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在体育课的体现

2018-08-23 05:42苏芷嫣
求知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

苏芷嫣

摘 要:体育课堂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文章以人文精神与现代体育课的内涵为切入点,探究人文精神在体育课的体现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育;现代体育课;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文精神

要了解人文精神的作用,应先知晓什么是人文。《辞海》对“人文”的释义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科学、优秀、健康的部分。如果说人文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或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及规范,那么人文精神则是在人文涵盖下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教育等衍生在科学、价值、人本主义、道德、关怀等层面的反思。

二、现代体育课

现代体育课的主要教育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三个方面。体育课旨在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中,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体育课的特点

(1)体育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或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后,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体育课的体育环境多变。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环境是多变的,其受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影响。在体育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2.体育课的本质

体育课实质上是教育课。教育关注的是育人和成人,体育也是如此。其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递,促使受教育者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课堂主体

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传统课堂强调教师的外在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同时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而体育课教师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差异化策略。

三、人文精神在体育课中体现

1.体育课的教学观念

随着体育课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课不再是只由运动参与和掌握运动技能两方面组成的教育。体育课融入人文精神,发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真正做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田径、体操类等传统项目,而是结合人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个性化地设置一些新型课程,如攀岩、滑冰、电子竞技等。

3.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体育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教学内容,多采用情景导入、支架式教学等教学手段,把课堂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提供安全完善的体育设施,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能够在“做”中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4.体育课的教学评价

体育课的教学评价要多元化。学校需尽可能做到评价不再以考核為目的,而是为学生自身提供参考依据,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体育课的教师

体育教师不能一味地控制课堂,要以学生为主,要落实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这就要求建设一支同时具有运动技能和人文素质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6.体育课的教学气氛

体育课的教学气氛离不开有利的政策环境、井然有序的校园秩序、安全完整的体育设施、良好的教学气氛等。而这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

四、结语

体育课堂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体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文素养都能得到不断提高。体育教育归根结底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体育课的人文精神落实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在体育课最重要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赵翼虎.人文体育教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14.

[2]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
体育课堂中跑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敢拼才会赢
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