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四境界”说研读中学语文教材

2018-08-24 10:51张熳玲胡立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冯友兰于勒功利

张熳玲 胡立新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力较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生四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一、“人生四境界”说的核心概念

(一)觉解

觉解是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理论的根本,因此在讨论境界理论的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廓清这一概念的要义。在《新原人》中冯先生指出:“解是了解,……觉是自觉。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了解并且自觉便是觉解。冯友兰先生把觉解视为人的本质。他说:“人是有觉解的东西,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东西”,因此“人生是有觉解底生活,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底动物的生活者”。因为不同的人对事物及人生是否会产生认识,以及产生的认识又有着千差万别,所以“觉解”的程度因人而异而有所不同,进而导致了人们对事物及人生意义的体悟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所处的人生境界也产生了高低之分。“觉解”的程度越深,其所处的境界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人生四境界就是因为觉解程度不同由低到高形成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二)境界

“境界”一词在哲学中是同时具备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主观方面讲,“境界”指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它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主观认知状态。从客观方面讲,“境界”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它能反映出人的内心客观世界,比如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的真假就能反映出其心灵的善恶。并且,关于“境界”的理论只能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它必须符合客观现实,真实地反应人的内心。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造成了每个人对事物和社会的看法和认识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通过“觉解”来阐释人生境界,将它与“人生”这二字搭配,即构成了“人生境界”的独特的意义和内涵,成为衡量人格完善程度的标尺。在冯友兰先生看来,每个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程度上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每个人所处的境界也就不会相同。

二、“人生四境界”说的内容

(一)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与自然界是不同的,自然界是客观世界中的一种情形,而自然境界是一种觉解程度较低的境界。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所谓顺才顺习,可以是一个人的个人习惯,亦可以是一社会的习俗。”[1]在此境界中的人顺才行事,“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2];或顺习而行,“照例行事”。无论是顺才行事还是顺习行事,他本人对于其所行之事都并没有清楚的了解,那么他所做的事对他来说也就没有明确的意义,他对世界的认知是糊里糊涂的,做事全出自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自然性,顺其自然而为之,那么他的境界就如同一个混沌。这样的人他的人生境界就处于自然境界。

(二)功利境界

追求名利的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功利境界”。功利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以自己的“利”为目的的。“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3]冯友兰认为,功利境界虽然不是什么很高的境界,但是也不应该过分责难,功利境界的人也可以做到利己利人。

(三)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的特征是: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以“义”为目的的。义与利是相反相成的,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是“逐利”的行为,追求社会利益的行为则是“行义”的行为。处于道德境界的人知道社会的存在,也明白社会是一个整体,而其本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冯友兰先生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占有为目的。在道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与。在功利境界中,人即于‘与时,其目的亦是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取时,其目的亦是在‘与”[4]。从中可以明白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行为动机是为公还是为私,为公就是道德境界,为私则是功利境界。

(四)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知天”、“事天”的。此境界中的人对于宇宙人生有了完全的了解,不仅了解了整个社会,明白人是社会的一员,而且了解在社会之上还有宇宙的存在,人也是宇宙的一份子。冯友兰先生说:“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皆以服务于宇宙为目的。他们对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他们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全体——宇宙。……所以他们所做的事,便是为宇宙服务。”[5]处于天地境界的人不仅仅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应该对天地宇宙有所贡献。

天地境界超越道德境界,但又与自然境界区别开来。自然境界是觉解程度最少的,其人格还很不完善,而天地境界是人格已经趋于完美,觉解程度最高。自然境界是天地之初人与万物没有分别,而天地境界是经历了功利境界、道德境界的超越而重新达到一种积极的与万物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实然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然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三、案例分析

(一)鲁迅的《祝福》与自然境界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典型的自然境界的人,她的行为是顺才顺习的,她对世界的认知是混沌的。因此,会不断询问“人死了后究竟有没有魂灵”,而且会对柳妈的话深信不疑,柳妈跟她说“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她对此完全没有认知,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柳妈又告诉她“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于是她就顺从这个习俗花了所有的积蓄买了门槛,而不问为何要如此行事,其意义何在,是否真的就能解决她的问题。这样的祥林嫂就是典型的自然境界的人,她對世界宇宙的觉解程度低,甚至觉解很少,所以她的行为是顺才顺习的,只是依据自然规律或者社会习俗去完成,没有主体意识。自然境界中人的一切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自然人,只遵从人的本性。

(二)《我的叔叔于勒》与功利境界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小说。课文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于勒是个败家子,不仅挥霍尽了自己应得的财产,而且“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部分财产。受尽拖累的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但没想到于勒竟然发了财,而且来信“希望能够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是小说就随着于勒的贫富变化,一步步推向高潮。小说的主题旨在探讨金钱观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人们信奉金钱至上的觀念,温情的亲人关系变成了功利的金钱关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里所描写的社会环境下的那些信奉金钱至上观的人就是处于功利境界的人,最直接的利益关系,这一境界的人都是为“利”的,小说里“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金钱”。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财富的多少,是否对我有利的基础上,小说里“我”的二姐的婚姻也是因为“于勒发了财”才促成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小说里的人物就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处于功利境界的人。

(三)《烛之武退秦师》与道德境界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文中的烛之武就是一个处于道德境界的人。烛之武是在“晋候、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处境下去劝说秦伯的,并且从“‘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烛之武年轻时并不得郑伯重用,但是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却希望烛之武能够为国出力。而这紧张的局势下,烛之武一旦接受郑伯的要求,那么他家面对的可能是无情的斩杀,有可能一去不还。烛之武怕死吗?当郑伯跟他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既是陈述事实,但也可以说是一种威胁。烛之武无论去不去都可能是死,但他还是去了,而让他愿意赴险的绝不是郑伯的这句或道歉或威胁的话,而是他作为一个郑国的子民对国家的热爱,他愿意为国家的安危奔赴险地。这种对家国的热爱之情才是真正能够驱动他去往秦军说服秦伯退兵的根本原因,而这也是烛之武道德境界的体现。道德境界是从公的立场出发,不为个人小利,而以家国利益优先。

(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天地境界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有“孤偏盖全唐”之称。谈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宇宙观念,还得参照闻一多先生的观点,即从初唐开始,诗人“已从美的暂促性中”逐渐领悟到一种宇宙意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观念,并把这种观念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在诗中体现、表达出来。这种“永恒”观念,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说,乃是“一个最缥缈,又最实在,令人惊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在它面前一切都变渺小了,一切都没有了”[6],但就在顿悟的刹那间,诗人变成了“哲人”,进入了一个寥廓、宁静、神奇的境界。

诗人看到月亮的亘古长存,长江的滔滔不绝,不由生出了人的渺小之感来,因此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人生无望,而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不能永恒,但是人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却也是另一种状态的永恒。至此,诗人的心境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一种我与宇宙同在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天地境界,是超出道德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四、小结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是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了解“人生四境界”说之前应当弄清楚“觉解”和“境界”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含义。人生四境界也是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于每个人的觉解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与中学语文具体篇目结合起来研究,是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且人生四境界是与人息息相关的,作者所做文章也会渗透进作者的思想境界或者是作品里的人物也有自身的思想境界,而这些都是可以结合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进行探讨的。此外,还能给读者提出一种新的解读文章的思路。

参考文献:

[1][2][4]冯友兰.新原人[A].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J].政工学刊,2015,(05):90.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496.

[6]吴小如.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5):60-68. [2017-09-13].

张熳玲,黄冈师范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胡立新,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冯友兰于勒功利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最好的尊重
我不想让你误会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