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波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二十余载,有过踌躇满志,有过探索追求,也有过等待与彷徨……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沥血担当,却从未改初衷。今天有习主席“文化自信”思想引领,使我更加澎湃激扬。蒋晶军、管建刚等教学名师,就是我的榜样!特别是管建刚老师著述的《我的语文观》颇有见地,发人深省。有几点我受益匪浅:
1.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给学生更有价值的百分之十,这百分之十不能把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而是要放在研究课文“怎么写”上。
2.专业的语文学习并不排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没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把握,对写法的理解也会似是而非,一知半解。
3.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不是贴标签式的说说课文的写作特色,而是从作文的实际出发,解读出适应学生迫切需要的“写法”。
谨对以上三点谈谈启发:
一、阅读是基础,分析是引导,作文是目的
真正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完全理解掌握。然后,再对课文认真分析、研究、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本课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在老师循循善诱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知道了“怎么写”,产生了写作兴趣,跃跃欲试。我想这可能就是管建刚老师所说的:解决了那最有价值的百分之十的含义吧。
二、构思作文的结构是作文的前提
管建刚的《我的语文观》中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不是贴标签式的说说课文的写作特色,而应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解读出教材中适用与学生迫切需要的“写法”。我认为这种需要的“写法”就是方法。而方法之一,首先就是写作的“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先把作文的“框架”在心中搭起来,然后再向每个框内(即每个段落)填东西,就像搭“积木塔”一样。各种语言词汇便是穿插引线的“积木”按照自己大脑中的模型,逐步延续积累,变成现实的“积木塔”。
三、为学生作文找到“激情点”
以上三点是管建刚老师教学思考的几点启发、感悟及平时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总结。但我的作文教学仍面临许多困难:1.小学生自觉作文的主观意识不够——不想写。2.不自觉发现生活、学习中可写作的素材及内容。3.没有激发学生写作的“激励点”。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对课文进行讲解、阅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作文。形成老师指导,学生创作,老师再批改,学生再修正的作文教学模式,反复轮回多次,作文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和生活阅历浅,导致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苦,事倍功半。
为此,找到学生作文的“激情点”尤为迫切。我们认真思考后尝试了一下方法:1.给学生作文找到听众。对写作好的学生,由老师阅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认真点评、鼓励、表扬。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也激励了全班同学。2.给学生作文找观众。我办起了《学生作文板报》,对较好的习作,由写字较好的学生书写在黑板一角,保留一周,让全体同学观摩。3.把较好的习作打印,分发给全班人手一份并带给家长阅读。学生的作文有了听众、观众和读者,作文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自尊心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作文的激情自然得到了激發,写作的欲望也越来越强。4.给学生多渠道提示、引导写作素材也是十分必要的。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内容,一个美丽的环境,一件好人好事,一次课外活动,大自然美的存在……孩子眼中有美,心中有美,手中的笔才会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