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演剧本,让品社课堂“生机勃勃”

2018-08-23 01:55胡芳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7期

胡芳莉

【摘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编演剧本的方式,将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转化为真情实景,唤起孩子们的认同感。文章从依循主题,设计剧本冲突等四个方面对品社课堂上编演剧本加以简要论述,旨在让品行德与社会课堂“生机勃勃”。

【关键词】编演剧本 品社课 生机勃勃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品德与社会最为贴近生活,是影响小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最重要的课程。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不仅需要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这在品社课堂内就可见一斑。如何激发品社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会为人处事,教师可以采取编演剧本的方式,将书本化的枯燥文字转化为真情实景,唤醒孩子们的情感。

一、依循主题,设计剧本冲突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每一章节都有其主题,不论是友情、亲情、生活能力或习惯等。因此,在编演剧本时,教师要注意依循主题,一切围绕主题进行。同时,在情景剧中,剧本冲突更能表现人物情感,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心与自己的冲突都是很好的体现,更加吸引学生注意。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学做消费者”中“天天3·15”一节时,首先我先确定本节课的主题是让学生们认识到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让学生们学会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为了让学生们真切体会这个过程,我在剧本设计时将无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发生冲突的过程加以强化,然后选出几名学生表演。学生A扮演无良商家,学生B扮演购买面包的消费者。B从小商店里买了一个玩具开心地走出来,可是刚打开就发现袋子里的面包已经发霉变质了,但是保质期还未到期,于是去找商店老板理论。B:“老板,我刚在你的店里买了一个面包,但是打开已经发霉了,你给我换一个。”A:“拆开物品概不退换!”B:“这发霉的面包吃了会拉肚子的!在你这里买的东西你难道不应该负责吗?”A:“谁能证明你在我这里买的?而且我袋子上的保质期还没到,谁知道是不是你换了发霉的面包进去,快出去,快出去,别影响我做生意!”B思索之后去消费者保护机构举报了A,相关人员的调查后要求A对B加以道歉赔偿,并保证不再犯。学生们从中学会采取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不难看出,编演剧本时,情感充沛而又激烈的表现形式更加引人注意,学生们在这方面放置的精力要比其他部分多得多。因此,教师在编演剧本时,将课堂主题和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冲突,学生们在表演或观看时全身心地投入,真切地感受剧本,体会本节课的主题。

二、务实求真,再现事实情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坏善恶主要都是依靠教师引导的。这时,学生们处于一个对世界产生认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编演剧本时,要秉持务实求真的原则,将品德与社会课堂完整的表达。同时,所编演的内容一定要真实,通过对事实情境的再现避免误导学生形成错误观点。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是小交警”一单元时,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在编制剧本时,我将十字路口的真实情况加以模拟,在课堂上再现事实情境。我准备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灯模拟红绿灯,并且变换时间与十字路口一致。学生们演绎下课以后回家过十字路口的过程,并选出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路口的交警叔叔和带队老师:放学了,十字路口人来人往,学生们带着小黄帽排成一列准备过马路。这时,红灯亮了,交警叔叔做出阻止通过的手势,带队的老师说:“同学们,红灯亮了,车辆要开始通行咯,我们就站在等候区等待,大家都不要乱跑哦!”过了一会,黄灯亮三秒,老师带领学生左右观察,做好人行道通过准备,交警阻止车再通行。很快,绿灯亮了,同学们排列整齐有序通过,并念着过马路口号:“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通过真实情况的模拟,学生们不仅能学会交通法规,更能学会看交警的手势。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懂得合理安排课堂。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气氛渲染,情景说明要精简化,将课堂时间真正加以利用。如此一来,课堂的务实性得以提高,学生们能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真切感受教师所讲授的道理,学会生活技巧。

三、问题拔高,提升思想境界

虽然小学生们年龄较小,但他们的思维并不受局限,非常开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过程,教师在编制剧本时要设计拔高性的问题,引发和启示学生们自己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一单元时,要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荣誉,将集体的事情放在心上,我编演了集体生活的剧本。学校要举办一个手抄报比赛,每个班只能投入一个作品去参赛,但是班里很多同学画画都很好,都想参加比赛“同学们,这应该怎么办呢?”小明说:“我上次画画比赛得了第一名,这次手抄报比赛当然选我的作品。”小红说:“我暑假报了绘画班,当然是我的作品更好。”老师问:“大家为什么都想参加这个比赛?”“因为我们都想获奖。”“奖项是个人的还是班级的呢?”“班级的。”“既然大家都是想为集体争光,能不能齐心协力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做出最好的手抄报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决定各抒所长,花草画的好的同学画花草,动物画的好的同学画动物一起完成手抄报,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集体观念。

小学生们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并没有受到诸多框架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也更加淳朴天真,教师要保留着一份纯真。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更加开放,课堂环境也要更加自由,在剧本演绎时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加以适时适当的引导。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自由思考,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四、链接材料,丰富知识储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顯然不能将学生们需要学习和具备的所有美好品质都容纳,这时教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书本有限但是人的思想是无限的,小学品社课堂不能局限于课本,教师要在编演剧本时加以课外材料的链接。学生们通过对剧本的演绎,学习到老师在剧本中扩充的更多知识,丰富其知识储备。

例如,在讲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向人民解放军敬礼”一节时,我选择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片段加以剧本编演。雷锋出差,他在火车上看到有一位大娘车票丢了,非常着急,列车员要求大娘补票,但是大娘已经没有钱买票了。雷锋拿出自己的津贴给大娘又买了一张票。大娘问“孩子你叫什么?住在哪里?”雷锋说:“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倍感真切的体会到雷锋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解放军,每一位解放军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值得敬佩的!

链接材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寻找大量资料,从中筛选出适合学生且适合课堂的材料融入于剧本中。这一部分教师要注意所选材料要在学生们这个年龄阶段可接受范围之内,最好更加贴近生活一些,便于学生理解。材料的广泛性也能使编演的剧本更加活灵活现,活跃课堂。

总而言之,教师要做好一切准备,让品社课堂上的剧本更加绚丽多姿,提高学生参与度,就要做好剧本的编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剧本锻炼学生,让课堂“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李星明.行于课堂教学“四化” 成于学生品德提升[J].小学教学参考,2017,(36) :42.

[2]王胜利.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J].吉林教育,2017,(46)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