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

2018-08-24 10:51张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明线暗线留白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被广泛用于中國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予人以想象的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语文课堂的满堂灌时代早已过去,害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所以大量的宣讲,过度的解释,最终的结果只是让教师身心俱疲,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并不好。教学的过程也需要留白,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准备太充分,给学生的授课过满,才让他们失去了上升的空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说的大抵也是这个道理。

一、学习审美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留白

优秀的作品通常都会留白,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召唤我们向深一层去挖掘和领悟。从这个角度说,解读留白结构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就成了教学的审美需要,通过这一审美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之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

1.留白是“点破但不说破”

如《皇帝的新装》,这本就是一个离奇夸张而又充满想象的故事,因此文中所有荒诞怪异的行为都是虚构的,不科学的,如果抱着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学习,我们必然欣赏不来。但是当我们读完一遍,能够把握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基础意象之后,回过头再去解读这篇文章,我们才可以发现这其中作者语言运用的巧妙,整体构思的精巧,不得不对大师的手法产生崇拜之情。这就是留白的魅力所在,可以“四两拔千斤”,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需要在课堂上问学生,你都学到了哪些道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掘、去体验、去寻找,而不是生硬的记忆教参上的中心思想。

2.留白是“形散而神不散”

文学创作中“留白”这一技法得到了酣畅的运用。比如《我的母亲》中母亲这个人物令我们肃然起敬,可是对于母亲的身高、衣着、相貌等我们全然不知,作者写了母亲对他的惩罚,可是母亲究竟如何说教,如何施惩,两人如何对话等,我们也不得而知;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作者举重若轻的写了看似不起眼的几件小事就让一位重德垂范的母亲跃然纸上;作者用的笔墨极少,却劲道十足。这些笔墨一经诞生,情感、思想就已定调,呈现出一种醇厚而独特的美学体验,令人如醉如痴。作者的留白经由教学,能使学生也能心领神会,这就是语文的一种审美。

二、在授课过程中灵活掌握“留白”力度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教师的功劳,同时更是学生的功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授课过程中灵活掌握留白力度,给足师生彼此交流和进步的空间。

1.课前预习要两手抓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作,也是必须帮学生养成的基本学习习惯。这个可以带有强迫性质,因此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预习不到位才会上课跟不上。预习可以分为两层目标:一是浅层目标。如掌握生字词、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这个是基本要求,尤其是字词部分教师可以给学生罗列清楚,还可以附带组词、造句等任务,因为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完全没有必要在课堂浪费时间。二是深层次的预习目标,如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题等。这部分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留白,吸引学生思维的火力。例如《雨巷》的预习,戴望舒在《雨巷》中提到“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姑娘?这个问题是不需要标准答案的,丁香姑娘不仅是戴望舒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对人生信念、人生理想等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样朦胧的意向是非常有利于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长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2.授课过程要给足耐心

在授课过程中一味地求快或者毫无章法的拖延,都不是教学的最好状态,快速的满堂灌不可取,但是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想要给学生留白,因此把大部分的内容都放任学生自己去研读,这同样是不理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在预习的部分能够学到了他们大多数已经掌握,还有一些是必须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教授的,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才可以。

比如鲁迅先生的《药》是一篇意蕴很深的小说,这部小说的阅读可以从明线暗线两条线索入手,这个方法学生自己很难掌握。教师可以设计板书空出部分明线和暗线的内容,明线:老栓到刑场买药,让学生依据事情发生的地点补全小说的明线。暗线:秋天后半夜夏瑜喋血牺牲,让学生依据时间顺序补充小说暗线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顺着文章思路,边读边悟,追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蕴。

张静,河北乐亭县新寨镇新寨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明线暗线留白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一元微积分教学之思考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