个人成功发展的垫脚石。部分大学生党员意识不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很好发挥,缺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党员意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认为只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事不关己,出现“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松懈”的情况。
1.2部分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标准不严格,组织发展程序存在不规范
调查显示,关于“您认为目前学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哪些?”这一问题时,有47.46%的学生表示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把握不准,有26.24%的学生表示党支部没有按组织程序严格把关。关于“学校目前在实施入党标准中出现的欠缺之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50.34%的学生表示发展党员偏重学习成绩,有41.4%的学生反映优先学生干部不按程序“走后门”。当问及“您对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最不满意的部分是?”时,有31.55%学生认为目前党员发展流程不规范,有35.62%学生认为目前发展党员存在不公平,有16.65%的学生表示对基层党组织反映的重大问题没有进行核查或未公示。
由此可见,当前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标准存在把握不严格现象,缺乏对发展对象全面考察和了解,发展党员时更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考察,由此导致被发展对象把大部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而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内活动缺乏兴趣。个别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存在程序不规范现象,发展指标分配不均衡偏重学生干部,轻视普通学生入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走后门”为“关系学生”放宽发展标准。个别党务工作人员借发展党员搞不正之风,滋生腐败现象,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工作缺乏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发展公示环节存在问题。
1_3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不够重视,党员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
调查显示,关于“学校是否经常组织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这一问题时,只有39.7%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关于“您每年参加学校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次数是多少?”这一问题时,25.36%学生表示在1-2次,30.49%学生表示3-5次,23.45%学生表示6次以上,还有20.7%学生表示从没有参加过。关于“您参加学校组织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是多少?”这一问题时,有13.75%学生表示1次,31.55%学生表示2-3次,16.83%学生表示3-4次,12.37%学生表示5次以上,还有25.51%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当问及“您认为目前学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40.49%学生认为教育培训制度存在缺限,有19.79%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还有25.51%学生认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缺位。
由此可见,当前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缺位,高校组织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较少,高校更注重学生党员的入党前教育培训,对入党后党员的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1.4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监督作用未充分有效发挥
调查显示,关于“目前学校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的状况如何?”这一问题时,只有41.4%的学生认为目前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好。关于“您认为现行监督机制对大学生党员是否起作用?”这一问题时,只有48.43%学生认为现行监督机制对大学党员起较大作用。关于“您认为对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的重点应该是?”这一问题时,39.58%学生认为是政治纪律,36.91%学生认为生活作风。在回答“您认为对大学生党员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监督是?”时,58.19%学生认为同学监督,26.39%认为党组织监督。当问及“您认为目前学校学生党员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46.29%学生认为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缺限,有28.53%学生认为学生党员监督管理工作缺位。
由此可见,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缺限,部分高校学生党员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缺位现象,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当前大学生党员党的意识不强,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在监督管理上应完善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大学生党员政治纪律和生活作风监督。
1.5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系统性不强,缺乏制度性、科学性、规范性
调查显示,关于“您所在学校党支部考核情况?这一问题时,有38.68%学生表示只是在预备党员转正时才考核,31.84%学生表示正式黨员考核,还有1.62%学生表示正式党员不考核。关于考核的时间和周期,40.84%的学生表示学校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考核是不定期进行的,也有少数学生表示是“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或者“毕业时候”,同时也有27.53%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什么时候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在回答“您认为考核评价大学生党员最重要指标是什么?”时,大学生认为考核评价大学生党员最重要指标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政治素质(81.88%)、工作实践(63.32%)、群众认可度(60.39%)、日常行为(58.84%)、学习成绩(47.26%)、支部贡献(39.05%)和所获奖励(23.78%)。当问及“您认为目前学生党员考评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时,31.25学生表示是个人道德素质,29.76%学生表示是个人的服务意识,21.84%学生表示是个人的思想觉悟。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党员考评机制存在系统性不强,缺乏制度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高校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考核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往往容易忽视对个人道德素质、服务意识和思想觉悟的综合测评。
2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2.1严格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程序,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因此,必须严格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培育工作,规范组织发展程序,才能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首先,严格党员组织发展工作。要严格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加强入党发展制度的宣传,让学生了解入党及发展的全过程,确保在发展党员的流程清晰和透明,使党员发展工作都有明确规定,能经得起群众和组织的检验,确保党员组织发展公平、公正。其次,规范组织发展程序。加强对学生入党材料的整理和规范,对学生入党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考察,深入考察了解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思想道德品质,建立多维入党发展考察机制,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制度规范组织发展各个流程,宁缺毋滥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最后,建立党员发展问责制。加强对推荐人和党务人员的工作问责制,构建一套硬性约束机制,对推荐人不了解发展对象情况向党组织进行推荐的,对党务人员违反组织发展相关制度和程序发展党员的,一旦发现要对推荐人和党务人员进行严肃批评和追责,真正杜绝党员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走后门”以及腐败现象,让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2.2构建一体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学生党员培养质量
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性修养有效途径,也是确保党员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缺位现象,已严重影响大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对党理论、路线的深入认同。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体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力度,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党员培养问题。首先,建立一体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要在教育培训的师资、场地、经费上,加大对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学生党支部、院系党总支、学校党委的三级教育培训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培训,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和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党员教育培训,有效增强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真正有效构建入党前、入党中、入党后一体化全过程的教育培训体系。其次,加强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培训。在入党前要着重加强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教育培训,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改正错误的入党理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其在思想上入党。入党中着重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修养,加强党的历史和理论教育,组织其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提高其政治素养,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入党后着重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组织大学生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组织纪律、党性原则以及党的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传达学习,并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帮助大学生党员养成良好的组织观念和党性原则,增强其党员意识。最后,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培训。高校要有效结合红色革命遗址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党员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其对党的认同感。
2.3完善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从严监督,才能确保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质量。首先,完善大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党内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纪律约束,增强党员组织纪律观念。畅通各种投诉和举报有效监督渠道,建立同学监督、老师监督、党组织监督和网络监督的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真正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监督管理制度下有效履行权利和义务。其次,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监督。在发展推荐环节,重点监督推荐人和党务人员是否存在违约组织发展规定“走后门”和收受贿赂等行为;在入选公示环节,重点监督基层党组织是否公开透明,如实公开,并提前通知学生群众及时关注公示情况;在教育培养环节,重点监督基层党组织是否按制度规定和培养计划组织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最后,加强学生党员行为监督。在民主投票环节,重点监督发展对象是否存在弄虑作假和拉票串票现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环节,重点监督学生党员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是否存在有发表不当言论或抹黑党的形象等行为;在入党后教育环节,重点监督学生党员是否及时交纳党费,是否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内学习教育培训和党内活动等情况。
2.4加强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工作,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党员考评机制是检验党员是否为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尺。当前大学生党员考评机制存在系统性不强,缺乏制度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工作,确保科学合理客观考核评价大学生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首先,建立科学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构建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可以采用与大学生党员的谈话直接考核,采用通过侧面群众了解学生党员的间接考核,还可以采用如通过党员自评、党员互评、党内外评议的综合考核,使考评体系既有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现考评公正合理、科学有效。其次,制定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制定要根据学生党员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如政治信仰标准,学习成绩标准,道德品质标准,价值观标准等,标准要公正客观,不能依据评价者的主观意向作为评价标准。明确考核内容既要注意考评标准的全面性,还要注意考评指标的全面性,要对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专业成绩学习和思想道德品质进行综合考评。最后,建立考评结果运用机制。公正客观运用考评结果,使考核评价结果与学生党员的奖惩挂钩。对学生党员连续考评结果为优秀的授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并在评优评先时可以优先考虑。此外,建立党员退出机制,对于学生党员连续考评结果为不合理的,要予以坚决清退出党组织队伍,有效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党员队伍建设的纯洁性。
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须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