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

2018-08-24 10:26孟敏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天问露珠青蛙

孟敏

【创课缘起】

今年讲《归去来兮辞》和《逍遥游》有所“新得”,我爱上了两句话:“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这两句的价值在于提问本身,与问题无关。“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陶行知)而作文也应从提问开始。学会提问绝不是简单的事情,首要解决的是如何给学生一个提问的平台和增强学生自觉提问的意识。所以才有了《天问》这堂课。

【创课思路】

1.教师创设情境,唤醒碰撞,导入主题。

首先,通过板书“天问”,引发学生提问兴趣。其次,通过名人名言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提问的重要意义,进而引申到作文也要从提问开始。

2.学生实践,亲身体味提问乐趣。

多媒体展示一个作文题,让学生亲身实践一下,去提问,去思考。不要求有答案,只要敢于发问就好。要求落在纸面。

3.課后作业,大胆质疑,寻找答案,进一步体味提问的妙处。

一句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学生回去试着提问,并找寻答案。

此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敢于提问;体会提问后找出答案的乐趣;重新认识这句名言,从而对“努力”一词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现场】

一、教师创设情境,唤醒碰撞,导入主题

(板书“天问”)

师:你们可以开始提问了。

生提出有关老师的问题;有关板书的问题;有关此课的问题。例如:什么天?天是谁?什么是问?问什么?为什么不是问天?为什么不是地问?天怎么问?老师为什么要写天问?天问是本课主题,还是要讲讲屈原?

师:“天问”正是本课主题,我是借了个天,主要在问。看同学们的提问这么热情,我这个“天”应是借对了。

(自悟自析:“天问”的课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效果超出预期。如果一开始就冷场,那么这堂课就很艰难了。)

(屏显并要求学生齐读名人名言)

1.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 观察。

—— 鲍波尔

2.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 可能。

—— 陶行知

3.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 毛泽东

4.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 巴尔扎克

5.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 大半。

—— 海森堡

6.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

7.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

—— 印度

8. 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

——英国

(自悟自析:名人名言虽老套,但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课后反思,我觉得此环节可以把齐读变换成一个问题“你喜欢哪一句?”会不会效果更好?)

师:从以上名人名言可看出提问很重要,可是如何提问呢?因为你们是理科生,我就讲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来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启发。

生(抢答):我知道这个故事。

师:那你来讲讲。

(学生讲熟知的版本,教师屏显原版)

1869年德国科学家哥而茨把切掉大脑的青蛙放在冷水里慢慢加热,青蛙被煮死在里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也同样放在冷水里慢慢加热,它则会跳出去。1872年亨滋蔓也做了实验并宣布,如果你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那么青蛙并没有跳出来的打算。1875年,另一个人再次实验得出,正常青蛙可耐受的临界高温大约是36度至37度,如果加热到37.5度,青蛙即使没有立即死亡,也已经丧失了一跃而起的能力,死亡已离它不远了。

(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

师:科学家们总是有疑问,正是疑问让他们奋勇前行。我们今天上的不是科学课,而是语文课。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才会辨明真理,但提问的好处不仅如此,我认为提问也是作文的起点。因为我发现对同样一件事,每个人提问角度或者说思考角度是不一样的,而最终的所得也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是他们都写出了不朽的文章。比如同样是怀才不遇,陶渊明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他得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此句不也流传万世;王勃问“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他得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句激励了多少人;屈原的《天问》,通篇的问题,不见有答案,一样传世不朽。所以,作文也应从提问开始,无论是问自己还是问他人,关键是你要学会提问。下面我们来实践一下。

(自悟自析:名人名言无法让学生有深刻触动,所以增加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以达到目的,虽耗时较多,但是学生无触动便不会有之后积极的参与。我的作文教学观是唤醒、触动,之后才有探究思考,才有作文。可是副作用也明显,就是铺垫太多,课堂时间被我占用太多。虽然已上完课,但依然思考其中的利弊与得失。)

二、学生实践,亲身体味提问乐趣

(屏显)

西方诗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大气,中国诗人从长江流水看到岁月的消逝,从月圆月缺中看到事物的变化……你从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考两分钟,书写三分钟,组织语言一分钟,之后学生开始提问)

3班学生提问:何为自然?为什么水从高处往下流,水从哪里来?为什么荒漠中有大树?为什么枯叶会掉落?为什么叶子上会有水珠?为什么秋天来了叶子会掉落?是爱让它与根相拥,还是报答养育之情?水会停止流淌吗?大自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为什么会有露珠?露珠是怎样形成的?露珠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露珠为什么发光?是什么使露珠发光?为什么春天的叶子是绿色的,秋天的叶子是黄色的?水是透明的吗?如何证明自己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为什么花草树木可以存在于地球?所谓达者为师,为什么小孩一定要听父母的?等等。

2班学生提问:大自然是什么?大自然给我们哪些启示?为什么山上只有一棵树?为什么西方人的思考偏理性,中国人偏感性?为什么西方诗人所想到的是事物的实质,东方诗人所想到的是虚无的东西?到底是大树抛弃了树叶,还是树叶离开了大树?为什么西方以静看静,中国以动看动?水为什么是透明的?沙漠中为什么会有树?为什么叶子和树在一起,最后又离去?为何水能穿石,是不是石头有颗柔软的心?沙漠中的树是为了征服自然,还是为了陪伴沙漠?叶子为什么在树上时是绿色的,落下卻已泛黄?水为什么不能向高处流?树叶为什么会枯黄?为什么东方诗人和西方诗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生物要相互依存才可以存活?为什么西方人以小看大,中国人由大看小?为什么中西方存在差异?是什么造就了世界美景?等等。

(自悟自析:学生们的问题有些是偏离的、跳跃的,可这不是老师规定必须怎样去思考,而是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思考,这才是真实的思考。那么这个设计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只要开始提问就意味着开始思考,只要开始思考就是好事情。2班和3班是我执教的两个班级,差别很大。2班是理科实验班,3班是理科普通班。在课堂上,两个班级表现相差不多,都是平时特别活跃的几个学生发言。课后,我还是有些遗憾的,甚至怀疑自己的创课设计是不是真的对学生有帮助,但我整理过他们写在纸上的提问后,还是很震撼。我领悟到,有时一堂课的收获绝不是多少个学生积极发言的数量统计。)

三、课后作业,大胆质疑,寻找答案,进一步体味提问的妙处

布置作业:“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试着提问,并找出答案。

(自悟自析:此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敢于提问;体会提问后,找出答案的乐趣;重新认识这句名言,从而对“努力”一词有更深刻的认识。不思考不动脑不行,有了思考无行动也是不行的。)

【创课所得】

1.一堂作文课,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与课文的学习同步的。

在讲析《归去来兮辞》和《逍遥游》时,我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曾明确表明自己喜爱文中的问句。所以,我的学生在上《天问》这堂课前,已经有了提问的种子,而本堂课更像是要给种下去的种子松松土,浇浇水,让它能茁壮成长。

2.允许试错,不要打压学生独立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无定式,这是我的认知起点。要允许有不同个性甚至是错误的言论出现。最恐怖的事情绝不是错误,而是连犯错误的勇气都没有。

3.培养一种提问能力,增强自觉提问意识,绝不是一堂课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在学习的方方面面一以贯之。

例如,我的课前学习宣言: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什么是问题?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什么是矛盾?矛盾是你与外界一切人、事、思想、情感的不同之处。我们如何发现矛盾?反思自省和读书是途径之一。

再如,平常课堂任务设计也要注重学生的问题。首先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中得到充分重视,不管他的提问如何。最后,在深入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一下教师是如何思考提问的。这个环节可以说是引导,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如果学生真的认真参与进来,碰撞的火花必可燎原,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内蒙古赤峰实验中学;024000)

猜你喜欢
天问露珠青蛙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传”
“天问一号”的绝招
制造露珠
《读屈原〈天问〉之一》
小露珠去哪儿了
露珠
露珠亮闪闪
小青蛙捉虫
屈原诗·天问
谁能叫醒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