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莎
吳文化古老而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使之成为语文教学优质的课程资源之一。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温和儒雅的吴文化日益边缘化、淡漠化。作为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苏州,这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曾经,一口吴侬软语是姑苏古城的标志,如今,在街头巷尾再难觅其正宗,哪怕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孩子也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窥一斑可知全豹,从这个小小的缩影里,我们不难看出,吴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弱势。在如今唯考试论的大背景下,地方特色文化的教育被压缩到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家长无所谓,直接导致了吴文化教育在各个阶段教育中的缺失。原因无非是吴文化与考试、分数关系的淡薄。但是笔者认为,地方特色文化是一方水土的根脉,应该予以极力的保护和弘扬。
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兴起并迅速扩大的,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好、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度重视技术教育而轻视人文素质是一种通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比较偏重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人文知识,缺失人文精神。职业教育成了“制器”,而非育人。这不仅使得高职教育走向瓶颈,而且也削弱了学校育人的终极功能。
作为高职教育中基础课的代表,语文教学模式一如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一样,以课本为主,单向知识灌输——老师讲、学生听。又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学生往往在语文学习上比较轻慢,觉得语文课索然无味,不是在课堂上走神就是小动作不断,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也因为这样的现状,所以个别高职语文课教师亦觉得所任教的课程如“鸡肋”而缺乏改革的热情与动力。笔者认为,既然高职语文教学摆脱了考试的羁绊,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就更应该担当起传播、发扬地方文化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进一步提升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苏州地方特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吴文化涵义及主要特征
(一)吴文化的涵义
吴地文化(吴文化)和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就概念而言,吴文化就是吴地的区域文化。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立国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吴文化源远流长。它以一万年前的太湖三山岛旧石器文化为源头,历经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发展序列,成为吴文化的基础。直到距今约3100年的商朝末年,泰伯、仲雍兄弟为了让位给弟弟季历而离开黄河流域的周族部落,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地来到了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为了融入当地的土著,与之和谐相处,便学着当地荆蛮“文身断发”。他们谦让的行为受到荆蛮的推崇,从而归之千余家,泰伯建立了勾吴古国。从那时起到春秋末期吴国为越国所灭,历时七百年的吴国,融合中原文化与荆蛮土著文化建构了吴文化,在中华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吴国虽亡,而吴文化在吴地继续发展,经过从东晋到南朝、从南宋到明清以及近代的三大繁荣期,最终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文化特征,在文化中心南移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历史文化的传承、经济的发展沿革、语言风俗的流续影响,吴地的核心地带和文化重心一直在太湖流域,旁及苏北沿江与宁镇地区。作为古吴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吴王阖闾建城的地方,苏州吴韵最浓,在个性气质、经济发展、性格秉赋、处事方式、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吴文化特色,故笔者在本文中所解读与研究的吴文化皆以苏州的地方文化为主。
(二)吴文化的主要特征
1.谦让与包容
勾吴古国的建立是吴文化的缘起。这一文化最初的构成是泰伯带来的周文化与江南土著文化融汇、整合而成的文化。因为代表人物泰伯三让王位南奔吴地,荆蛮义之,所以吴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谦让”之德,这是吴文化的风骨。在泰伯立勾吴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勾吴更像是一个部落而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国。直到周章执政时期,才正式受封,列为诸侯,真正成为了世所认可的诸侯国,可见其低调与谦和。
周文化与江南土著文化两者相对比来说,周文化比较先进,而江南土著文化处于低位,经过泰伯的“端委”以治,再经历代吴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最终融汇成一种比较高位的文明——勾吴文化,这一过程已经准确地表明:吴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杂交型”的文化,又着博采众长的包容之美。它的包容性、开放性逐渐形成传统,为吴文化种下了接纳异质文化的内在基因。其后,吴文化的发展又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与外来区域文化的融会和整合。每一次文化的交融都给吴文化带来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对后世的吴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素雅与仁善
江南水乡历来给人以温润之感,这不仅在于湿润的气候,更因为长久以来吴文化的积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传统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组成了苏州所特有的街巷风貌,直至今天,苏州古城区还保留着2500年前阖闾造城时的格局,传递着历史与文化的气息。没有金碧辉煌的彩绘,没有高大恢宏的建筑,江南水乡以它的特有的灵动向我们展示了朴素雅致、安静舒适、温情脉脉的柔美意境。姑苏如一卷写意山水画,桥塔街巷、牌楼古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四乡村镇,彰显着古意沉沉。秀丽的自然山水与古朴的苏式建筑交融化合,仿佛身在画中游,感受到阵阵质朴素雅的美好。
吴侬软语,优美柔和,婉转动听,柔糯可人,素雅绵软。吴语体现了浓浓古老的遗韵和骨子里的书卷气。自先秦时起,吴语就享有“软、糯、甜、媚”的赞誉,而“如水般柔”是其最大特征。在“柔如水”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自然以“仁”为标准,这一标准恰恰契合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吴地人认为达到“仁”的境界,才能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仁义、诚信、团结、友善。而这样的思想也内化和外延到了吴文化的各个支脉中去,无论是画风文雅的吴门画派亦或者是古典精巧的苏绣艺术,展现的无不是素雅之情、仁善之风。
3.尚德與崇文
吴文化作为太湖流域文化的重要核心和中国古代文化水准巅峰的区域之一,具有“尚德”的文化特征。始于泰伯奔吴的吴文化,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所以后人一直视“尚德”为吴文化的灵魂。吴国后期,季札的谦让、诚信、重义更为后世吴文化沉淀了“尚德”的特质。吴王阖闾执政期间,“厚爱其民”始终作为他的执政之道,主张“恤民同劳,安君治民”。这样的思想不仅塑造了一个伟岸的王者形象,也极大地扩充了吴文化的精神内涵。汉代高士梁鸿、明代东林八贤、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还有大批廉洁勤政的官员如于谦、杨震、范仲淹等都是得到吴地人民尊重的道德楷模。可见,尚德的传统在吴文化中是不断被传承的。
崇文是吴文化的另一精神要义。吴地尽管在发迹之初经历了春秋战国时代滚滚战尘,但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苏州变成了“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吴文化的发展更是向诗意而行。东晋中、后期和南朝时期,玄学盛行,崇尚清谈,书画、诗文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南朝诗人从古体诗中探求新体,为唐朝的各种近体诗奠定了基础。吴地繁荣的经济催生了炽盛的文风,崇文的思想在吴地文化中一直都是主流。纵观历史,吴地人文荟萃,流传至今的关于吴地风土人情的诗文数不胜数。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有形”文化遗产,又有许多以非物质的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成为我们可贵的教育资源。
二、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内容
(一)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现在的时代,信息瞬间千变万化,竞争激烈,仅仅掌握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才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即“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既要注重技术能力,也不能忽视文化素质的培育。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偏低。吴文化的融入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利用尚德向善、包容开放、刚柔相济等吴文化精神内涵去渗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来培养他们文明儒雅内秀的气质、和谐宽容开放的心态、勤奋至德仁爱的品格。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现代高素质劳动者。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创新对人文因素的要求
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高职教育甚至于普通教育的最大弊病恰恰就在于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够。例如我们学生在面对考试、考工的时候,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来做。如果是参加如技能大赛等重大活动时,更是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高度统一自己的技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更快、更高、更强。但这样的教育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比如,笔者所在的专业为服装设计,本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专业,但是在许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的学习过程当中,模式化、陈旧化的教学与评价模式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没有了想象力就更妄谈什么创新能力了。实际上,要培养创新能力,就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而吴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外延正好成为了人文教育有力的抓手。笔者曾经尝试将水乡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设计出了一系列带有水乡服饰元素的服装,在毕业设计展上大放异彩,获得了专家、老师们的好评。可见,创新离不开想象,而培养想象力,则离不开人文教育,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育对于提升人文教育的品质,特别对于笔者所在的此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非常重要。
3.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看重毕业生潜在的素质与能力。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是否具有坚韧的心理素质……适应市场要求成为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条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生在就业中必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业后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能够培育学生的阅读、写作、口才、演讲、调查等综合实践能力,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还能培养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毕业生的文化底蕴能展现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一个学校如果能坚持引入地方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独特的创新创意,那么这个学校的口碑也会随着高素质的毕业生而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于学校发展也是一种良性循环。同时,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为高职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的地位提供了可能。
(二)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
1.吴文化知识教学
“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苏州的吴文化作为人文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外延形式非常丰富,有形的如苏州园林、苏州古镇、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缂丝、吴地绘画、吴地诗文……不一而足,无形的如评弹、昆曲、吴歌、苏州方言……种类繁多,这些都成为高职语文教学宝贵的资源。尽管并不能直接应用到教学中去,但是经过一定的方式加以改编之后,必然会成为高职语文教学的宝库。遗憾的是通过笔者的实际调查和亲身经历,如今了解吴文化的学生寥寥无几,可能连基本的知识都不具备,如范仲淹为苏州的教育做过什么?临顿路名称的由来?七里山塘是谁开凿的?四月十四轧神仙轧的是哪位神仙?这些问题都变成了难题,这让笔者忧心忡忡。如此丰富的吴文化知识宝库就此被漠视和闲置,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吴文化的魅力在于深入的挖掘,但如果学生连皮毛都还不懂得,又何谈兴趣与动力进一步深入挖掘呢?
2.吳文化审美教学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专业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艺术类,如笔者执教的服装设计专业。作为班主任,笔者经常听到的专业课教师的抱怨就是“学生的审美眼光怎么那么差?”、“怎么都做出这样的作业?”……可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快餐文化的盛行,浮躁的心态影响着一切,狭窄的知识面又限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吴文化沉静如水,无论的巧夺天工的苏绣技艺,还是精雕细刻的桃花坞木刻年画,或者是香山帮工匠们一钻一凿打造的苏式园林,无不呈现的是一种精工细作的“慢工出细活”,浮躁和速度似乎与吴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吴文化的浸润首先能使学生们“慢”下来、沉下来。其次,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使得吴文化不论在诗文、绘画还是工艺、篆刻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淀。学生们可要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吴文化之美,通过临摹、品读去开阔眼界,提升审美品位。知识层面的多样化能够使得高职学生迅速摆脱井底之蛙的视野,迈上一个新的平台。所以,在苏州的吴文化教学中,一定要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浸润到吴文化的海洋中,充分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这对高职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吴文化精神教学
吴文化是有着鲜明个性的一种地缘文化,最鲜明的特质就是融合、创新、务实、崇文,这也是苏州这座城市的精神。其中,融合是指吴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和海纳百川的气魄与特质,是吴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之源。崇文是吴文化的最深层的精神特质,是吴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是千百年来吴地快速发展的核心精神力量。例如苏州的古镇,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可以展现其小桥流水、清丽雅致的建筑和环境特色外,每个古镇往往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都能够找到至少一位具有历史影响力的大文人或者大富豪。如周庄古镇的沈万三,富可敌国;同里古镇从南宋到清末,有状元1人、进士42人;甪直古镇的“叶圣陶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这些名人的身上,我们都能深深地去体悟文人巨匠的文化灵魂、巨商富贾的成长之路,他们的身上正体现了苏州的吴文化那种崇文重教、义利兼顾、务实进取、刚柔相济的精神内涵。从精神层面去给与学生震撼与教育,用鲜活的人文事例去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定格。
三、吴文化融入地方高职语文教学对策探析
文化,即“人文教化”,意指通过人文来实现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一个学生应该从文化角度对自己的成熟过程承担责任.这是通往成年道路的权利与责任”。高职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是有期许的。吴文化的融入正好可以很好地实现人文教育。因此,笔者认为想要把吴文化更好地融入地方高职语文教学就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二是打破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藩篱,多样化地进行吴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编制系统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吴文化校本教材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优美的环境、古老的技艺、温润的气候都使得苏州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每一样都让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诗意江南,无数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苏州的吴文化同样悠久而璀璨,人文与科技并行的吴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众多国宝级的艺术形式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成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公认的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吴文化校本教材,这实在是一种遗憾。究其原因,无非是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位与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不断萎靡。
所以,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开发出一本系统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吴文化校本教材。利用苏州丰富的吴文化资源,开发独特的教学内容,加深学校的吴文化底蕴。
1.全面体现吴文化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本合格的吴文化校本教材,当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全面体现吴文化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清楚明白什么是吴文化。在编制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始终以吴文化尚德向善、智慧灵动、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务实进取、义利兼顾、崇文重教、刚柔相济的精神为准绳来串联起各块教学内容。在编制的过程中要兼顾人文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吴文化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吴文化多样形式背后的精神意蕴。可以参考目前比较成熟的吴文化读本的编纂方式,但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要进行深入的挖掘,不能流于表面,仅仅去了解感性的、形象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后深入地思考,体味吴文化的精髓,以吴文化的文化内涵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达到育人的终极目标。
2.编选内容贴合学生生活实际
如今的高职学生正在由90后向00后过渡。这一代学生是在快餐文化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在编写吴文化校本教材的时候我们在选择相关的内容时,尽量考虑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相关联的内容,是他们的身边事、身边人。尽管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本土文化的一些生存空间被挤压,但是植根于生活的吴文化还是有着强大的魅力。我们在选择校本教材内容的时候,可以舍弃一些年代久远的、生涩难懂的部分,尽可能选择一些比较著名的,可以与某些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甚至是街巷美食相关联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乏味的说教只能让学生离吴文化越来越远。在编辑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主体也参与到校本教材的编制中来,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愿意去尝试了解的内容,这样编制完成的教材才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比如苏州的海棠糕、捏面人、作糖画……这些生活中能体会到的琐事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比起长篇累牍的古文诗词,可能生动有趣又生活化的课文内容能引起学生更好的共鸣。毕竟作为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学习能力和素养本身不高,如果从阳春白雪入手可能并不合适。又比如五月端午祭伍子胥。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吴地相传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祭胥王、迎水仙、赛龙舟的活动,已经是吴地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语文老师可将这一习俗的来源、伍子胥的故事以及历史传说等融入语文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查询有关资料。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习到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3.针对不同专业进行量身定制
高职语文教学一直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壁垒。语文教学没有有机地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去,忽视各专业之间的差异,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走出这种困境,高职语文教学就必须突出专业特色,“打破目前语文教学与专业教育割裂开的现象,形成一种与专业交叉、向专业辐射的教学模式,才能改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确立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目前高职的语文教材是统一的,缺乏个性和灵活性。拟开发的吴文化校本教材应该根据不同专业服务于不同的学生,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服务,突出实用性,彰显地方特色、专业特色,选取不同的侧重点,增强灵活性,增加吸引力。
专业性质的不同使得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甚至于男女生比例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有十六个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男生寥寥,以个位数计;机电一体化专业则正相反,女生是稀有生物。如此大的反差使得高职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吴文化的认可与学习动力也是差距悬殊。因此,语文教师在编制吴文化校本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所学专业是偏向于人文美学、设计创意,还是应用技术、操作实践。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其创意能力与工作成效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所以,给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吴文化校本教材的时候,就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侧重美学欣赏、创意制作、服饰文化、丝绸文化等方面。而对于电子加工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更侧重于专业技术的培养,所以面向他们的吴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应侧重于人文精神内涵的教化,注重可实践、可操作性。又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语文功底较好,就可以更多的为他们引入吴门画派的精品画作、古韵今风的吴地诗文,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文学艺术修养,提升设计能力。为每一个专业量身定制吴文化校本课程,形成系列的同时也增添了学校的吴文化底蕴,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掘吴文化的应用价值
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吴文化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吴文化学习的空间。在学校里,积极策划形式多样的吴文化校园活动,尽量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渲染学习吴文化的良好氛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校外,高职语文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获取信息,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深入发掘吴文化的应用价值。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吴文化特色课堂
通过开展吴文化综合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知识,同时,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知识与技能,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内化吴文化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吴文化的学习,重在指导学生参与实践。
在校内,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探索和研究,找寻答案,最终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方式。如笔者就在任教班级进行过一次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我眼中的姑苏吴文化”,关于“衣、食、住、行”。笔者采用了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分别探究“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苏州吴文化特色。比如“衣”可延伸出如丝绸、缂丝、苏绣、水乡服饰、昆曲服饰、苏作旗袍等丰富的内容;“食”的内容更广泛,苏州小吃、苏帮菜、船菜都成为了可以选取的内容;“住”指的是苏州的建筑,包括园林也包括民居,建筑特点、结构颜色,林林总总;“行”指的是苏州街巷的历史,扩展到了地名文化的研究……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有资料收集组、文稿编写小组、PPT制作小组、口语汇报小组。各小组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由文稿编写小组进行筛选编写,PPT制作小组做成精美的展示文稿,最后由口语汇报小组向全班进行口头汇报,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笔者任教的四个班级都进行了此项活动,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制作的PPT亦声画同步、精美无比,口头汇报风格迥异,有文艺、有搞笑、有生动、有抒情……到达了绝佳的教学效果。在觀赏他组作品的时候,其实也是为所有在座的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学生们对于这样的形式表示非常欢迎。笔者认为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活干”,每人各司其职。当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应适时予以指点,及时开拓思路、提供帮助,使教师成为学生吴文化实践活动的引导着、合作者。
在校外进行吴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则需要学校和一些职能部门的配合。可喜的是,苏州市政府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好,无论是街道还是团市委都经常组织此类活动。如笔者所在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曾经做过此类尝试。笔者曾带领学生前往昆曲博物馆进行吴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昆曲博物馆位于平江路上的中张家巷,本身就是一个“人家尽枕河”的典型环境场景,易让人有在画作中游之感。古朴的昆曲博物馆原是晋商会馆,建筑极富特色。学生们在泛黄的灯光下,聆听嘤嘤伊伊的昆曲,尽管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在理解上颇为困难,但演出后的上台体验却让他们跃跃欲试——学几个动作,来一个身段,披一披行头,让学生兴奋不已,无形中点燃了他们心中对吴文化的学习热情。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从感官上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2.打造特色学生社团,延展吴文化的教学空间
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想要取得好的成效,依靠次数有限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不够的。笔者一直思考的是如何把这样的活动固态化,使得学生能在长期的接触中产生兴趣进而传承。学生社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项了。现在的学生受西风东进的影响,喜欢的多是Hip hop、动漫Cosplay这样的舶来品。笔者所在学校的几十个社团里,这样的社团不在少数。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此,笔者就想到,如果把吴文化引入高职学校的学生社团,在众多学生中选择对此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提升学生的吴文化素养,通过辐射作用将吴文化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更多的学生走进吴文化,热爱吴文化。在学生层面,在社团中,学生可以研究吴文化的来源,可以分析吴文化的经典,可以通过社团学刊,通过网络传播吴文化的精髓。作为学校层面也可以聘请一些吴文化的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定期参加社团活动,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如此一来,相信吴文化会得到更多高职学生的内心认同,进而传承发展。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拓展学生吴文化视野
所谓“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就是一方面将优秀的吴文化技艺引入校园,引入专业学习;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吴文化传承基地,组织各类参观体验。笔者所在学校在“请进来”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早在2011年,笔者所在的服装设计专业就与苏州刺绣研究所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我系创办了民族织绣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围绕苏绣、丝绸等充满浓郁吴文化气息的专业内容。几年后,苏绣已经成为系部一门特色选修课,也即将成立学校的苏绣社团。可以说,打开了苏绣这扇窗,让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拓展了眼界,在设计中添了几分古典韵味,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其他系部的学生来参与,弘扬了吴文化。除此之外,我校还曾经邀请苏州昆曲团的青年演员来进行过讲座,进行过实境互动体验。我校还与苏州市评弹学校是共建单位,定期派学生去评弹学校进行参观学习。
而“走出去”就更方便了。苏州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古老的街巷幽幽然深藏着岁月流光。水乡古镇密布,吴文化传承基地也有很多。比如,苏州的穹隆山苏武文化园就是一个典型的吴文化传承基地,融优秀民族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于一园,以丰富的资料、图片、电化形象手段,展现了孙子兵法的魅力与不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园林古迹、水乡古镇、旧城遗址等,感触吴文化的现实场景,把游与教紧密结合,引导高职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悟,体验吴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中国的吴地是一片古老而生机勃发的土地,历史悠久,活力充沛。在中华发展史上,吴地文化经济的崛起相对中原较晚一些,却后来居上,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上扮演着无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吴文化尚德向善、刚柔并济的强大精神内涵引领着吴地、吴地人走向经济的繁兴。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沉淀,吴文化变得历久弥香。但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现状下,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就如同在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窘境一般。如何能挖掘吴文化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高职语文教学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让高职语文教育充满地域魅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笔者从吴文化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吴文化的概念、特征及教学价值、吴文化引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然后用调查数据来反映高职吴文化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拟解决的办法。由于受到场地、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可能在研究中有不尽完美之处,但笔者希望以一己之力,抛砖引玉,引起众多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吴文化能更好地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希望吴文化教学能成为苏州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一张闪亮名片。同时,希望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编委会编.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q].第5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徐静.吴文化概说[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4]左丘明著;史东梅 注.左传.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5]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6]曹雪芹著.红楼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9]陈玉祥.德育生活化目标的人本解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10]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J],读书.2001,(6).
[11]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12]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参考,1996,(5).
[13]于冬.中职语文特殊性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4]乔纳森.郑太年,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周密.利用吴文化资源丰富高职语文课程价值的探究[J].职教通讯.2016.24
[17]谢文新.中职语文教学应确定专业导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18]苏疆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1.
[19]杭建偉.苏南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吴地民俗知识刍议[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0]褚远辉,辉进宇.谈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教学与管理.2003(22)
[21]秦怀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22]胡兴桥.地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M].语文出版社:2015.
[23]王家伦,何文胜.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4]徐静.吴文化概说[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25]贡如云.语文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6]王小根.吴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教育传承[M].科学出版社:2013.
[27]庄若江,蔡爱国,高侠.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28]徐采石.吴文化论坛1999年卷[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9]努尔江·朱.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30]吴恿培.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1]乔慧君.浅谈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方法改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3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3]吴维.昆山地方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依据及设想[J].现代教育科学,2011(2)
[34]吴崇周.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1(6)
[35]吴文彬.浅谈高职语文教育的本地文化融入[J].科教文汇,2012(1)
[36]吴小陈.让乡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37]何红洁.语文基础课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910
[38]吴维.用地方文化丰富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J].文教资料,2012(6)
[39]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40]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1]华洁.吴越文化为语文课堂注入新活力[J].语文天地,2016(9)
[42]于娟.践行叶圣陶课程思想 引入地域文化教学资源[J].现代语文,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