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它不在补习班上对于习作技巧的讲解里,也不在生硬的作文要求里,而在于丰富的生活中,在于多彩的课外阅读里。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正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头脑里的信息储备相对不足,就更应该从引导课外阅读入手,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课外阅读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動力支持
高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而学生之所以积极参与,是因为他们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性条件。对于作文教学而言,课外阅读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中,涉及的都是课本上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时代特点不是十分鲜明,很多篇章甚至跟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教师在教学时又过于注重条分缕析的解读,这样的课堂往往索然无味,学生没有激情与动力。课外阅读则刚好相反,在阅读的时间上、空间上,课外阅读显得很开放、自由,在内容上更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而且选择面很宽泛,阅读的功利性目的不明显,学生感觉不到压力,他们会兴趣盎然、充满动力。可见,课外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这个条件,让学习动机发生“迁移”——把阅读的动机迁移到作文中,这样,作文教学的效率就提高了。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有关人物的作文,比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为了让学生愿意写这样的作文,教师可以先开展一个活动,即搜集写人物的文章,然后搞一个课外阅读汇报会,让学生汇报他们阅读的有关写人物的文章,在汇报会上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法进行一些评价,让他们头脑里面有写作技巧的意识。然后在总结阶段启发学生:“是呀,这些文章写的都很美,他们的文章之所以这样美,就是因为作者们都对所写的人物很熟悉、很敬佩,那么,在生活中,大家有熟悉的人吗?你们想不想写写他们呀?”这样,学生的动机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迫不及待拿起了笔,而且,在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生也知道从何处下笔了。这样,就比枯燥的提要求强多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会有大幅度提升的。
二、课外阅读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方法支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作文是对世事、人情的提炼与表达。小学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写“人情练达”的有一定社会深度的好文章,而课外阅读恰好可以满足这个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人情世故、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并应用于作文中,久而久之,他们就学会了作文的真正方法。同时,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的发展脉搏,对他们而言就是学以致用,会获得学习效能感,强化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生活意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能沉下心来,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生活意识、社会意识就会慢慢形成,自然而然的,他们就学会了把作文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这样写出的作文就有了深度、思想性。
三、课外阅读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素材支持
作文需要素材的支撑,作文教学不应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就要注意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积累素材。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素材、提高思想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爱读。引导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可以在家长会的时候介绍一些比较好的期刊杂志,让家长配合教师做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学生读的书多了,自然会积累起足够的作文素材,头脑中有了足够的素材,自然会“下笔如有神”了。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感悟文章的技巧。例如,怎样分析文章的主旨,如何欣赏文章的语言,怎样判断作者的思想状态,如何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等等。同时,教师在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最好能联系一下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到课外阅读的“有用性”,把作文的成功与阅读的成功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2]蔡卫华.如何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2015.34:54.
刘海萍,山东梁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