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018-08-24 10:50杨帆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鲍叔管仲景物

杨帆

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普遍共识。语用在口语交际中便于落实,在听说写作中也便于落实。但语文教学绝大部分时间是针对文本的阅读教学,这种教学的普遍形式是以文本为载体,以问题为抓手的师生通过多重对话解读文本的过程,这个过程多以理解文本内容为主要形式和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践行、落实语用,是衡量“语用型”教学在课堂能否落地生根、能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阅读教学中到底如何落实语用能力培养呢?途径就在于,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始终抓住语言这一核心,寻找语用要素,分析语用形式,总结语用特点,增强学生语感意识,促进学生对语用规律的吸收和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学习效果。

一、在结构梳理中扣住语用

结构梳理是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首先理顺了全文的脉络层次,才能把握全文的结构框架,掌握全文的行文思路,了解作者的行文意图,为接下去理解全文内容、主旨情感等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教学《在马克斯墓前的讲话》,这是一篇演讲词,主要回顾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演讲词是讲给观众听的。为了使观众听得清楚、明白,演讲词特别注意上下文的衔接、过渡,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这篇演讲词即是如此。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诸如“不仅如此,还发现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的人”,等等。在分析这些过渡句的时候,学生就能清晰地概括出这篇课文主要是扣住马克思科学家、革命家这两个身份写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圈出这些过渡句中的重点词语,思考“不仅如此”中的“如此”指代什么,“这两个发现”指代什么,“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什么,“正因为这样”中的“这样”指代什么,弄懂了这些指代内容,再加上過渡清晰的承上启下句,学生对文本的行文脉络就能了然于胸,对于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就能概括得清清楚楚。在梳理全文结构之后,分析文本其他重要段落时也应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马克思的贡献之大和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尊敬、怀念、哀悼之情。这样教学,就能避免把这篇演讲词上成马克思贡献的总结梳理课,而是上成立足词语品析的言语分析课,上成指导学生演讲技巧和方式的语用学习课。这样的教学才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才能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语用借鉴和迁移运用的启迪。

二、在内容理解中扣住语用

内容理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环节和中心任务,不理解内容,“皮之不存”,其他所有的文本分析、语用训练都将无从落实。但很多老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喜欢引导学生从全文的总体表述中进行宏观把握,没有培养学生紧贴语言、紧扣关键语句或者段落概括内容的习惯,导致不少内容的概括源于学生的感觉,流于肤浅甚至偏颇。

比如教学《铃兰花》,很多学生认为这个文本的意蕴比较简单,就是描写了一个孩子战胜恐惧为母亲摘取铃兰花的故事,赞扬了“爱”与“责任”激发而生的力量。但是如果老师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该文的第23-25段,就会产生了新的理解。

有一次,正好是星期六黄昏,父母坐在我家的门槛上,若有所思地翘首望着春天晴朗的天空,母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哎呀,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可惜哪里也找不着。”

“是呀,眼下找铃兰是晚了一些。要找也就是在‘地狱里有了。”

学生初读之下,并不清楚这一段表达的真正内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圈出第一段中的“若有所思”“深深”,圈出第二段中的“真想”“铃兰”“哪里”,圈出第三段中的“地狱”,围绕这些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加重语气诵读,在慢慢的品味中学生就会明白,父母的对话其实就是说给“我”听的,他们用心良苦:母亲想带一束铃兰上教堂,而父亲说只有在“地狱”才能找到,他们是在有意地给予“我”一次战胜自我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人生的“地狱”无处不在,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各种考验,勇敢地走进“地狱”,才能采摘到象征幸福美满的铃兰花,完成人生的飞跃。这样,本文的主题就不再是表现孩子“爱所激发出来的力量”这么简单,还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艺术和良苦用心。这样,学生才会理解文本“藏与露”的构思艺术,真正感受到这篇国外经典文本独特的魅力。

三、在写景分析中扣住语用

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但很多老师分析景物描写时习惯于设计诸如“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进行提问。这样的提问流于宏观或者空洞,不利于学生感受景物描写遣词造句的艺术匠心,对景物描写的内涵理解也就并不深刻。

比如《我与地坛》中的第二处景物描写,有的老师只会笼统地说这一段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等景物,展示了这些生物生命的活力,给了史铁生以重生的启迪和信心。这样分析没错,但比较肤浅,还远远没有走进景物描写的妙处,没有悟出景物描写的深刻意蕴。我们可以紧扣关键词语来仔细品味这段文字的描写之美和内涵之美。比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朵”这个量词本是修饰花儿的,用来修饰小雾一样的蜂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不停地挥动翅膀的蜂儿律动着的生命之美。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捋着触须”,像个思考的老学者,思考许久之后,终于想通了,“转身疾行而去”,小小的蚂蚁并不因为自己生命卑微就放弃思考的权利,它一旦有所感悟就马上付诸行动。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忽悠”,多么自由灵动,当一种生活方式不再适合自己时,换种方式生活或许会更加有滋有味。蝉蜕“如一间空屋”,寂寞地遗留在原处,无声地诉说着蝉儿经历痛苦的蜕变终于获得新生的故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轰然”“万道金光”启示纵使力量卑微如一颗露珠,也要蓄积力量,在合适的时间里展现自己最有力、最美丽的一面。大自然的万物不管是否生得伟大,但活就要活得灿烂,就像满院子的草木“竞相生长”“窸窸窣窣”,片刻不停,生命不息,生长不止,就算无人欣赏,也要活得精彩。这些和史铁生一样不知“为什么而活”的小生命,自得其乐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它们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以自身的生机启示着作者——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只有这样分析、品味、鉴赏、感悟,我们才能感受到:地坛景物给予史铁生灵魂的影响的确是丰富的、深刻的;史铁生由“想死”到“求生”的心理转变是可信的、必然的;史铁生从地坛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生存的价值,从心灵的轮椅上坚强地站了起来,这是水到渠成的;大自然不愧是是启迪人类思想和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四、在人物欣赏中扣住语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在阅读教学中屡见不鲜。一般而言,对于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人物来说分析其形象并不是难事。但也有不少作品语言朴实,人物形象刻画较为简单,似乎没有浓墨重彩地表现人物,此时分析人物形象就比较困难。这时候,教师就要保持着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要能敏锐地从字里行间读出别人所感受不到的信息,加深对语言的感悟,从而准确地完成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比如《孔乙己》中有一段: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这一段表面上是交代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经过。很多师生对此一读而过,不会关注并思考。而其实,这一段中有关掌柜的描写在平静的叙述中饱含意蕴,也承载着作者内心激烈的情感波澜。

我們可以启发学生关注文中掌柜的第一个回答,即当掌柜念叨着孔乙己长久没有来的时候,一个酒客告诉他孔乙己被人打折了腿,这时掌柜的回答是一个字“哦”。这个“哦”字用得非常简洁,而越是简洁就越是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常来的顾客被人打折了腿,这么重大的一个致残事件,掌柜只是漫不经心的一个“哦”。透过一个“哦”,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轻微卑贱的地位、可有可无的形象跃然纸上。接下去掌柜的口气仍是那么平和而漫不经心:“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即使是面对孔乙己可能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个活生生的人,被人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甚至可能因此而死了,就是这样的极其残忍的事情,掌柜仍然无动于衷,其冷漠、自私、无情可见一斑。可以想见,平静的叙述中,掌柜的回话越是漫不经心,越饱含着作者对以掌柜为代表的鲁镇人麻木、自私、冷酷的愤恨和批判。然而所有的这一切,作者没有作一个字的交代,这都需要读者在阅读中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述慢慢咀嚼、品味才能感受得到。

五、在情感品味中扣住语用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文学作品是干瘪而乏味的。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现自古以来就重视含蓄蕴藉,较少直白浅露。这就需要我们在品味文本时透过语言,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把握字里行间的情感意蕴,获得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读懂文本,读懂人物。

比如教学《管仲列传》,其中有一段: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段话好像就是管仲回忆自己在困顿中与鲍叔交往的几件事情,说明了鲍叔对管仲的理解,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的感激之情。但是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管仲列传”,写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管仲的事迹,文章为什么用排比的形式从五个方面旁逸斜出,极力铺叙鲍叔对管仲的“相知”,而且把这种“相知”等同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扣住四个“尝”、五个“知”来慢慢进行品味思考。这样学生逐渐地就能感悟到这段文字背后的更深意蕴:越是铺陈管鲍之交,越能突出管仲仕途事业上的幸运,越能表达司马迁本人对管仲能得到真正知己赏识的羡慕,对人间能有如此纯洁友谊的赞美,对自身遇难时无人关照、终遭侮辱的愤恨。而越是把管鲍之交用排比的方式进行渲染,作者内心的这种情感宣泄才能更加淋漓畅快。司马迁的这种借古人故事浇内心块垒的情感表达方式,只有在语言文字的不断诵读、品味中才能自然而然地感悟,越是直白地交给学生,学生体会得可能越不真切。

当然,不仅仅上述五个方面需要扣住语用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实都要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独当之任,这样才能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凸显语文学科属性。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1]“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2]德国文学大师歌德也早就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3]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语言文字进行语用训练,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技巧,破译言语表达密码,体悟言语运用规律,促使学生语言语感的积累和言语表达方式的习得,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追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6、177。

[3]转引自:李晓奎.语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的缰绳[J].语文教学通讯,2014(2B):18-20。

猜你喜欢
鲍叔管仲景物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鲍叔牙与管仲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