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儒
【摘要】自理能力,指的就是为自己服务,自己照顾自己,这是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成长。幼儿阶段是幼儿能力和习惯培养的关键,因此农村幼儿园需要抓住机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农村幼儿 自理能力 自理意识
幼儿属于发展的主体,而自理能力是他们发展过程必须有的能力,家长和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引导幼儿的发展。针对幼儿生活自理问题方面不能实施包办,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大人都会帮着干。结合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要做到这些方面。
1.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幼儿实现自理。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让幼儿去实践没有危险的事情,放手让幼儿去体验,面对幼儿的失败,不能利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打击幼儿的好奇心、自尊心和积极性。
2.正面教育幼儿,使其生活自理意识不断得到增强。通过体验和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可以明确自己是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的,他们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自己也会感到高兴。在语言活动当中,可以帮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中许多“劣迹作品”,通过角色行为可以更好的教育幼儿。
3.引导幼儿分辨不同的行为,可以更好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各种行为表现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幼儿可以深入的理解生活自理行为。
教师可以以幼儿园大班的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基础,帮助学生可以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当幼儿将这些问题解决了,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生活自理技巧,从而幼儿学会具体生活自理方式。
1.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掌握自理的方式,教师可以将生活自理技巧编制成儿歌,可以在洗手的过程中,让幼儿听教师念相关的儿歌,并且表演如何正确的洗手,要求幼儿勤加练习,可以更快的掌握吸收方法。在教幼儿穿鞋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儿歌共同进行,让幼儿可以在愉快的儿歌当中轻松的学会正确的穿鞋方法。
2.通过因材施教,实现个别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午睡机会指导幼儿脱衣服和穿衣服,并且告诉他们要穿什么,再穿什么,学会区分衣服的前后面,让幼儿自己不断练习。重点指导那些无法完成的幼儿,可以经常组织他们进行穿衣服比赛。
3.通过因“时”施教,因势利导,让幼儿在生活中掌握生活技巧。许多农村幼儿在用餐的过程中,因生活环境的原因,其卫生情况比较差,通常都会掉很多饭粒,一些幼儿的吃饭动作比较慢,也会剩下很多饭菜,有的幼儿还会出现严重的挑食情况。在吃饭之前,教师可以仔细的介绍食物,可以让幼儿知晓这些菜的名称,知道自己吃了这些飯菜可以获得哪些营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食欲,并且要教导幼儿不能浪费。表扬不挑食的幼儿,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农村幼儿每天生活的环境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才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家园沟通,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方式,做好宣传工作。例如,明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反映幼儿在自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这样才可以正真的实现家园教育同步,实现教育要求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各种不协调的情况。
举办家园同乐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家长和教师的面前整理玩具、整理衣服等,并且举行比赛,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幼儿,也可以实现家长和幼儿的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针对家庭教育,在农村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微信群平台讨论、交流,让每个家长都要积极反思自己教育方式和方法,反思是不是存在着不良的教育诱导,同时还要科学的认识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不能过于溺爱幼儿,出现包办情况,在对于幼儿给予关爱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学会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变化,转变教育理念,如尝试着让幼儿去做一些生活当中的日常琐事和家务活,家长可以在孩子一旁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幼儿,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让他们的生活当中充满正能量,培养这些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多肯定这些幼儿,尽量减少一些批评,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可以更加勇敢地去尝试,通过实践,掌握更多的自理方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于农村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双重作用,获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可以加强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1]张爱玲,冷木草.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J].甘肃高师学报,2015,(06) :114.
[2]唐丽娟.重在养成 趣在过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探究[J].科技信息,2012,(22)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