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 没

2018-08-24 00:35
资源再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纸制品电子化纸张

/ 傅 庄 傅 村

人类处在由物质组成的现实世界中,一切生活、劳动、创造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是物体,但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当作材料使用,材料与物质是包含关系,物质包含材料。物体由材料组成,材料服务于物体。在艺术创作中,材料的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体现出作品的灵魂。艺术品的面貌的在于材料在作品中的呈现方式,材料是连接作品与作者的桥梁,作者与观者,通过材料这个媒介,观者能体验作者思想,感悟作者情感的表达,也能听到不同文化,艺术,思想的声音。

材料,也许就是能够施加影响和发挥作用的介入艺术与人之间的物质,所以说材料是艺术的媒介,是艺术与人之间流动和传递的方式。材料本身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他是表现艺术作品的唯一手段,任何作品及物体都要通过材料进行现实存在的呈现。早期的艺术品对材料的要求是单一的,更多的是对技法的要求,可思想的进步往往带来颠覆性的效果,材料渐渐有了反客为主的趋势,艺术家们发现材料本身的特性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独立作品,多种材料的综合更是作品层次丰富精彩。材料的存在作为一种不确定性出现在艺术表达中,消除和颠覆了传统绘画作品呈现的平面变化和色彩变化,打破了其二维空间视知觉,题材,内容。使绘画与实物,绘画与雕塑的差异微乎其微,在视觉上呈现新的象征性概念。劳森伯格将各种废品集合起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一一整合、归纳,从而创造出让人赞叹、令自己愉悦的艺术作品,并赋予作品更深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意义。现成品作为主角出现在当代艺术中,拼贴、概念艺术、集成艺术、贫困艺术、大地艺术皆由现成物质的组合构成作品,并呈现出比传统艺术更多的思考空间。

《淹没》

本次参加大风尚艺术馆展览的作品材料全部来自再生资源纸制品回收站,那里的纸质材料堆积如山,大多数为书籍,期刊杂志,试卷练习册等带有文化印记的载体。纸张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在过去,艺术的身影从绘画、书法、诗歌到一闪而过的想法、一挥而就的草稿无一不是在纸张上实现。在当下,人们没有耐心再去研究纸张上的信息,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期刊杂志甚至出版社都难以生存,读书都变成了“听书”,送往回收站的“废纸”越来越多,我并不是反对电子化纸制品,因为电子化纸制品确实是一种进步,它更方便、快捷的使各种知识深入我们的生活,但作为文化载体由纸质变为电子化的见证者,本次作品的创作就显得更有意义。材料的发展与利用到现阶段,呈现出符号性的象征,材料的象征性不是指材料本身,而是一种对材料抽象的意识,是材料的物理性质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这种感受连接了人的意识与其对应的材料,使人一提到某种材料就会形成对这种材料隐喻和象征的某个意识。作品《淹没》中大量的杂志被揉碎,压扁,加以乳胶的粘合犹如一座座“废墟”,它们带着文化的符号,象征着我们即将过去的生活方式,我们曾经被它们淹没,现在又将被淹没在历史中。

猜你喜欢
纸制品电子化纸张
天津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化票据上线运行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纸张黑白变
撕纸张
简析造纸行业现状与纸制品检验
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探讨废旧材料在幼儿泥工活动中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