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8-08-24 10:48刘胜如
新一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兴趣实践创新

刘胜如

摘 要:语文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不拘一格,不断思考语文教学创新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喜爱。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创新;实践

小学语文中,“语文应用”和“语言交流”贯穿语文教授始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孩子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围绕两大模块展开,互相交流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主动性,活跃课堂,综合归纳众多评价意见,取长补短,既简便易行,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成长需要,教师适度把握,穿插进入课堂教学内容,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式,当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发展。

一、确定单元主题,进行线索性学习思考,提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如果细分之,一二年级是基础,三年级是过渡,三年级以上的课程就是综合性的能力训练,此时课文以各种题材的文章呈现出来,将字词句段篇章综合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里我提出“立足课内拓展阅读,融入情感全面提升”的教学策略,做到基础知识和能力情谊的三向提升,已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课例的线索提取分析与阅读理解

以阅读的方式进行学习,能让学生抓住重点,例如在小学语文中课文《窃读记》《小苗与大叔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等课文,其主题就是“读书”,包括读书的经历,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找出一个中心,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例如《窃读记》的体裁是记叙文,其六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抓住这六要素就可以明白文章的内容,这就是文章的线索,《小苗与大叔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都是讲读书的作用和意义,抓住这个问题是能够找到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

(二)立足课内,拓展课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除了学习课文内容外,应该将与读书有关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读书的课文学习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学阶段正是“人初性善”之时,加强中国传统经典诵读,提高潜在的人文素养是“塑造人,国家安,促发展”的重要教学方针和内容。中华文明史,泱泱五千年,源远流长,“经史子集,儒家经典”传诵当下,“四书五经,百家争鸣”脍炙人口,“以文化营养提升品格,以经典人文提高素养”,要从幼儿做起,方能“积跬步以至千里,重人文而完善人性”,培养“品德为先,仁义礼智信”的未来建设者。例如在读书中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即是“修身”,“以修身而修心,以心养身”,在小学经典诵读中,我选取了四书的“《大学》和《中庸》”,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代表作“《孝经》”等,分别向孩子们传授“学习、处事、观念和孝亲”等方面应有的基本观念和精神,并引导孩子融身实践。

二、激发兴趣,启发多种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一)多媒体的运用和兴趣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投之于学生的“耳鼻口舌身意”的感官,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全方位投入英语学习中,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同时提高学生兴趣,化枯燥为神奇,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目标的达成,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围绕“语文知识模块”,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知识学习和提高,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其内容的故事性本身就能引发学生兴趣,而且情节通俗简洁易懂,教师完全可以下放给学生学习,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提纲方式,步步推进,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练习和提高,最终达到“交流、理解和表达”的目的。信息技术集合声音、图画于一体,是通过多种感官的接触,达到直观形象和立体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切身体会。在语文教学之中,在不同阶段应用多媒体,达到不同作用。

(二)用心感悟,体会情感,抒发自己最真实的理解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一个是说,一个是写,纵观整个语文教学制度,是把语言融入文字,以文字为主要表达对象,展现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对于课文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培养的是学生的材料组织与表达感悟能力,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内心,融入自己的情感,将心里要说的话说出来,通过一定的手法和构思,去进行事件的再现与升华。其实语文中的阅读写作和文章理解是對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察与锻炼,这里面有知识的运用,有能力的体现,更有自我感悟的流露与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不断的积累入手,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运用与阅读能力,并且从中学会技巧的使用与情感的表达,充分调动自己内心的情感,达到自己和作者的思想相互融合的程度。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内,将课内的文章吃透,然后进行课外的引申与拓展,将课外的文章与课内有机联系起来,获得整体提升的效果,同时在课堂之中进行兴趣的融入,给学生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从而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语文的分析水平和概括水平,特别是这对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教师更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兴趣实践创新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