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文本阅读,突破情感表达的“瓶颈”

2018-08-24 10:50娄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于勒瓶颈抒情

娄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记叙文的生命元素。记叙文没有情,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流动的血液。我们可能读过不少这样的学生作文:中心也明确,结构也合理,语言也流畅,写作手法用得也没问题,似乎该有的文章构件都具备了;但就是读不出它的“情味”来,像文物鉴定家看到赝品的感觉——“一眼假”。此类作文的大量出现说明,一些学生经过写作训练后,初步掌握了审题、结构、手法等写作方面的技能,能写出比较规矩的文章;但文章触动人心的魔力,遭遇“瓶颈”。调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没有细致入微的情感体悟,表达粗糙;写作教学上重结构形式的训练而轻感情的表达;在素质培养上重智商轻情商。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在美国企业界,人们普遍认为:“IQ决定录取,EQ决定提升。”在工作、人际关系、情感生活中,情商的决定因素都大于智商。这不仅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启发,而且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带来了启示——作文一定要表达出真挚、浓厚、细腻的感情。

怎样突破写作中情感表达的“瓶颈”,表达出真挚、浓厚的情感呢?

实践证明,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是:对初中语文教材,从情感表达这个角度编组统整,进行多文本阅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感表达的精妙处,点石成金,把教材中表达感情的好方法系统起来,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表达感情的能力。在多文本阅读视野下突破写作中情感表达的“瓶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贴近教材情点,激发情感潜势——《行路难》《送东阳马生序》等

教材是写作的“后花园”,比如李白的《行路难》、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陋室铭》、范仲淹《岳阳楼记》,呈现出了自我超越、自省好學、推己及人、洁身自好、责任担当等高尚的情感。教材内的群文联读,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风暴。在陶冶情操,培养情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到教材犹如“一亩方塘”,辉映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天光云影”,老师要善于运用人类生活的“天光云影”,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张扬中国人的美好情操。例如,一次写作课上,我组织学生联读联背以上作品,命了下面这道作文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请写出以上诗文中的六个名句,谈谈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情思?再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微型作文。

学生争着冲上讲台谈感触与思考,很多作文突破了“微型”的限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转化为创作的热情,不表达出来就不痛快。这样的读写,就能把感情先吸纳进来,然后传达出去,以情传情,突破了情感表达的瓶颈。

二、贴近现实生活,选取真实材料—— 《春》《济南的冬天》等

阅读这组课文,让学生总结选材特点——贴近现实生活,选取真实材料。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山山水水、人事物理有写不完的素材。素材选择切忌舍近求远,围绕“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有些同学总认为亲人之间没有生离死别的惨烈,没有如胶似漆的缠绵,也没有相濡以沫的温情,没什么好写的;爱玩“穿越”,写一些“超过去式”作文,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大战、未来世界等,或者堆砌古人故事,连贴古人诗文,游离现实生活;一些学生为博同情,胡编乱造,如半夜突然发病,被父母急送医院彻夜看护,醒来往往还会看到妈妈哭红的眼球,再如父母雨中接送孩子,路上雨具必偏向孩子自己却被淋湿半边……很明显,作文材料不是他自己经历的人事而是来自套版的人云亦云。失真,远离对现实的观察,作文很难抒发出真情。真情为文,以情感人,才是优秀的作文。

三、理清情感线索,写出情感变化——《我的叔叔于勒》《白杨礼赞》等

阅读这组课文,让学生总结组材特点——以情感为线,串连生活中的人事。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于勒是个败家子,挥霍完自己的家产,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被打发到美洲后居然发了财,给菲利普夫妇来信“希望能够赔偿”他们的“损失”。于是生活拮据的菲利普一家日夜盼望于勒归来,“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的栈桥上去散步”,只要一看见大船开来,菲利普总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条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二姐还因为于勒的信促成了婚事。为了二姐的结婚,一家人到哲尔赛岛旅行,在船上巧遇已经沦为穷水手的于勒。菲利普夫妇十多年来所向往的荣华富贵瞬间化成泡影,希望变为失望,乃至咒骂、怨恨,远远地躲开了于勒。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菲利普夫妇的情感变化也相应起伏,叙事时也着力于情感的表现:先是“厌“——“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惧”;然后是“盼”——“唉,如果于勒竟在这条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最后是“怒”——“母亲突然暴怒起来”,失望至极,竟然咒骂怨恨。事件牵动着人物的情,人物的情串连着整个故事的情节、也牵动了读者的心。这种组材方式要求事与情一一对应,叙事与言情水乳交融;情感流程也一定要清晰,以免叙事强于情感而遮蔽了情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中设置一些合理的情感冲突,不仅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情感冲突最易揪住读者之心,撩拨读者的情。

四、积累抒情方式,熟练抒情技巧

1.附丽叙议,直接抒情——《我的老师》《雨的四季》等

附丽叙议,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学生直接抒情常常借一些表达感情的形容词,如郁闷、爽等,贴上抒情的标签,直接喊出来;或借感叹词“哇、哈、啊、呀”,故作姿态,无病呻吟。叶圣陶先生说“情感不可无所附丽,常要借着述说或推断以达情”,把感情附丽于记叙和议论中,才能真正达到抒情的目的。例如:《我的老师》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以此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这是在叙述描写人、事、物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水到渠成地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又如《雨的四季》:“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都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用第二人称来称呼雨,将雨拟人化,仿佛和雨进行面对面地倾诉,显得更亲切自然,更能表达对雨的喜欢和爱恋。

2.融合渗透,间接抒情——《芦花荡》《爱莲说》《背影》等

间接抒情是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时,借助景物描写营造意境,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喜怒哀乐。写景不过是手段,抒情才是真正的目的。例如孙犁的《芦花荡》开头精妙的景物描写:在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很自然地成了后邊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情怀。

寓情于物:借某物来表达情感,这种写法也叫借物抒情。例如:《爱莲说》描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寓情于事:就是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叙述事件,让感情自然流露在不事雕琢的叙事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背影》中那段望父买橘。这个片断藏情于叙,言浅情深,使叙事具有情感美。父亲对儿子的感情,作者没有用一个“爱”字;但是,父子分别之际,年事已高的父亲执意要过铁道、爬月台去为儿子买桔子。他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的动作,无不渗透出对儿子深深的爱。而从“望父买橘”这件事的生动叙述中,从目睹此情此景时作者的潸然泪下,我们也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虽然单篇阅读教学也重视抒情方式的点拨,但多文本阅读能强化学生写作中抒情方式的运用意识。抒情方式是一种技巧,一种技巧只有通过熟练才能获得,进而由熟练运用而自觉运用。

综上所述,多文本阅读,为学生成就大视野、真情怀、深思考提供了一个方法,学生读有所得,得到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能以情感真挚又浓厚的作文去感动、感染读者,达到了课标关于作文“感情表达”的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詹姆斯·F科克斯三世//小约翰·G斯莱尔.瓶颈理论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的得失[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4]孙绍振.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于勒瓶颈抒情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会抒情的灰绿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约会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