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流畅自然,刚柔相济,老子曰:“上善若水”,真实的反映了水的自然属性,其中“性柔”和“不与争”,从两个方面更深层次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倡导自然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建构完善人格,做人若善水,为人先修行,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国学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上善若水,以水为师,把水当精神,正合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水;化学;哲学;上善若水
水,流畅自然,刚柔相济,点滴成海。流水不争先,是忙也忙,慢也慢,一滴一滴地积攒自己的力量。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中由衷地称赞水的美德,认为水是最好的善,其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性柔,二是不与争。完美的人格应该是具有谦逊的品格、宽广的胸怀、宽厚诚实的作风、与世无争的情操,即不但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而且还愿意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會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
对于大自然而言,水是生命之源,默默无闻地滋润万物,无论是皑皑的雪峰,还是幽幽的山谷,只要有水存在就有生命的律动,水悠然安详地处在最低位置,给人们树立了有容乃大的榜样;而水在化学世界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水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酸、碱、盐等,还可以做洗涤剂、灭火剂、冷却剂、催化剂和保护剂等等。在此,笔者从化学的角度来探讨水之“性柔”和“不与争”,浅谈水在化学中的哲学意义。
水,化学式为H2O,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 H3O+ + OH-,可简写为H2O H+ + OH-,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电离平衡状态。
一、性柔
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Kw=C(H+)?C(OH-),C(H+)表示H+的物质的量浓度,C(OH-)表示OH-的物质的量浓度,常温时,Kw=1×10-14。对于纯水而言,由于纯水电离产生的C(H+)=C(OH-),所以,纯水呈中性。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水的离子积Kw增大;降低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离子积Kw减小,但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C(H+)=C(OH-),所以水仍然呈中性。
可见,水并不会因为温度的骤冷骤热变得性情暴躁,而是坚持自己温柔的性格,心态平和,不愠不火,晶莹剔透的水永远是最好的合作者,同时,柔美中透出一份执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个人最容易丢失人性本质美好的东西,比如最初的理想信念,而我们要像水一样,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信仰。
二、不与争
1.遇酸,显酸性。向纯水中加酸,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导致C(H+)>C(OH-),溶液显酸性,但水的离子积Kw不变。
2.遇碱,显碱性。向纯水中加碱,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导致C(H+) 3.遇可水解的盐,溶液的酸碱性视情况而定。若该盐为强碱弱酸盐,弱酸阴离子结合由水电离的H+,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导致C(H+) 可见,水懂得遵循自然,它保持着运动的姿态,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却眼睛向下,甘居低洼之地。它普通得无处不在,朴实得无色无味,它奉献自己,给别人以滋养,却不争任何利益。它谦虚安定,韧性十足,适境而生,适境而居,善待一切,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 不仅如此,当水做溶剂时,无论是酸,是碱,还是盐,都能广纳其中,兼容并蓄;当水做洗涤剂时,它明澈宁静,从来不受外界影响,就算混杂夹带着泥沙砺石,也会慢慢沉淀,依然干净透彻;当水做催化剂时,别人在前面加快速度向前冲,而它甘愿做那个背后的推动者和加油者......孔子曰:“水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如果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执著于目标,心无旁骛,与物无争,无世无争。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建构完善人格,做人若善水,为人先修行,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国学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上善若水,以水为师,把水当精神,正合做人的道理。 致谢:本研究得到重庆市清华中学校化学教研组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简介:于玲玲(1981-),女,重庆云阳,重庆市清华中学校,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