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多读书,精心备课,学会幽默风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李镇西老师写了《做最好的老师》一本书,我读后对李老师的许多看法都比较赞同,特别是他提出的“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观点,我感受最深,在教学中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就是要给学生带来快乐。
为了给学生带来快乐,李老师对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你认为语文老师应具备的主要优点是什么?结果如下:1.风趣幽默;2.有文学才华;3.能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4.善于把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5.备课时,先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来理解课文,然后再看参考书。我想我们每一名语文老师对以上五点都会深有体会。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腹有诗书,孕育快乐
有文学才华,对于一名语文老师来说至关重要。我虽然教语文,以前却很少读书,这是一个语文老师最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可偏偏在我身上出现了。并且自己总是在为没有时间读书找理由。想想也是,整天忙于备课、作业,和学生谈话,再读书总感到力不从心。当然备课的过程与读书并不矛盾,备课必然查阅各种资料,查阅资料其实也是读书,只不过为查阅资料而读书也太狭隘了。所以工作之余我们应该多翻翻书,即使是读不了多少页,也会有所收获。读的书多了,自己的视野就会越来越开阔。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渐渐有了读书的热情。前段时间我读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杂志,里面有很多课堂案例和教学研究理论,很能引发自己的教学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设计语文活动来引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去。
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为了赶教学进度,学生被动地听,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近我在阅读《红楼梦》,经典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深刻的思想,各种风俗民情,多样的节日文化,多样的艺术构思,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我在领着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等文章时便会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之后会越喜欢阅读经典名著。慢慢地,读书便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越来越感到自己读的书太少!热爱读唐诗,你才能引导学生快乐徜徉在诗歌的王国;你只有热爱读三国,才能带领学生遨游在幸福的海洋。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从哪里来,从书中来,从读中来。老师读得多,才能引导学生读得多;学生读书多,才能开阔视野,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感受到汉语的魅力,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地快乐呢?让我们带领学生感受这种快乐吧。
二、精心备课,积累快乐
在语文课堂上要想带来快乐,语文老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李镇西老师提出“先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来理解课文”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备课时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便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能够上出不一样的语文课。你只有俯下身子,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你才能走进文本,读透文本,才能提出有个性的问题,才能预设出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才能有独特的教学方案,才会上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才会从容,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当然参考有关辅导资料是必要的,这样会使备课更全面,更深入,但要防止还没有研读文本就急于查阅资料的情况,因为一旦开始查阅了,往往会被资料上别人的见解束缚住你的思维,往往很难再有自己的理解,课堂上就会人云亦云,很难上出新意。同时李镇西老师指出要善于把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并不是在单纯的学习语文课本,学习课文是为了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这样一结合,学生感觉语文课很有用处,能够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会很感兴趣,自然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我在领着学生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时,我先逐字逐句研读文本,吃透每一句话,然后抓住主要问题,全文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那就是李密为什么先尽孝再尽忠。我们在备课时要从文本中提取并概括出相关信息,然后查阅有关资料,使这个问题的答案全面起来。通过深入阅读思考和查阅资料,我把原因归纳如下:1.李密小时就失去双亲,且体弱多病,祖母躬亲抚养,直到长大成人,现在祖母年老多病,自然需要尽孝。2.晋武帝提出“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李密孝敬祖母与“以孝治天下”的主张不矛盾,为祖母尽孝理所应当。3.晋朝对故旧老臣照顾得很好,当然李密是老臣且祖母孤苦无依更需要照顾体谅,晋武帝如果答应李密尽孝更能收服民心,对晋国有好处。4.李密对国家尽忠的时间还很长,但报答祖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先尽孝后尽忠比较合理。5.李密对晋国一片赤诚忠心,文中提到“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些句子表现了李密为了晋朝愿意肝脑涂地,这样会打消皇帝的顾虑,实现先尽孝的目的。把这个主要问题解决好了,上课就比較自如了。我们把文章研究透彻了,上起课来就会有底气,就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就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对于联系社会现实这一点,《陈情表》一文可以很好地落实。我在新闻上看到今年重庆一名学生黄庆去年就被江苏一高校录取,但因为祖母无人照顾,他选择了复读一年,2017年被重庆大学录取,实现了照顾祖母和上大学两全其美的愿望。但也有一些反面典型,经常会出现子女很多,却无人照顾老人,老人在孤独无助中离开人世。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我们如何面对;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如何解决。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将这些现实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这样一来,就会吊起学生的胃口,他们会兴趣盎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同时,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孝心教育,也培养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幽默风趣,传递快乐
对于“幽默风趣”,我感到我们不难达到,平时需要积累这方面的语言,在课堂上巧妙穿插运用。我们要早点认识到幽默风趣的的重要性,不断努力改变自己。当课堂比较沉默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点幽默;当学生的思维要开小差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点风趣。
有一节语文课,我领着学生学的是《归园田居》,里面有两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学完后,我开始检查默写。我让刘涵同学到黑板上默写,他把“羁”字下面的“马”改成了“鸟”,我笑了笑,说:“看来刘涵确实厉害,大伙看看他写的这个字有什么创意?”同学们都笑了,几个男生叽叽喳喳地说:“刘涵把‘马改成了‘鸟”。我没有批评他,反而点评了一下:“‘马儿插上了翅膀就变成‘鸟了,多好哇!”同学们都乐了。我接着说:“我们看看怎么记住这个‘羁字,可以这样来记‘四匹‘马被束缚得太久了,它们要‘革命了。你们看看,多好记呀!”同学们都笑逐颜开。这样的风趣幽默语言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收获了轻松愉快的心情。看来,今后我们要很好地在这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
四、自我展示,体验快乐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语文”,顾名思义“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用来交流的。在语文课上,显然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李镇西老师的观点是“能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学生”“个人”“见解”,“学生”意味着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个人”意味着是自己的独特的而不是别人的,“见解”表明有自己的观点态度。在学习《祝福》时,我让学生来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学生深入文本,结合相关的句子,谈自己的看法。A同学说是鲁四老爷。因为祥林嫂一到鲁家,鲁四老爷就因为她是寡妇而皱眉头表示厌恶。祥林嫂改嫁这件事他不能容忍,因为他认为女人就应该从一而终,一旦改嫁就是伤风败俗,祥林嫂捐门槛后鲁四老爷也没有给赎罪的机会,屡受打击的祥林嫂被逼上了绝路。有的说是卫老婆子,有的说是柳妈,有的说是祥林嫂的婆婆,还有的说是祥林嫂自己,还有的说是文中的“我”。学生说得有理有据,既培养了个性思维能力,又培养了表达能力,学生在探究和争论中使学习气氛变得更热烈。学习氛围好了,学习兴趣就会培养起来。兴趣有了,就会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教无止境,快乐也无止境。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学生带来快乐吧。
李念学,山东莱芜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