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茹玲
(配套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诗歌》)
【创课缘起】
一位不知名的诗人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要说:“青春的激情唯有诗歌可以放飞,青春的理想唯有诗歌可以长青,青春的记忆唯有诗歌可以沉淀。”然而,诗歌写作教学历来是被边缘化或者直接被忽略的。所幸,在新修订的教材中,九(上)第一单元写作出现了“写诗歌”。在这样的欣喜中,如何有创意地教学生们写诗,成了一件充满诗意与挑战的事。
中考可以没有诗歌,但青春不能没有诗歌。
【创课思路】
在九上第一单元“写作导引”中明确指出:“如果要写得诗味浓一些,可以借助形象,并融入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基于此,可以“意象”为切入点,展开诗歌写作教学。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意象是外在形象与诗人内在情意的交融。把握了意象,就是拿到了一把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
具体教学思路如下:首先,从《雨说》中的“我”开始,分析“我是谁”,弄清“意象是什么”。其次,通过对自我个性特点的分析,找到最能承载个人情感的具体意象,明确“谁是我”,寻找到生活中的自我。然后,通过“我想说”的环节,说出想说的话,吐露真实情感。再次,让“请它说”,形成由生活到诗歌的转换。最后,在修辞上稍加整理,就能成为诗的语言了。
整个过程简洁,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从哲学到生活,再到诗歌,看似高深的东西,通过简单的拆解,变得轻松容易了。
【教学现场】
一、再读《雨说》,明确意象——“我”是谁
1.“我”是谁。
(屏显)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师:重温郑愁予的《雨说》,寻找最具上镜率的字眼,你发现是哪个字?
生:“我”。
师:这个“我”究竟是谁?
生:“我”是四月的春雨。因为诗歌的题目是《雨说》,这里的“我”肯定是雨。屏幕上的第一句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所以,“我”就是四月的春雨。
师:这个逻辑很清晰,分析得不错。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我认为,“我”是诗人郑愁予。因为诗歌有个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中国孩子歌唱的肯定就是诗人自己了。
师:关注副标题,推理也很清晰,让人无法反驳。这个答案是否最标准呢?
生:我觉得,“我”是春天的使者、是爱与天使的化身。
师:为什么?
生:大屏幕最后一句“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表明了我是奉献者,只要孩子们生活得幸福甜蜜了,我可以牺牲一切。这不是天使是什么?
师:分析得非常精彩!看起来,每一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
2.明确“我”的内涵。
生:从外在来看,“我”是春雨,但从内在来看,“我”又是作者自己。
师:那春天的使者呢?
生:那是作者对自己的希望。
师:那它是外在还是内在呢?
生:应该也是内在的。
师:内在与外在的说法很形象,意思也有了,但不够准确。
生:作者是通过“雨”这个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情感与愿望的。
师:这个说法非常准确,我稍微补充一下。诗人借助“雨”这个具体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亲近、关爱与祝福,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屏显)
在“雨”这个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身上,可以恰当地承载作者所需要表达的很多主观的情感。“雨”就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它在诗歌中的专有名称叫“意象”。
师:知道意象这个概念后,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文章或诗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具体的意象。
3.诗歌“意象”例谈。
生:我们学过《爱莲说》,文中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借莲花出自淤泥而依旧美丽的特点,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与节操。这里的“蓮”就是意象。
师:大家说他的分析对吗?
生:对!
生:王之涣在《凉州词》中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借羌笛凄切哀怨的声音,来表达戍边将士的凄苦生活和诗人的凄凉哀愁。这里的“羌笛”就是意象。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句诗,说说其中的意象分别是 什么。
(屏显)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生(齐):菊花与石灰。
师:非常正确。诗人郑思肖借菊花枯死枝头、孤傲绝俗的特点来表达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诗人于谦则借石灰烧成粉依然洁白的特点,表达自己立志做清白之人。现在看来,意象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它能说出我想说的话,也能表达我心中最真实的情感。接下来,大家想一起与它来玩玩吗?
生(齐):想!
师:那我们就先来找“我”。
二、反观生活,寻找意象——谁是“我”
1.大家眼中的“我”。
师: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大家一起找找我”。请大家注意,这不是玩躲猫猫的游戏,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最准确的自我。
(屏显)
小组合作:用两三句话描述自我,并请同组的伙伴评价你的描述是否准确。
2.现实中的“我”。
师:找到自我后,大家一定会感慨:原来我是这样的呀!或者,我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同时,你也一定会有一些忍不住想说的话。现在拿出纸笔,把它们写出来。
(屏显)
写出你近段时光中最快乐、最悲伤或最郁闷的事情(情绪)。
3.物化的“我”。
师: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在尽力地寻找真实的自我或真实的情感。这个内容我们先不忙着展示。写作的过程多少有点辛苦,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寻找我的代言人(物)”。
(屏显)
结合刚才的写作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与你的个性最像,最能代替你去表达你内心情感的具体事物。
师:同学们基本上都找出了自己的代言人或物,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让大家评价一下它是否能为你代言。如果不恰当,就请大家核议后再选择。
4.诗中的“我”。
师:热烈的交流终于结束了,可见大家的代言物都选定了。接下来,就将是奇迹诞生的时刻。古人说,“天人合一”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我们没那么厉害,就降个等级,来个“物我合一”。虽然境界高,但玩起来很简单。很多时候,越是高深的东西,越是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将你上一次的写作内容进行修改,将所有的“我”,都替换成物化的“我”(即代言物),然后再将语句调整通顺。
(学生再次写作)
师:大家们的作品已经写了两次了,刚才我看了几个同学的诗歌,已经很有点诗歌的味道了。有的同学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读给大家听了。不过别着急,请像我们每次自拍之后,还要经过一道工序的处理,才会把照片发到朋友圈一样,我们也还要等一下。
生:美颜吗?
师:对,我们也要为诗歌来“美颜”!
三、巧用修辞,写出诗味——为“我”美颜
1.再读《雨说》,感受修辞。
师:没有“美颜相机”,我们要怎么做呢?先来读读《雨说》——
(屏显)
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师:请说说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都运用了拟人手法。
师:很好,看来学习课文时你很认真。文章多次使用拟人手法,如果删去,这几个句子就没有那么美了。作为初学者,我们用点最基本的就可以了。现在,请大家动起来,为你的诗歌“美 颜”吧!
2.运用修辞,为诗“美颜”。
师:我看到有位同学的诗写得不错,但他却不太会使用“美颜相机”。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屏显原文)
我是一棵卑微的小草/在寒冬里/我被冰雪冻僵/但春天到来时/我才发现/只要根还在/我就又充满了活力
——《草说》
(升格示范)
草说,当寒冬挥起利剑/无情地将我斩杀/我为根吹上一口仙气/只等春风对它耳语/将它唤醒/那时,我高昂的头颅/将染绿整个大地
——《草说》
师:谁来说说升格后的诗歌意象、代言与 诗意?
生:草是意象,是“我”的代言,表达了“只要根还在,就能染绿春天”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类似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
师:很好!原诗本就有这个意思,经过我们修改之后,语言更美,诗味更浓。
四、归纳意象,诗以言志——“我”归何处
1.归纳意象,明确“言志”。
师:当然,无论是意象,还是修辞,都不是诗歌最重要的地方。大家想想,郑愁予的“雨”最终想说的是什么?
生:他想化身为爱与天使,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带去幸福与甜蜜。
师:是的,这才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而“雨”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已。就像周敦颐借“莲”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洁身自爱与坚贞品格;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屏显)
诗人通过意象这一具体的事物,代自己而言,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怀,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此所谓“诗以言志”,是诗的最本质特征。
师:请大家再次品读自己的诗歌,看它是否在“言志”。
2.读诗改诗,言志为上。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自己所写之诗歌,先读后品,讨论评价诗中是否“言志”。如果没有,大家一起讨论修改。
3.佳作推介,共赏好诗。
各组推介优秀作品,全班朗读展示。
【创课所得】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 实感。”
首先,为了避免写作中常见的大话与空话,我让学生们从心理认识的角度审视自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這个环节的写作就像平时的练笔一样,是比较轻松的。这是生活的体现。
其次,“寻找代言”环节就是一个意象转换的过程,而且强调体现自我,做起来也不是那么艰难。重要的是,通过这么一转换,学生们发现了,原来,写诗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
再次,“美颜相机”的环节,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它就是一个通过修辞来美化的过程。而且,比喻、拟人等方法对他们而言,也是相当容易的。好几个学生都感叹,我也可以把诗歌写得这么 美呀!
最后,“诗言志”的环节,是对真情实感的再次强调,也是诗歌本质的一个回归。这一点是有难度的,学生处理的也不是那么好,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开始。
品读学生们的创作,我发觉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确实还比较稚嫩,也有很多不太流畅的地方,但将语言进行美化的意识已经有了,情感也是真实的。相信在“美颜”的引领下,他们诗意的脚步也将迈向远方。
【学生作品】
笔说——对手无言的低语
刘 玲
(第一稿)九年级了,作业可真多,每天仿佛一睁眼就要开始学习,作业终于做完了,也到了又要闭眼的时候了。喜欢的航模,再没摸过了,想做的实验,也不太可能了。还有旅行,也全都被屏蔽了。
(第二稿)笔说,别总是时时依赖着我/你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你可曾与航模有过一次约会/你可曾对实验室有过一个承诺/你可曾挑战过雪山草地/ 你可曾攀登过长城泰山
(第三稿)笔说,别总是时时依赖着我/张开手指,放下我/去温柔地抚摸寂寞的航模/去用试剂与烧杯弹唱一曲实验室之歌/去耐心地捋捋雪山草地的长须/去轻轻抚平泰山长城的皱纹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教研所;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