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华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仅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质疑是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有理有据地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在释疑时,既要说出答案,又要交待判断、推理的过程,学生自己释疑时会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在思考中形成观察、分析与推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质疑活动中会产生独立自学的强烈愿望,形成“我要学”的内驱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就会产生“刨根究底”的热情,从而由自己的问题出发,去主动探究,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质疑式学习的流程
1.导学设计.除教材外,教师要根据学情恰当设置能提出让学生主动质疑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指明方向.问题要针对重难点、学生认知终点和理解的关键点.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一课中,教者让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y=-2x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比较它们的位置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形状是一条直线,通过比较发现y=-2x+3的图象是由函数y=-2x的图象平移得到的.观察它们与y轴的交点,从而分析出y=-2x+3的图象是由y=-2x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不断提问、质疑加深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深入思考.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设置恰当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在问题解决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自主预习.学生预习知识点,明确知识的基本框架,理解教材中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内容,能根据书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能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先通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根据导学提示对课本进行研读,体会重难点,记录疑难之处,并能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学生自学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好导案,引导他们思考导案问题,带着自己的疑问去阅读,在重点处、关键处思考,分析,从而把握重点.
3.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理清思路,交流疑难问题,相互启发,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拓展自己的思路.在交流时成员轮流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困生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请求学优生的帮助,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分组时,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组内的疑难点处交流,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搜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发学生的思考.
4.质疑提升.合作交流后可能还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或在交流中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启发交流,解决疑难,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在提问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升华提高.在问题解决阶段,学生轮流参与,由一个表述,其他人补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要限制优秀生的发言时间,学生在表述时要做到语言清晰、语速适中,简明扼要地表达内容.学生要耐心听取主讲人的讲解,如需补充要待主讲人阐述完后提出,主讲人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答辩.当学生未提出新问题时,教师通过问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充分挖掘学生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要将重难点、难点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二、质疑的有效策略
1.教师引领质疑.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会他们质疑方法,培养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时,学生可以通过类比提问:一元一次方程是如何定义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何不同?当二次项系数a=0时这个方程还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2.评价带动质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提问,要以“想法独特”“肯动脑筋”等肯定学生,对不得要领的提问,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要赞赏他们敢于提问质疑的勇气,并加以有效地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质疑档案,定期加以评比,表扬更有价值、更能接近数学的本质的提问.
總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柳暗花明”的快乐.